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67章 逃跑的知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蓬州之后,一个好消息传来,失踪半年之久的前仪陇知县李时开派人前来求援。

    原来,土暴子率先占领仪陇,李时开看到贼势太大,带领几个衙役向蓬州知州王亨吉报警。

    但在逃跑中被土暴子赶上,几个衙役相继被杀,正在李时开准备自杀殉国的时候,壮丁王迩见之,拔刀相助,不但杀散土暴子,协助李时开脱险(碧蜀记载,献贼破仪陇,县令李时开被流寇追上,邑人王皋家仆王迩奋力救之,李时开得以逃脱,而壮丁王迩被杀)。

    在那以后,虽然听说杨昭恢复蓬州城、营山城,但想到自己丢城失地,再加上自己正在与王皋等人谋划如何夺取仪陇城,如此也没有来投奔。

    现在听说杨昭在巩固相如县、营山两县统治之后,正积极谋划如何恢复蓬州最后一个县城仪陇县,听说这几天斥候不日出没于仪陇各个乡村,考虑到自己实力有限,当即派出王迩来见杨昭。

    看上改了官印的信函,听王迩声言仪陇知县李时开没有死,大家非常高兴,但杨昭害怕受到欺诈,对王迩说道:王壮士,李知县没有死这本来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匡复蓬州城数月,这个李时开没有前来相见,也不合常规。

    这样吧,请李时开前来相见,这里离仪陇也不过百十里,快马半日就可以到达,请李时开来相见,到时候在谋划如何恢复仪陇县也不迟。

    王迩连连摇头道:大人,冦首必反王刘惟明自从从蓬州撤军以来,更是加紧了对各个主要隘口查核工作,李知县不比在下身体强壮,要躲避这几个隘口盘查,难上加难啊。

    杨昭一沉思,自己兵强马壮,流寇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当即留下个司与各个守备局分守蓬州城、营山城后,自己带领4个步兵司1个骑兵司扑向仪陇县城。

    仪陇在嘉陵江上游,大家顺着嘉陵江而上,在离县城不到0余里的地方,就遇到知县李时开,他率领00多个壮丁赶来相助。

    骑在战马上,杨昭一一询问仪陇县城情况,询问流寇兵力配置等,李时开一一作答,其内容与侦测所得无多大差异后,杨昭才认真的对待有关情报。

    大家在离仪陇县城不到1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马潮建议道:将军,这个刘惟明虽然号称必反王,虽然非常彪悍,但听说是他第一天攻打运山古城,吃亏非常大,最后退回相如县防守。

    在将军大败姚东天之后,这个刘惟明本来驻守相如县,但看到将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就吓得向仪陇县城逃窜。

    将军,我与那个刘惟明有旧,可容卑职到县城走一趟,以说服那个刘惟明投降将军你。

    李时开等人也连声称是,这运山古城一战,那是打得对方丢盔弃甲,心惊胆战的,料想这个刘惟明看到大军杀到,心中必然有了降意啊。

    杨昭沉思片刻,对众人说道:自从姚天动被斩首之后,土暴子胆战心惊的,再加上这两年横行乡里,破坏农耕,早已经失去民意。

    如此看来这个刘惟明虽然也可能有反意,但另一方面刘惟明虽为冦首,但不能完全指挥动其他首领,再说了如果是寻常投降,降而复反的例子少吗?

    这样吧,马潮,你派一个亲信进城面见刘惟明,我可以让他做一个把总,但其部必须按照我忠勇军的组军模式进行整编。

    否则的话,到时候我杀进城去,将对所有俘虏进行审判。

    听杨昭这样说,想到刘惟明的种种行为,马潮恳求道:大人,这个刘惟明曾经救助过我,无论如何恳请将军能够饶恕刘惟明一条命。

    杨昭笑了笑,说道:马把总,我知道了,到时候看刘惟明造化。如果我率军攻城,他犯下什么罪大恶极的罪行,如果这样,我不可能背着良心饶恕了他啊。

    马潮连连点头,当即令人带着书信入城面见刘惟明。

    听说杨昭率军杀到仪陇城,必反王刘惟明胆战心惊的,急忙招来大首领见面,在会场中明显分为两派,一派在运山古城见识忠勇军厉害的胆战心惊,或者声言投降,或者声言撤退,反正不愿意与忠勇军再战一场。

    而那些没有见识忠勇军兵威的纷纷咬牙切齿,大骂杨昭斩杀姚天动与上百个兄弟,并且败坏大家名头。

    一个人吼道:天王,想我们兄弟也是劫富济贫,打抱不平啊,想不到这官府衙门里面金银珠宝如此之低,为了养军他们那些豪门大富又不愿意接济粮饷,没有办法,我们只有用暴力抢劫啊。

