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94章 多铎部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杨昭显得精神十足,不顾夏日炎炎,将一面军旗一面军旗亲手交给各个大队长,如此全军出发足足耗费了个时辰才慢慢上路。

    而看到忠勇军北伐,各地民众纷纷前来犒师,但由于杨昭严令,各部不敢接受民众犒赏,更是惹得大家一片惊叹声。

    也不知道是谁开始,大家共同唱起忠勇军之歌、满江红、东进东进,蔓延数十里,场面好不悲壮。

    看到最后一支部队消失在视线之外,杨昭对后方留守的王府左长史吴兆元、右长史范文光,四川布政使严锡命等人抱拳说道:“各位,大军远行,兵马粮饷,全靠各位了。

    昭将随军远行,万望大家同心同德,助我三军粮草,共同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创盛世的壮举啊。

    众人见杨昭如此说,纷纷点头应允。

    杨昭笑着向众人拱了拱手,与随行的幕僚殷承柞、王祥、王夫之、黄应运、严似祖等人登上停泊在旁边的军舰,扬帆远行。

    这是建造的第4艘盖伦船,对这种排水量超过00吨的船只杨昭命名为靖江级炮艇,其他三艘已经分别列装水军第营、第营,而这艘命名为世忠号战舰刚刚完成列装,以作为旗舰,随水军一道浩浩荡荡的出动。

    按照杨昭的计划,在与清军长江水师作战的时候,可以令其他舰与对方进行接驳战,而这种靖江级艇则依靠优势火力压制对方。

    大家都知道,水运之险,当属于三峡,杨昭率领水师顺江而下,大大船只百余艘,可以说浩浩荡荡,风帆蔓延数里。

    杨昭站在靖江号炮艇上面,不时抽出望远镜看了看远近大大的帆船,看了看周围几个主要幕僚,将领,看着站成两排的二十来人,除了王夫之不愿意剪掉长发,割掉胡须之外,其他的竟然纷纷效仿,内心颇为得意。

    对这种剪发割须后留下的发型,大家给其取了一个名字,大名叫做忠孝头,现在军中仿效的甚多。

    未来投降过来的绿营兵马也好推行,在蛮清强力推行之下,很多绿营兵马不是留成金钱鼠尾吗?这样他们储发也方便得多。

    严似祖在前天曾经要杨昭下令全军推广,考虑到民俗不可能突然改变,杨昭呵呵一笑,表示大家头型自由,军中官员不得强迫普通士兵,以免激起内讧。

    放下望远镜,杨昭问身边的杨璟新道:“杨总兵,从白帝城到夷陵,水运距离超过600余里,这航船,什么时候能够到达?

    杨璟新放下望远镜,答道:“王爷,李太白虽然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不过是诗人的豪迈而已,从白帝城到宜昌,暗礁甚多,航道非常艰险,特别是在三峡部分,每次经过,那几乎是一场生死搏斗。

    如顺江而下,只敢白天行军,需要天时间,而逆江而上,那时间就要得非常久,约莫需要6天时间。

    王爷,不过卑职这次统率的水师部分,已经在这川江上往来数十次,虽然偶尔有船毁人亡的事情,但每次运输弹药粮草兵员,都还算非常顺利。”

    看了看外面红彤彤的的大太阳,王夫之连连揩掉脸上的汗珠说道:“王爷,如今蛮清总兵夏一鹗驻兵猇亭,正如当日陆逊派孙恒守卫猇亭那样。

    王爷如今正值盛暑,随军将士中暑的甚多,除此之外我水军不过千余人,比起鞑子水军来说逊色甚多,王爷不如再练两支水军,如此定可败鞑子亦。”

    殷承柞代为回答道:“王爷一再告诫我等,如当日金兀术南下,在盛暑的时候常常会到北方躲避盛暑一样,鞑子生活在极寒之地,不但不习水战而且还根本受不了南方闷热的天气。

    我军将士多来自贫苦老百姓,多曾在大热天在山上干活,即便有部分将士苦于这天气,但我们各大队都有随军郎中,再加上夏天白天太长我军一般在中午的时候休息,如此这般,大家也不会觉得太过于辛苦了。”

    旁边水军总兵杨璟新指了指眼前的沙盘道:“清军水师提督马诂收编大明沿江水师,其部达到六千余人,本部虽然只有第营、营,但我军顺江而下,再加上这炮艇远非鞑子所可比拟的,面对鞑子那羸弱的水军,我军完全可以战而胜之。”

