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六朝汉臣

第一百二十章:孔门本一体,触一必殴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孔臧黑着脸离开客堂后,便着手安排仲阿于的事。    他虽然身为蓼侯,在固始县拥有蓼侯侯国,但这件事涉及到东郡濮阳,距离他的管辖范围有五百多公里,影响力不够,想调查也是有心无力。    想要对付那群家伙,只有用动用儒家的力量。    于是,他先在书房,把司匡帮忙叙述的前因后果,写在了一卷崭新的竹简上。    然后召了一名办事放心的家仆,令其快马加鞭,把竹简送至孔氏宗祠,让叔父,也就是第二代奉祀君,也是孔氏当代家主孔忠作出决断。    ……    半个时辰之后,送信的家仆火急火燎地回来了。    孔臧递送的竹简,孔忠收到之后,立刻作了批复。    竹简上,用朱砂撰写的文字遒劲有力,龙飞凤舞。    上面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击之!    孔臧待在书房,双眸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凝视着竹简,声音朗朗,蕴含着似火山喷发一般,无穷无尽的愤怒,    “既然家主已经允许,那吾就不客气了!”    “辱儒者,儒家必共击之!”    他随即颤巍巍地走到从书架旁,取下来十一块金色布帛。    这是孔府的传统。    遇到重事,以布帛通知。    孔臧走回原来的位置,将十一块布帛平铺在案几上。    提起笔,蘸了蘸浓稠的墨汁,年迈的身躯竟然释放了庞大的腕力。    毛笔触碰布帛,墨汁蓦然渲染,化开,犹如爆炸的黑色飞灰。    上面书写着相同的内容。    文字与孔忠批复似的,言简意赅,只有十二字    ——“孔门一体,速来孔府,有事商之!”    写完。    他选了十一名亲卫,把信送了出去。    排除子路之后仲阿于,收信人除了孔武、孔安国之外,还有孔门十哲另外九个人的后人。    (颜回、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我、子游、子夏)    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群人,代表着儒家的顶尖战力。    ……    一个时辰之后,孔府后堂。    孔臧神态威严,精神矍铄,坐于主位,注视着下方年龄迥异,皆为儒后的十二个人。    他将鸠杖平方于大腿之上,用手轻轻地拨弄额前白发,声音虽然沙哑,但底气十足,    “诸位,事情的前因后果,可了解清楚了?”    下方十人面面相觑,互相点点头,拱手齐呼,“吾等皆已知晓。”    孔臧满意的点了点头。    起身。    鸠杖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滚落。    这位白发老人仅仅看了一眼,没有在意,而是绕开案几,步履蹒跚地走着,直到走至正中央,挥舞着手,声音朗朗,开始发起号召,    “诸公,当年先祖孔丘在世,儒门三千弟子,皆恪守正义之道,同门师兄弟之间谦虚有礼,即便生活困苦,饥寒难耐,亦恪守己志,本心不移,行儒家大道。”    “托诸位先祖之福,儒家在先秦大争之世立足,与百家相争鸣,与墨家并列显学,传承至今,成为天下正统。”    “愚以为,儒学之所以传扬天下,非一家一派之功,实乃儒家弟子之力。无弟子,便无儒家!”    “因此,为保儒学传扬千载,吾儒家上下,应团结一心,护儒家之人。”    孔臧转身,望着表情坚毅先贤后人们,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沉声,    “何为团结?一致对外也!”    “如何护儒家之人?凡欺辱儒家之人,皆应承受儒家之怒火!”    “此不仅执行道德正义,不仅承先祖之意,更是为子孙后代考量,为其日后行为提供借鉴。”    “他日,若吾孔氏后人、诸公后人遇难,儒门回应之法,亦应如此!”    这位拖着年迈身体的老人微微一顿,张开双臂,面色严肃,高声,    “因此,今子路之后有难,吾等岂能袖手旁观?”    “若不相助,时候入黄泉,有何颜面面对诸位先祖?”    “针对此事,吾儒门孔氏决定:助之!”    “诸君对此,有何看法?”    一头戴刘氏冠、身材较瘦,眼神犀利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    拱手,“敢问蓼侯,此人子路之后身份,验证过了吗?吾怕其为打着先贤旗杆,招摇撞骗之徒。”    “仲阿于持有牌位、家谱。诸公来此之前,吾已经派人去宗祠查看了,先秦之时的内容,皆可对应!”    孔臧神色不变,双手交叉,自然下垂,放置于小腹位置,回答着,    “此人来自东郡濮阳,卫国故土、子路战死之地。”    “至鲁县前,因天降暴雨,曾在汶水附近,被濮阳官吏追上。若不是司匡营救,其可能会被打死。”    “信物、户籍、追杀。”    “此三者遥相呼应,应该不会有错。”    颜异微微皱眉,拖着长腔,“应该吗……若无十成把握,吾担心,万一弄错了,魂归九天之时,被先祖责罚。”    孔武蓦然站了起来,笑着,出声,    “颜公担忧不无道理,鄙人有一计,可为公分忧。吾愿至东郡太常署,征调濮阳县先秦以来户籍名单。若仲阿于真的是子路之后,则户籍可查。”    “如此甚好,子国有心了。”颜异笑了,抚摸着自己的下颚位置的胡须,满意的点了点头,坐下。    孔臧环视四周,沉声,“诸位可还有其他疑问?”    “臧兄,吾有疑问!”孔安国压低眉头,行动敏捷,直接蹦了起来,声音阵阵,“孔府祭祀在即,做事行分轻重缓急,报仇之事,是否推迟几月,日后再说。”    孔臧还未开口,一坐在角落里,打扮儒雅的男子笑容可掬,站了起来,否认这个提议,“吾不建议推迟。”    孔臧望着男人,声调抬高,佯装发怒,笑骂道,“吾还以为汝打算当缩头乌龟,不发声了呢。”    “蓼侯说笑了,此事涉及到复仇,吾怎么可能不参与?”褚大衣带翩翩,儒雅随和,笑呵呵的,拱手回应。    孔武望着褚大,面色不改,沉声,“褚师兄为何不打算推迟?”    “此乃宣扬儒家仁义之机,吾觉得,可以为祭祀增添一丝光彩!”褚大笑吟吟的,抚手,“罢黜百家之后,儒家一直缺少一个宣扬自我的机会。此行若能踩着贪官污吏宣传,可得百姓民心。”    他一字一顿,郑重说道:“民心得,儒家安。”    忽然,一声鼓掌声传来,紧接着便是喝彩,“吾赞同!”    所有人齐刷刷地扭头,视线集中于一点。    “蓼侯,鄙人冉崇圣,陇西人士,祖上乃伯牛、仲弓、子有三兄弟。”    一个穿着绿色丝绸衣服、年龄在四十多岁,容貌苍老的男人站了起来,拱手作揖,郑重一拜,声音清朗,    “鄙人乃陇西商贾,行商时,足迹遍布整个大汉。”    “虽罢黜百家已有五载,然,天下百姓若分十斗,知黄老者,占据其七,其他百家,占二,儒独占一。”    冉崇圣声音诚恳,直入人心,“昔日黄老盘踞政坛,大汉官场贪污严重,如今儒家取而代之,理应肃清不法之徒,得天下民心。”    “嗯。”孔臧欣慰的点了点头,“褚公与冉公所言,甚有道理,此仇,乃上天给予之机遇,万不可错过。”    “敢问,吾等复仇方式是什么?可否有详细计划?”鲁地商贾,子贡之后,端木丛眉头紧蹙,站了起来,朗声问道。    孔臧看了看孔武,又瞅了瞅孔安国,最后,又把目光投在其他人身上。    沉默了一会儿,道:“各位可否先表明自己可以提供的支持?”    “然!”孔武笑着,起身拱手,率先说道:“吾可联系太常署,查阅仲阿于的身份。”    颜异站起来,犀利的目光变得有些深邃,    “实不相瞒,吾为都内丞,隶属大农令,可于长安、东郡,查阅濮阳当地近三十年来的税收缴纳记录。”    “若仲阿于曾经持有那些土地,那么必然会在兰台等地,留有存档!”    之后,冉崇圣不急不慢地起身,对在场之人拱手,笑眯眯的,“诸公,吾并非官吏,无法从政治层面行复仇之事。不过,吾可派人将地买下。待证据确凿之时,为辱儒之人,增添二次贩卖田地之罪!”    “吾与冉公情况相同。”