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86章 忠勇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哭别一家大后,马孙鸾回到麓岩书院,汇同5,6个秀才一起正准备赶往顺庆,但让大家惊奇的是学正告诉大家,说知县大人要大家到那县衙门,要为大家送行。

    大家一路往县衙门赶,满街敲锣打鼓,仿佛过节似的,看到这一切,大家交头接耳的,暗自琢磨难道有什么喜事吗?

    来到县衙门前面,看见县府前面搭了一张大大的台子,在台子上面挂着一个巨大的对联,横幅是参军光荣,看着这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几个秀才指着这几个字,暗自叹息这个老学正真是太煞费苦心了。

    除了马孙鸾十来个读书人之外,还有百来个兵丁,大家在县里校检带领下站好后,在一阵欢呼声中,知县大人带着4,5个县里德高望重的乡绅走了过来,来到众人前面,与大家握了握手拍了拍肩膀,将一束束大红花挂在大家胸上。

    然后在礼房书办来到那个台子上面,先是说了两句感激的话,继而知县、几个乡绅上台讲了对大家的期望。

    到最后,则要求个书生,个兵丁上台发言。让马孙鸾感到惊讶的是,礼房书办竟然点了自己的名,让自己上台发言。

    马孙鸾感到内心颇为慌张,虽然平时自己滔滔不绝,但现在突然要面对这样多人,马孙鸾感到内心颇为慌张。

    或者看出马孙鸾内心的惊慌,书办握了握手说道:不用担心,知府大人说了,大家有什么真实想法说出来就可以,知府大人让大家说自己亲身经历,亲身感受。

    马孙鸾微微一怔“知府大人”?难道这一切也是知府大人安排的吗?想到这个,马孙鸾心头一热。

    来到台上,马孙鸾最先颇为激动,有点语无伦次,但令马孙鸾意想不到的是大家反应非常热烈,大家好像根本没有注意马孙鸾的窘态,连连鼓掌。这让马孙鸾颇受感到,到最后马孙鸾越讲越顺,台下更是欢声雷动。

    走下台阶,礼房吏目显得非常激动,拍着马孙鸾的肩膀道:马兄,你讲得太精彩了,这大概就是知府大人要的典型啊。马兄,谢谢你,我可以完成报道了。你不知道,我最初根本不知道如何写报告呢?

    欢送会足足花了1个时辰,在那以后,在锣鼓声中,在大家欢送之下,马孙鸾等人离开西充县城,经过两天跋涉,来到顺庆府。

    到了忠勇堂,也就是昔日坐落在玉屏山下的守备府,经过半个月改建,现在已经改造成忠勇堂。

    在大门正两旁有一副对联,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忠勇者来”,在二门上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创盛世。

    远远的看见十几个人正在登记简历,马孙鸾拿着一张表单看了看,笑着对周围伙伴说道:哎,兄弟们,我说忠勇军与其他的完全不一样吧,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呢?

    连登记简历都不一样,大家看看,这是专门印刷的,大家看看,这非常新颖呢?一张纸,竟然包括这么多东西。

    在一个吏协助下,马孙鸾兴奋的填好了简历,吏看了看,没有大碍后带着马孙鸾来到一个三十多岁的武将面前,武将看了:马孙鸾,根据招生简章,秀才出生的文试就免了。但另一方面,要对你们身体进行一点复核。

    你说你是练家子出身,那很好。那就请先打一套拳,给大家看看。

    马孙鸾依言打了一套拳之后,接着被要求沿着练武场跑了五圈,最后让提着1石重的沙袋走了十步后,这个中年武将看了看马孙鸾,显得颇为兴奋道:马孙鸾同学,你的基础非常好,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听到自己被录取后,马孙鸾显得非常兴奋,一面跟着兵领取铠甲、一方面看着其他几个同窗。

    让马孙鸾感到意外的,同来的王秀才身体过分单薄,虽然能提动那1石重的沙袋,但连试三次,根本不能走动十步,没有通过。

    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想到家乡父老刚刚为自己开了这样一个盛大的欢迎场面,王秀才呆坐在练武场上,痛哭失声。

    几个兵丁上前,本想让王秀才面对这样一个结果,但这让王秀才更加悲伤,挣脱这几个兵丁阻拦,王秀才跪在中年武将坐前,声泪俱下,希望能够让自己入学。

    董克治颇为感到,但想到知府大人的叮嘱,走下来,拍了拍王秀才的肩膀道:王同学,你投笔从戎,保境安民报销国家这一点令我非常鼓舞,但你身体实在太差。

    你看这样不,我安排你先入伍,等你身体素质达到要求后,再由军队推荐参加军队,你看看如何?