    这个杨昭实在太可恨了,竟然说兄弟们杀人放火,妇女,请问那支军队没有,竟然抓到一两个辫子来败坏我们的名声。

    天王,如今争天王被杨昭斩杀了,我们要杀出城去为争天王报仇雪恨啊。

    刘惟明叹息道:哎,你们不知道忠勇军兵威之盛,在四川境内至少算一等一的强军啊,如果不是那样,当日争天王等人为何兵败被杀啊?争什王为何再次兵败,丢了营山。

    现在杨昭兵锋所指仪陇,看来还是凶多吉少啊。各位,以我们实力,远逊于争什王他们,要想击败杨昭,难上加难啊。

    而正在这时,一个亲兵来报,城下有个人自称马潮的干弟弟马伟兵,手中带了马潮的书信前来相见。

    刘惟明大喜,对左右说道:各位,想我昔日曾经救了马潮的性命,现在他派人前来递书,想来是好消息,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马伟兵昂首而立,来到大厅见过刘惟明,谈起马潮近况后,刘惟明大惊道:马潮怎么投降了杨昭,你现在带着杨昭书信前来,是想招降我等吗?

    马伟兵摇头道:天王,马潮马当家的敬佩天王是一条好汉,向我家大人求情后才给将军求得一条生路。将军,杨千总亲自承诺马当家的,如果你率部来投,所部按照忠勇军模式整编为一个司,你刘惟明担任把总,手下四个百总由你提名千总大人考核后委任,营中知事、司务长由千总选派。

    你手下弟兄想回家的发放路费后遣散回家,想耕种土地的拨给官田或者无主荒地耕种,按照正常年景成征收税赋,每人每年缴纳5钱丁赋,除此之外,不需要缴纳其他赋税。

    天王,这可是我干兄向千总再三恳求,千总才答允的条件。

    刘惟明大笑道:这,这杨昭也太奇怪了吧,难道他想收编我们吗?他是官军,而我们是土暴子,绿林好汉出身,难道他想收编我吗?

    马伟兵叹息道:天王,正如我干兄说的那样,骨子里面这个杨昭与我们也是一样,是绿林好汉,并且还比我们做得好,做得绝,做得大家心服口服。

    天王,我们过去抱怨天下不公平,为什么就我们这些苦出身的缴税纳粮,而那些秀才老爷,豪门巨富不需要。

    你看看,千总重新丈量土地、登记户口,所有人都一律缴纳税赋,区别在于若你是秀才老爷,每年可以有担粮食补助,举人有4担粮食补助而已。

    你看看,我们大人如此一做,贫苦老百姓税赋少了,大家除了缴纳正赋之外,不需要再缴纳其他赋税了啊。

    天王,这些难道不是你过去一直追求的梦想,现在我们大人帮你实现了这些梦想,如此你就应该投奔我家大人啊。

    刘惟明正在沉思,旁边一个满脸挠腮胡子的头目喊道:这还是不公平啊,你看看,凭什么这些读书人能够见面担粮食,我们贫苦大众就没有这种优惠,就要缴纳粮食啊?

    马伟兵笑道:你啊,怎么不公平。兵丁每个月有5钱饷银,只要愿意,每年扣除两纹银的军饷,这样你家里就可以少交4担粮食,除此之外,家里还可以少一个丁赋

    若是战死战伤,除了正常抚恤之外,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活着的时候,战死者家属每年可以获得担粮食抚恤,受伤者也可以获得1~担粮食抚恤啊,还可以少交一个人的丁赋呢。

    你想想,这样不是拉平了吗?这不是非常公平吗?就像我们当家的说兄弟们死后,至少可以安心家里父母兄弟妻儿,每年至少有担抚恤供奉父母,抚恤幼子啊。

    听到这里,刘惟明等人颇为心动,一时之间主降派占据上风,除了个头目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杨昭恐难饶恕自己罪行之外,其他的都愿意投降。

    如此刘惟明打开城门出降,杨昭大喜,亲自召见刘惟明等人,当即委任其为把总,且根据其提名,面见数名头目后,择其优者一一委任为百总、旗总。

    进入城后,杨昭表彰李时开之功,委其为蓬州同知,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委任武明道为仪陇知县,以重新丈量土地,登记户口。

    而李时开所招募的兵丁,则抽调百余人组建为守备局,以驻守仪陇县。

    如此蓬州三县相如县、营山县、仪陇县土暴子之乱在不到个月内平息,杨昭也以这三个县为根据地,积极谋划如何向外面发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