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光辉年代

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基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996年,整个婺州城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仅只有38亿,而眼前这个少年张开小嘴,竟然就吐出一个7500万的投资计划!

    祁三江与朱志安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哪怕有雷天同罗德帅与陈金龙三人给他站台,祁三江还是认为陈春风是在乱放卫星,就算他的家庭是盛海、京城的一流富豪,难道就会给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毛头小子7500万扔着玩?

    7500万是什么概念?如果项目能够落地,这个项目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婺州获得的最大一个民资项目!

    要说祁三江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恰逢换届,这个政绩如果能道:“不止广告墙,我们酒厂最近推出的至尊系列也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后来他用广告墙的钱在股市做配资炒股,再用赚来的钱帮助原来的新世纪花园重新包装销售,这点陈总应该最清楚不过。”

    陈金龙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无奈地摊摊手,苦笑道:“当初我的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四处求援不得,差点就要被逼到破产倒闭的地步,还是小陈总施以援手,又一手运作了青云一品,现在我成了给他打工的了,目前青云置业小陈总才是大股东。”

    祁三江和朱志安像听天书一样听完两人说的话,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若非祁三江当初在城中派出所见过罗德帅和雷天同,又经过派出所所长的身份确认,他几乎要以为面前四个人都是串通好的骗子!

    两人说的这几件事情,除了配资炒股的事他们不太清楚以外,广告墙、至尊酒、青云一品都是婺州近两个月以来最热议的话题,居然都是面前这个毛头小子干出来的?

    “还有红星电子厂的产品策划也是我做的,所以我想把红星电子厂也纳入收购的计划里,毕竟情况熟悉,人也用得顺手,对于将来我接手这几家工厂有不少好处。”陈春风笑嘻嘻地表功道。

    罗德帅又转头看向陈春风问道:“但是你也说了只有几百万现金,剩下的资金缺口这么解决?”

    陈春风喝了口茶,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件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预计工作推进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最早也要几个月才能搞定,到那个时候,我个人可以筹集资金一千五百万以上,你们三个如果放心拿出一部分资金交给我,我也有把握在年底前给你们翻倍,这样算来的话你们凑一千万不成问题吧?”

    陈春风见罗德帅等人点点头,不等他们开口询问资金如何翻倍的事情,又接着说道:“这个项目最主要的是解决几家工厂债务和职工安置问题,债务问题拖不了,我想先问问祁叔叔,这几家工厂欠债有多少?”

    祁三江压下心中的惊疑,准备回去后再找人好好了解一下他们所说的是否属实,当下耐着性子回答道:“具体的数据我记不清了,算上你说的红星电子厂,所欠债务大概在1200-1400万之间,大部分为银行贷款,也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拖欠的原料货款。”

    陈春风又问道:“如果我一次性缴清贷款,市政府能否帮忙让我以厂房土地资产抵押,重新从银行贷800万出来?”

    祁三江眉头微蹙,模棱两可地说道:“这个还不好说,具体的需要和银行方面再作协商。”

    其实按理说五家工厂的固定资产至少应该超过了1500万以上,只是现在出售国有资产的时候土地价值基本不算或者少算,具体能在银行那边估值多少他在没有确定之前肯定也不会轻易表态。

    朱志安这时候也开口说道:“这几家工厂普遍来说经营状态都不太乐观,所以银行在收回资金以后还愿不愿意再给你们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就不好说了。”

    如今银行系统还无法完全摆脱地方政府控制,这几家工厂原先拖欠的贷款也不是银行自愿掏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政府部门施压,银行不得不捏着鼻子给钱让它们吊着一口气。

    陈春风点点头,去房间里拿来纸笔,在纸上画了几个方块,并标注上厂名说道:“这是有关这五家工厂的简略地图,其中红星电子机械总厂、粉末冶金厂和食品一厂都位于江北人民广场西侧,尤其是红星厂与人民广场几乎只隔着一条八一路,两者步行时间要不了五分钟。”

    “人民广场是目前婺州唯一的商业中心,但是其发展受到土地以及周围大量多层居民楼的限制,想要作拆迁扩张成本比较高昂。”

    陈春风在其间画了两条线,又说道:“而如果我们把这三家工厂的围墙拆掉,再修建一条步行街打通八一路,使三家工厂可以连通人民广场,再将三家工厂改建成商业地产,直接就能让江北核心商圈往西扩张上百亩地,而且红星厂周围的城中村、棚户区我前段时间路过时正好观察过,大部分都是一两层的自建房,未来对于规划拆迁极为有利,我相信市政府一定不会拒绝这个方案。”

    陈春风看了一眼众人,等大家都已经消化掉他刚才的发言之后才接着道:“这条步行街的规格不用太高,我预计三百万就能凑合着用,这笔钱可以由我来出,那么等到步行街修好,银行会愿意提供贷款1500万给我改建商业地产吗?”

    本来坐在一旁好久没有吭声的雷天同一拍大腿,两只眼睛都要放出光来,兴奋地指着陈春风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你这商业地产主体项目一分钱都没有投入,就能让银行给这几块地皮的估值翻几番,再拿银行的钱去建你的商业地产,根本就是借鸡生蛋嘛。”

    如果是十年后,大部分人如果获得市中心的土地,第一想法肯定是建设住宅或者商业地产,但是如今地产行业普遍萎靡,国家真正鼓励发展地产、颁发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文件还要过两年才发布,如今无论政商都很少往地产方面思考出路,这也是大环境对于人的思维的局限性。

    祁三江听完也是眼睛一亮,但还是略有疑虑地问道:“就算银行愿意提供部分贷款,你还要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另外你要改建商业地产,那必然也要另买土地新建厂房,这点资金恐怕还是无济于事。”

    陈春风拿笔点点地图,笑着道:“这么大的项目,肯定要分期进行,一期工程我们就解决人民广场附近这三家工厂,至于职工安置的问题,可以先让未来的施工方青云置业接收一部分,反正他们也要扩招了嘛,然后商业地产建成后也可以吸纳一部分,新厂自然也需要一部分,分流之后应该能基本解决绝大部分的工作问题。”

    “国企转民企,恐怕很多人会有意见。”罗德帅办厂多年,对于国企工人的傲慢深有体会。

    “仿照工厂破产买断工龄喽。”陈春风笑着道。

    “这样资金压力岂不是更大了?”

    陈春风把笔往茶几上一扔,双手伸到背后抱着脑袋,笑嘻嘻地道:“我不打算给他们发现金,除了保证他们生活必须的补助以外,其余安置费都置入商业地产附带的基金内,这也是我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

    ——————

    上一章经书友提醒发现雷天同的级别不合常理,已经改掉了。主要是最近和朋友聊天时听他说起过他们执法局(正科级)有一个无任何领导职位的普通队员享受副处级待遇(军转干),所以写雷天同的时候顺手写高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