    王秀才无法,也不想救这样灰溜溜的回家,只得听从董克治安排,与马孙鸾等人分别后参加军伍。

    马孙鸾等人随着一个亲兵来到库房,挑选了一身铠甲,两身礼服后领到一个大房间。亲兵对马孙鸾等人说:各位,大人说为了增加大家友谊,先打破籍贯限制,将大家分开。

    每11个人为一个区队,每4人为一个大队,明天举行开学典礼,今天你们大家好好认识一下。

    众人一听,也乐得一个清闲,互相抱拳问好,让马孙鸾微微一怔的是本队11人中,有5,6个来自忠勇军,很多在军伍中担任旗、总旗、甚至还有一个百总。

    大家非常好奇,纷纷围过去询问这些军中老人有关事情,分明看到一些人显得颇为骄傲,有一个总旗甚至声言,从铜锣峡兵败以来,自己就跟随大人,绘声绘色的谈起寨子顶火烧连营,运山古城大败摇黄十三家等等英雄事迹,听得大家连声称好。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早饭刚过,大家就听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大鼓声,大家内心一惊,三步并作两步的跑过去。

    远远的,看到练武场上临时搭建了一个台子,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第一届忠勇之士开学典礼”,在看台正中间,一个青年将领端坐正中间,十余个人站在青年将领两侧。

    在台子下面,十几个彪形大汉正用一个个大缒敲打着大鼓。

    马孙鸾看到同房的那五六个老军伍已经站立整齐,在一个身穿百总的青年将官催促下,大家迅速的站好,而这个青年百总也迅速的让各房报数,清点人数。

    趁着报名间隙,马孙鸾偷偷的扫视了前面,一字排开站了1八列,如果按照1排11个人计算,整个练武场整整齐齐的站满人,在咚咚的大鼓声中,大家屏住呼吸,昂首而立。

    三通鼓后,全场肃静,先是各个大队长,区队长做自我介绍。到这个时候,马孙鸾才知道忠勇堂共分6大队九1八个区队,六个大队长分别是王畅、赵得胜、杨成等名声在外的千总百总。

    除此之外,令马孙鸾微微一怔的自己区队长叫周正,过去是一个私塾教师,不做参谋做兵,经过数个月锤炼,刚刚因功升为百总,这次作为优秀将校而被任命为区队长,这让大家颇为羡慕。

    在那以后,董克治隆重介绍台上的众人,当大家最终确认坐在正中间的青年将领正是如日中天的忠勇将军杨昭的时候,会场响起一阵阵隆重的掌声。

    在大家欢呼声中,杨昭手拿着简易喇叭走到前台,声音略显激动,除了对八9名秀才、武生弃笔从戎感到欣慰,对有1个人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被忠勇堂录取,但他们还是宁愿从兵做起,继续弃笔从戎开始军旅生涯,表示感谢。

    在这之后,杨昭讲了自己的经历,自己会试落榜之后,几经挣扎最后投笔从戎,开始军旅生涯,杨昭讲了两个军旅生活的故事,声言军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在军队中,大家明白什么是荣誉,什么是生死与共,休戚与共,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人间真情……,讲到激动处大家分明感受到杨昭心情波动,有的时候竟然声音微微抽泣。

    重新拿起喇叭,杨昭再次拿起喇叭,声音显得颇为激昂,谈了练兵与练将的区别,在过去我们太强调练兵而不注重练将,如此造成很多天下强军消失,如魏武卒、岳家军、戚家军,虽然都曾名震天下,但随着时间流逝,最后都成为昨日黄花。

    而忠勇军则不一样,忠勇军虽然以戚家军为蓝本,以戚武毅的《练兵实纪》进行练兵,都强调军纪,在团队协作,诸兵种配合等方面要求,但另一方面,由于主将不同,发展历程不同,又存在太多的不同,主要包括:

    我们的使命不一样,戚家军的使命就是荡平倭寇,保卫大明。而我们现在身处大汉民族即将再次被异族统治时期,我们就是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济斯民,共建盛世。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神圣使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承担。

    对各级将领要求上,正如《孙子兵法》在《将篇》为将者应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种品质,戚家军与过去很多强军都做到勇严这两点,但在智信仁这三方面没有做到,过去我们安排专人培养各级将领识文断字,现在开办忠勇堂,就是希望忠勇军各级将领还能做到智信仁这点。

    在阵法上,戚继光总结与倭寇作战的特点,根据当时军伍所使用武器特点建立鸳鸯阵,进行练兵。而忠勇军则戚武毅留下的鸳鸯阵为蓝本,结合各军伍练兵经验与实战特点,优化了鸳鸯阵,鼓励大家根据实际发展与创造,而不是仅仅拘泥于鸳鸯阵。。

    在军队训练方面,戚家军由主将指导下进行,而忠勇军除了军事将领日常训练外,在各部有专职的教导官,以对不同兵种进行训练。无论是火枪手、骑手、狼筅手、镗把手、藤牌手、弓箭手、伙夫兵,要成为一名正式的兵丁,必须率先达到该兵种技能标准,然后才是队列变化要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忠勇军更多的通过演练来进行检验。过去忠勇军每司每旬会进行1次司内对抗演练,每月进行不同司之间演练。在将官训练中,演练频率将会会增加一倍,以评比各个区队训练的成果。

    忠勇军更加强调团队作用,在占领蓬州后,各局配备司务长以协助百总,各司配备知事以协助把总工作,将来各部也将建立参谋制度,选派优秀将领参与军机。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