    众人一听,一个个更是叫嚷不已,战意甚高。

    看到忠勇军占领夔州府,现在已经夺下夷陵,正准备围攻猇亭,人在襄樊的多铎早已坐卧不住,将行辕从襄阳迁移到荆州,以应对忠勇军的攻势。

    若非多尔衮苦苦哀求,再加上看到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南可能被忠勇军颠覆,人在北京的多铎根本不愿意南下江南,以与忠勇军对决。

    由于过去长期生活在北方,对南方潮湿的天气非常不适应,冬天不但酷热无比而且非常容易中暑,在冬天,虽然温度不是很低,但是风一吹起,感到冷到骨髓里面,对这种气候,以多铎为首的满清旗人特别难以接受。

    往年还好一点,由于冰河气候,夏天虽然还是那么热,虽然染病的还是很多,但还可以稍稍忍受。

    但今年,怎么天气这么热,一过立夏,太阳非常之毒,晒得大家都抬不起头来,不但手下那帮八旗将官叫苦不迭,而且八旗军队里面不时出现一波波疾病,这可让大家叫苦不迭。

    而就在这个时候,杨昭东征檄文传来,在檄文中,杨昭在宣布八旗兵的种种罪证之后,宣布不接受满洲八旗子弟投降,这可引起那帮八旗兵的愤怒。

    固山额真,水师提督拜音图说道:“杨昭虽然相继大败豪格、罗洛浑、尼堪等人,但是还没有真正遇到我们满清劲旅。

    叔父摄政王,我们满清劲旅就是我们正白旗,镶白旗。我们可以依照三国夷陵之战故事,在夷陵大败杨昭,打断其进入江南的野心。”

    郡王岳乐摇头道:“拜音图,杨昭起于军伍之间,短短数年相继大败张献忠、豪格、孙可望诸人,如此观之,其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我等还是谨慎的好,如果不心,张献忠、豪格、孙可望、吴三桂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啊。”

    拜音图摇头道:“郡王,多说忠勇军火器犀利,其火器难道有当年戚家军火器之犀利吗?我想最多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差不多而已,戚家军、吴三桂等人不是多次败于我军的八旗之手?

    还有,大明长江水师尽归我八旗之手,听闻杨昭这两年也在造舰,但到底造的如何,从正沿汉江而下的水军来看,不过是寻常船只,难以与我大清水师相提并论亦。

    满洲镶白旗固山额真汉岱,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佟国赖、镶白旗固山额真石廷柱纷纷说道:“在三国的时候,刘备亲率七十万大军出川报仇,不是被书生都督陆逊大败,最后病死白帝城吗?

    这四川入川之路难寻,出川之路也是关隘重重啊,当日陆逊就是采取避战的方式,拖住刘备,然后趁其不备,施火攻一举大败刘备。

    叔父摄政王,杨昭虽然兵强马壮,但是我大清也不弱啊,我们可以依托水军、绿营拖住杨昭,再等到其士卒疲惫的时候,八旗铁骑大败杨昭,如此可亦。”

    多铎咳嗽数声,强大精神站起,说道:“各位,忠勇军虽然厉害,但其战力最多不过在戚家军、关宁铁骑之间而已。

    当日杨昭大败豪格这个败家子,主要是因为豪格太过于轻敌,如此被忠勇军截了后路,再加上守住绵州,使我满洲骑兵不能发挥优势,如此方兵败被杀。

    杨昭能在汉中逼退我等,主要是依仗汉江之利,加上我军补给困难,我军后方不稳,如此才让竖子成名。

    现在我等正好在这江汉平原上与忠勇军抗衡,当年陆逊那一介书生能够大败刘备70万大军,本王统帅满蒙上万骑兵,再加上天下十分我大清已据八分,如此定可大败忠勇军亦。”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

    多铎当即以郡王岳乐与湖北巡抚蔡士英统率总兵夏一鹗、何鸣鸾各部4万人马步兵驻守枝江、猇亭一线。

    以贝子硕托率领蒙古骑兵,率领5千绿营兵马驻防襄阳。

    提督马诂统领5千绿营兵马驻防武昌。

    多铎亲率满洲镶白旗、汉军镶白旗、水师提督拜音图、总兵杨捷驻守荆州,以居中策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