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第097章:太宗武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玄武殿,鸦雀无声

    只有杨侗宏亮的声音响彻在巨大的正殿之内。

    萧皇后眼中一热,眼泪滚落了下来,杨侗一双黑亮的眼睛慑人心魄,望之令人胆寒,绝代的霸气,睥睨的雄姿,令他看起来如俯视众生的魔神一般。

    一切都和他祖父杨广相像,眼神同样睿智、犀利,气势同样霸绝天下,那种惟我独尊的盖世丰姿深深震撼了她。

    “我感觉夫君就是皇帝。”喃喃自语的水天姬,在这一刻,几乎以为自己见到了皇帝

    对就是这感觉

    这是一种人间帝王才会有的超然感觉

    君临天下的风采

    卫凤舞、水天姬的美眸中却更加的射出了狂热的色彩,有些痴迷

    而另一边,始终淡然的长孙无垢也愣住了自从离开太原之后,她还是首次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杨侗。

    在目光相对的这一刻,她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个想法这不正是我理想中的夫婿吗

    两人默默的对望一眼,那双淡淡的眼睛,就仿佛能够洞悉她内心之中的一切想法

    长孙无垢的眼神却也不禁迷惘了起来

    “殿下英明”

    良久亦或是刹那

    满殿文武爆发出了热烈的喝彩。

    杨侗抬头一看,才发现众多文臣武将的眼光充满了狂热

    其中,又以年纪最小的杨侑为甚

    “好孩子好孩子你皇祖父没有选错人。”萧皇后泪流满面,一个劲的说道。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皇祖父的谥号、庙号”杨侗道。

    皇帝死后都有谥号,谥是对皇帝的评价,有恶有益、有褒有贬。而庙号是皇帝子孙对先帝,特别追赠,以视立庙祭祀之意。

    自古以来,一般只有特别了得的皇帝才有庙号,汉朝就只有少数皇帝有庙号。如汉武帝,庙号是世宗,而武帝则是谥号。

    萧后道“我大隋开国皇帝是高祖文皇帝,谥号文,庙号高祖依侗儿之见,你皇祖父理当如何”

    高祖这个庙号都是给开国皇帝,比如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

    而给杨坚的谥号文,则相当了得了。皇帝的谥号有很多,但一般来说,有五个用的最多,也是评价最高,分别是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和明皇帝。

    能够得其一,都是相当了得的皇帝。

    杨侗缓缓的说道“皇祖父之一生,开疆拓土、宣威八方,我以为可以定为武皇帝。”

    皇室欣喜

    一些文臣则是有些皱眉了。

    武皇帝是极高的评价,史上有武皇帝之称的,哪一个不是一代豪杰如汉武帝、汉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宋武帝。杨广武虽武,可把天下搞垮了,他如何配得上这个武字

    “在武略上,皇祖父出塞北巡突厥、向南打到林邑,向西经略西域,重开丝绸之路,击破吐谷浑这成就细说起来,并不比汉武帝差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连天下都没有一统,都以武为谥皇祖父开疆拓土,比他们强多了。”

    “虽然说大隋是在皇祖父手中变成如今的模样,但汉武帝也一样把汉朝搞垮了既然汉武帝当得了武字,那皇祖父自然也当得起武皇帝”

    执反对意见者,一听杨侗举出实际例子,一个个都没话说了。

    “庙号太宗”

    杨侗接着说道“皇祖父为了更好地控制天下,营造了东都洛阳;为使南北达成人心上的大一统,开凿南北大运河;在国家建设上,他掘长堑、修驰道、筑长城以上种种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特别是大运河开凿之后,运河之上千帆横行其上,南方的丝绸、粮食都能通过运河运到洛阳、长安、涿郡。可以说,没有运河就没有大长安和洛阳的繁华那些说皇祖父是昏君的人,不是鼠目寸光之辈,就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毁谤的别有用心之徒”

    没有人比杨侗更加清楚京杭大运河在日后所起到的作用,它沟通南北、繁荣经济,其作用直接到了21世纪。

    “所以,为了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在昭告天下时,不仅是尊谥皇祖父为太宗武皇帝,还要拿历代武帝的功过拿出来以此证明,皇祖父当得起武皇帝之名”

    说到这儿,杨侗接道“追谥父王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赵王叔小小年纪,但其孝行却感天动地、天地动容,追封为孝敬皇帝,庙号仁宗”

    “杲儿”萧妃又喜又悲的哭了起来

    韦妃、刘妃、庐江公主、卫凤舞、水天姬、长孙无垢等女眷听着萧妃悲痛的哀泣,无不默默流泪。

    杨侗望着眼眶里也有泪水在打转的萧皇后,行礼道“皇祖母,孙儿决定尊您二位长辈为太皇太后,以东宫太皇太后、南宫太皇太后示区别,您意下如何”

    “侗儿做得非常好,一切依你。”萧皇后搂着堂妹萧妃,轻声安慰。

    萧皇后明白杨侗的意思,是准备册封他的母亲,才将自己升到太皇太后,只是连萧妃一并册封就有些出乎意外,但她只有高兴和欣慰,杨侗对萧妃母子的册封,这足以证明他重情重孝的一面。

    杨侗接道“二位母亲均为太后,以姓氏区分并追赠姨娘仁德太后”

    如此面面俱到,可谓是皆大欢喜

    “三弟,你的王号也改一改”

    杨侑奇道“二哥,那我改叫什么”

    “改叫唐王李渊那老东西听了后,脸色肯定很好看。”

    “好,那我就当唐王。”杨侑喜道。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就是一阵大笑杨侑现在抢了唐王这个爵位,李渊肯定会气得吐血。

    萧后目光柔和的看着杨侗,道“侗儿,那你呢还有小舞、天姬、无垢”

    “我还是秦王,只要把玄机上将军,改为天策上将军就行了小舞还是秦王妃天姬是武妃、无垢师姐是贤妃”

    于是当天

    萧后下诏。

    尊杨广为太宗武皇帝、元德太子杨昭为世宗孝成皇帝、赵王杨昭为仁宗孝敬皇帝

    第二道诏令,尊萧皇后为东宫太皇太后、萧妃为南宫太皇太后;太子妃韦蓉、刘妃为太后

    第三道诏令,改封代王杨侑为唐王追赠兵部尚书杨义臣为靠山王。

    至于杨浩、杨怀那两位天子,自然是不被承认直接在第四道诏令中定性为伪帝,并从宗籍除名李渊也被定性为宇文化及式的叛逆份子。

    对于杨倓的合理性,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连杨广、杨杲的葬礼也没有邀请。邀请,肯定也不会来与其如此,倒不如留着颜面给他。

    总而言之,杨倓就这么被冷处理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