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滴血认亲,我真不是皇太子

第三十二章 忽悠政哥成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皇宫中,夏启与政哥相对而坐。

    “父皇,匠作局百废待兴,我想让匠作局制作一些新东西,用以售卖!”

    在政哥的坚持下,如今这声“父皇”夏启已经叫得极为顺口,不过儿臣二字他还是难以启齿。

    政哥皱了皱眉。

    大秦的国家机构,可从来没有自负盈亏的说法。

    夏启的意思,分明是想通过匠作局做生意。

    但是,反对的话政哥却说不出口。

    夏启自小流落民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了自立自强。

    皇子能够自立,说到底政哥还是乐见其成的。

    反正让夏启入主匠作局,主要是不想让他在皇宫做生意。

    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余事情也就无所谓了。

    横竖不过是一个几近废弃的匠作局,他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可!”政哥点了点头。

    “父皇请看看这个。”

    夏启将自己写好的东西,递给政哥。

    政哥看完上面的内容,不由得笑了。

    夏启写的这个东西,正是关于知识专利保护规定的具体条例。

    主要内容,就是明确了匠作局所得利润中,国家和夏启的分配比例。

    政哥不由得摇了摇头。

    他以为夏启之所以提出这个东西,是因为之前冶铁、制盐的事情,以及后来风月楼被弹劾的事情,把他搞怕了。

    政哥觉得,夏启之所以特意弄出这个东西,是怕自己贪墨他的生意。

    “朕可以答应你,匠作局所得一切收益,皆归你所有。”政哥心平气和道。

    “父皇,无规矩不成方圆!”

    夏启早就料到了政哥会这么说,但是他并不打算同意。

    “父皇可曾想过,诸夏之地从不缺乏聪慧之辈,但只有我想到了冶铁、制盐之法?这两种办法,其实说白了没什么稀奇的,只要肯钻研,终究是能发现的,可千百年来,居然无一人尝试。”

    这句话,让政哥陷入了沉思。

    “我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便是知道只要弄出这些东西,便有大把的金银入账。结果如何,父皇也已经见到。”

    见政哥陷入沉思,夏启接着说到:“不知父皇有没有这种想法,自神农制耒耜而种五谷,我诸夏之民方可在这方天地安然生息。技艺的进步,对增强国力,具有相当作用。盐铁之道如此,但世界之大,焉能无其余类似技艺待人发掘?”

    “若这专利之法推行开来,哪怕只分一厘之利予开创之人,定能激发有识之士探索新技艺的欲望。届时,诸如盐铁之法,定然越来越多,大秦亦能随之蒸蒸日上。”

    随着夏启的描述,政哥的脸色也逐渐严肃起来。

    拿到冶铁、制盐之法之后,政哥便下全力制造。

    才过去不到半个月,负责这两项事务的人就兴冲冲向政哥报告,成果喜人。

    大秦的青铜兵器虽然冠绝天下,但是工艺太过复杂,产量一直提不上去,只能勉强装备军中精锐。

    但用铁制武器替代,又不可能。

    冶铁技术太过落后,炼出的铁质量极其垃圾,不堪大用。

    夏启的高炉炼铁之法,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以说,光是这一项,就极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至于制盐之术,更是被下面的人称作神术。

    人是要吃盐的,可在夏启出现之前,诸夏之地最好的盐,也不过是颜色不太好看的青盐。

    一般能够配备臭烘烘的醋布的军队,就算得上是装备精良了。

    至于普通百姓之家解决吃盐问题的办法,简直无法直述,不提也罢。

    夏启拿出的制盐之法,能够大量生产雪花精盐,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盐铁官营,虽然此时才初具雏形。

    但政哥又怎么会看不出这两项能为国库带来何等收益?

    如果夏启所说的这个专利之法真的有这样的效果,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政哥也不敢奢求真能催生出又一个冶铁、制盐,只要能出现有二者十分之一收益的新技艺,他都能心满意足了。

    想到此处,政哥点了点头。

    “如此,便依你之策行事。”

    成了!

    夏启脸上露出笑容。

    政哥同意了知识专利保护的规章,夏启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下一步动作。

    选择做什么项目,夏启也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大秦自先秦立国开始,就上下一心,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个优良的传统流传至今,以至于一统诸夏之后,整个大秦的风气都不好奢华。

    夏启之前曾经在关中尝试卖过奢侈品,却发现没什么市场。

    不过,有一样东西,老秦人一定非常喜欢。

    第二天,夏启一大早就来到匠作局,递给三名老匠人一堆连夜赶工出来的图纸。

    “你们今日的任务,就是把图纸上的东西做出来,有问题么?”

    三个老匠人面面相觑。

    荆大着胆子问道:“不知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

    “酿酒!”夏启干脆答道。

    没错,他选择的,正是酿酒。

    诸夏之民,有着悠长的饮酒历史。

    早在商朝时期,饮酒便被视作是王室特权。

    那个时期,酿酒工艺比较粗糙,只有简单的蒸煮、发酵等步骤,被称作蘖法酿醴法。

    到了周朝,已经出现使用药材混合粮食,制作酒曲酿酒的技艺。

    周礼之中有五齐三酒之说,所谓的是三酒,指代事酒、昔酒以及清酒。

    如今大秦的酿酒之法,也更进一步。

    《礼记》有云: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

    这便是如今大秦酿酒所用的六必之法。

    但是,这种方法在夏启看来还是太过粗陋了,而且酿出的酒也寡淡无味。

    就这,酒也不是普通民众能够享受得起的。

    因为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自商周时期起,酒一直都是王公贵族的特权。

    普通百姓,更是难得一尝。

    可见,大秦的权贵们生活质量其实也一般。

    夏启要做的,便是改进如今的酿酒法,加入一道关键的步骤。

    蒸馏!

    &bp;&bp;</p>书窝网小说阅读_www.shuwo5.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