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尹家有女初长成

15 回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尹家有女初长成最新章节!

    来到家里已经过了中午了,江淑英和尹秋歌都在家,只有尹秋蕙在窑湖街卖包子还没有回来。

    江淑英端着簸箕正坐在院子里在捡豆种,一眼瞥见丈夫尹满堂一脸惊喜地问:“他爹,你怎么回来了?”

    “在湖北转了一圈,生意也不好,就回来了。”尹满堂道。

    江淑英放下簸箕,走过来接过他身上的工具包,又接过他手里的一个小布包,向东屋喊道:“秋歌,快点出来,你爹回来了。”

    “哎!”秋歌答应一声,轻快地跑出来接过母亲手里的包裹,问:“爹,这里是什么?”

    “给你们娘仨扯的布。”尹满堂道。

    尹秋歌拿了出来,一块绿色的,一块粉色带碎花,还有一块蓝色的:“这绿色的是我姐的,这粉色的是我的,这块蓝色的是娘的?”她问。

    尹满堂“嗯”了一声。把身上的包都给了江淑英就去洗脸了。

    江淑英放了尹满堂的工具包就过来看布,娘俩正理着布评论着做什么好看,尹秋蕙也回来了。

    尹秋蕙进门的时候就看到母亲和妹妹拿着尹满堂给她们买来的布料比划着要做什么式样的衣服好看。

    “爹,你回来了?”尹秋蕙看着尹满堂道。

    “嗯。”尹满堂又嗯了一声,走过来帮着她卸车子。

    尹秋蕙回来的时候顺便在在南山村的集市上把第二天需要的猪肉、芹菜、豆腐、粉条也买了回来。

    “姐,爹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块布。”尹秋歌边说边把那些布料拿给她看。

    她看了一眼那颜色,觉得做连衣裙好看,道:“知道了,收起来吧,我现在忙,没功夫看。”

    江淑英见尹秋蕙和尹满堂把菜都卸下来了,她就开始点火烧锅煮豆腐、泡粉条。

    尹秋蕙抱了一捆芹菜放在院子里摘,尹满堂见了也过来帮她摘菜,一边问:“听说你到窑湖街上卖包子了?生意好吗?一天能卖多少?”

    “生意很好哩,爹,一天200多个包子几十碗稀饭,一天挣十几块钱哩。这样下来,用不了两个月,我就可以买驴车了。”

    尹秋蕙这些天来都是自己出力气卸车子,看到这个身材壮实黑脸堂的爹刚来到家就帮自己做这个做那个很高兴。

    她觉得这个家还算和谐,爹娘感情很好,小妹也算乖巧,没有那么多穿越里那么极品的家人。

    “是吗?那你这生意还真的好哩。”尹满堂一边择菜一边说。

    想起李艳秋,他对这个亲生女儿还是有一丝歉疚的,李艳秋天天吃好的喝好的,还有工作,而自已的亲生女儿却要天天去卖包子。

    尹秋蕙忽然想到上一世各种家私各种木业都是做家俱的,他们的创业者在八十年代末也跟爹一样,可能就是个走街串巷的木匠,可是他们后来办了厂,生意就越做越大了。

    想到这里,尹秋蕙说:“爹,你打算就这样一直走街串巷到老吗?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手里也越来越有钱了,以后家俱沙发什么的,买的人就多了,你要不要考虑办个厂?”

    尹满堂说:“这个我还没有想过哩。”

    尹秋蕙说:“买一块地,请几个工人,买一些好点的木料,做一些新式的家俱,一定好卖哩。”

    尹满堂听了心里很是触动,他走南闯北的,有一些见识,眼见现在的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对家俱的需求量也大了许多,他在南方也见到过人家的家俱厂,心里很是羡慕,现在经女儿一提醒,立即想到,他自已也可以学人家办厂的。

    江淑英看着丈夫和女儿很是高兴,看看已经到了做晚饭的时候,就跟秋蕙说:“小蕙,你和你爹摘菜,我先去做饭了。”

    “知道了,娘。”尹秋蕙应了一声继续一边摘菜一边跟尹满堂唠嗑。

    江淑英干活也马溜,不到一个小时就炒了一盘土豆丝,一盘锅靠鱼炒辣椒,烧了一锅绿豆稀饭。

    做好了饭她喊秋歌出来吃饭,尹秋蕙和尹满堂也摘好了菜,洗净了肉。尹秋蕙道:“爹,我们先吃饭,回来再剁肉。”

    尹满堂答应了一声,父女俩去洗了手到锅屋里吃饭。

    江淑英刚盛好饭,尹满堂坐在她旁边,她便拿起一张煎饼递给他,又把碗向他面前推了推。

    尹满堂理所当然地接了过来,卷着锅靠鱼辣椒,吃得那叫一个香,边吃还边说:“说起来还是自家的菜好吃,在外面无论吃什么都没有咱家的煎饼香。”

    江淑英听了心里也难过,尹满堂长年在外,家里就靠她一个人,尹秋蕙也不过是最近两年才能开始帮着她的,以前也还小。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男人总要出去挣钱的,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不仅没有出息,还没有钱花。

    想到这里,江淑英说:“她爹,再出去跑两年你就回来吧,在家里开个木匠铺子,打个桌子板凳的就行了。”

    尹满堂听了眼一睁道:“那怎么行?在家里给人打个桌子板凳能挣多少钱?”