端木丛面色平淡,起身,拱手,“既然冉公欲买地,那吾可雇佣游侠。若证据实在不足,吾可令游侠暗中杀之!”    “诸公,吾名言炽,子游之后,任会稽计吏,通晓土地计算之法。可随同前往,查阅户籍、田籍中弄虚作假之数据!”    “哈哈,大家都这么有兴致,吾公羊怎能落后?”褚大哈哈大笑,“鄙人不才,可从稷下征调公羊弟子二百,待敌人狗急跳墙时,作正面迎敌、肃清宵小之用!”    孔臧笑着,自我补充,“吾蓼侯国可提供箭矢五百,刀、剑、马匹若干,供诸位使用!”    “诸公愿放手一搏,吾孔氏不会示弱。”孔安国站起来,面色凝重,“孔氏可出五十名训练有素善射手,护卫诸公安全!”    不需要提前计划,仅仅片刻,这群儒生,就拿出来了应对濮阳官吏的方案。    从上头巡查,到下头诬陷;从明地里较量,到隐秘中暗杀;从攻击,到防守,一应俱全。    一句话:濮阳贪官污吏,死定了。    “很好!”孔臧笑着拍拍手,“各方都已拿出足够的力量,一定要让不法官吏,见识见识儒家的厉害。杀鸡儆猴,妙不可言。”    “诸公,吾有一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端木丛看了一圈,忽然说道。    “端木公尽管讲。”    “此行,何人为主帅?”    他已经把这件事,当做一场战争。    一场关乎儒家名声的战争。    听了这个问题,孔臧低着头,沉吟半晌。    最后,抬起头,望着褚大,拖着长腔,淡淡地说道:    “愚认为……理应由公羊学派领导!”    “此行因帮助仲阿于而引发的战争,乃正义之战,类似于襄公复九世之仇。”    “儒家之中,没有谁,比公羊学派更懂大复仇之义!”    “由公羊领导,一切会顺利的多!”    “臧兄,吾不同意!”孔安国举着手,大大咧咧地喊着。    “子国,汝为何不同意?复仇事关重大,这场面可不能开玩笑。”孔臧眯着眼睛,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眼褚大的表情,又瞅了瞅自己座位处的鸠杖。    如果孔安国讲不出东西来,他不介意化身公羊,以暴制脑残。    “臧兄,为何一定要让儒家内部之人领队?吾觉得,应该让懂兵法的人,作为主帅!”孔安国噘着嘴。    “儒家报仇,若用兵家,岂不是惹人笑话。更何况,兵家又不懂大复仇!”    孔安国翻了个白眼,摊了摊手,“找一个既懂兵法,又懂大复仇的人不就行啦。”    “世间哪有这种……”    慢着!    孔臧一个激灵,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好像,还真的有。    前几日段仲来的时候,和自己讲了兵家第一人惨败的事情。    孔安国也曾经说过,有非儒者知晓春秋大义,还TMD是二十八条。    那个人,好像正在客堂,被孙子招待呢。    孔臧望着褚大,眼神中精光闪烁,询问意见,“褚公……”    褚大笑着点了点头,“吾公羊无意见!”    他正好也想见识见识司匡的真本事。    能被恩师与胡毋生同时重视的人,不多。    在场的,除了孔氏人员外,孔门十哲之后,都一头雾水。    端木丛挠了挠头,吧唧一下嘴,“子国说的人是谁?”    孔臧神秘兮兮的,笑着,“一通晓兵法的奇人!有那人作主帅,此行稳了。”    颜异沉声道:“此乃儒家内部之事,他会答应帮忙吗?”    孔安国抚手,嘿嘿一笑,坚定地说道,“一定会,吾有妙计!”    “哦?”孔武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这小子脑袋开窍了?    在众人注视之下,孔安国指着孔武,笑着,“只要大兄提出:若不答应,改日深夜提两坛酒登门拜访,或者改日一同去酒坊痛饮……在胁迫之下,司匡一定会同意!”    孔武傻眼了。    孔臧与褚大对视一眼,双眸皆暗藏金色精光,异口同声,“此计甚妙!”    孔武:“????”    怎么讨论了一半,开始迫害自己了?    老弟这是活腻了吧?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