    最要紧的是,若是在家里开个木匠铺子,以后还有什么理由长年住在张世蓉家了?

    江淑英听了觉得丈夫的话也有道理,她一向顺从惯了的,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吃过饭尹秋蕙又去剁肉馅,尹秋歌喂猪喂鸡,尹满堂则整理他那一套木工用具,一家人各司其职,倒也有条不紊。

    晚上洗漱完毕上了床,尹满堂黑着脸问江淑英:“谷家那小子怎么回事?听说在县城里找了个女朋友,要跟秋蕙退婚?”

    江淑英听了气愤地跟丈夫诉苦:“那小子太不是东西,这才上班不到一年,就找了县城的女朋友,要跟秋蕙退婚,可怜秋蕙累死累活地在窑厂脱砖坯子挣钱供她上学,你说现在可怎么办才好?”

    “谷家明现在是国家户口了,也捧上了铁饭碗,咱闺女是农民,就看不上咱闺女了。”尹满堂闷闷地说。

    “看不上,看不上他早干什么去了?定亲的时候咱闺女就是农民,他又不是不知道。”江淑英气愤地说。

    说完见尹满堂不吱声,又接着道:“当初他要是看不上咱闺女,咱也不会高攀,凭咱闺女的人材样貌,指定能找到一个好对象,可是现在若是定了那么多年的亲又被退了,一个女人的骨架子,哪经得起这一扔?这退了亲的姑娘就不好找对象了。”

    尹满堂也知道被退亲的姑娘名声就臭了也不好找对象了,可是谷家明要退婚,他觉得他又能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再说强扭的瓜不甜,想到这里,他敷衍道:“等有空我去找谷家明那小子谈谈看。”

    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尹满堂也想过了,谷家明要退亲就退吧,他现在是国家户口了,也是城里的工作人员,跟秋蕙的确有了差距,虽然他也气不忿,可是他能把谷家明怎么样呢?

    总不能杀了他吧?

    “满堂,你一定要谷家明那小子收回退亲的心思。”江淑英说着便往男人的身上靠,声音也腻了起来。

    “嗯。”尹满堂厌烦的答应一声,摸着女人臃肿的身子,想着张世蓉的苗条身材,十分没有激情地缴了公粮。

    办完事后想起谷家明那小子的忘恩负义,生气之后却也是无奈。

    尹满堂气忿不已却又窝囊无能没有办法,尹秋蕙却一点也不在意,此时的她正在为第一桶金奋斗着。

    吃过饭她调好了一荤一素两盆包子馅,放在一边又和了一大盆面放在厨房里发酵,准备早上起来包包子。

    这段时间她每天三点就起来包包子烧稀饭了,要说这个活不仅累还得熬夜,不问春夏秋冬每天早上两三点就得起来包,否则你包到中午十二点那还卖什么?

    她一个985名校毕业的都市精英穿越回到这个年代做这样的事她也窝囊,可是她在南山村一点人脉没有,尹家又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她不做这个又做什么呢?

    好在她还有江淑英这个娘帮着她。

    夜里鸡刚叫第一遍尹秋蕙和江淑英就起来了,娘俩忙活到天亮才把包子蒸好,一切准备就绪尹秋蕙骑上车子就向窑湖镇出发了。

    尹秋蕙走后秋歌也去上学了,吃饭的时候就剩下江淑英尹满堂夫妻俩。

    尹满堂一边吃着尹秋蕙留下的包子一边对江淑英说:“我明天就走了,秋蕙说江南那边的家俱做得好看,我先到江南去看看,学学人家的样式。”

    江淑英听了愕然道:“她爹,眼看就要收麦了,你还出去干嘛?在家里做也是一样的,空闲的时候还能帮我干农活,秋蕙现在卖包子了,八九亩地就我一个人,我哪忙得过来?再说了,你出去不是也没挣到钱回来?”

    江淑英说着心里也充满了委屈,丈夫长年不在家,这个家里里外外的就靠她一个人,每年年底也就挣个两三千块钱,要是挣得多就算了,只挣这么点钱,在家也能挣到不是吗?

    尹满堂心里正烦着,他也在想着九月的事,他都那么大了,还没有见过爷爷奶奶,难道一辈子都不能见光吗?可是看到江淑英,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