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主重生了

第82章最好识时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梁国公主不得参政, 即便影响朝局也是成婚之后通过驸马之手,所以驸马的身份在梁国的朝堂上并不是阻碍,相反还是莫大的助力。

    如陆启沛,原本无根无基,如今却能在大理寺混得如鱼得水,许多人都觉是祁阳之故。

    陆启沛也不分辨什么, 她自做的少卿, 兢兢业业, 三年时间早使得上司同僚认可信服。至于旁人的说辞想法, 她是一概不管的。

    这日京中又出了一桩案子,陆启沛领着人在外奔波查探了大半日,午后方才回到大理寺。

    上巳之后天气渐热, 奔波半日回来也生了一身薄汗。陆启沛便使随身的仆从去打水的打水,备饭的备饭, 准备好生休整一番,然后再继续整理案件卷宗。

    哪知刚洗了手脸坐在案前,陆启沛还未来得及享用这迟来的午膳,便有仆从匆匆入内通禀, 道是楚王派了人来, 邀她下值后往陶然居一叙。

    陆启沛执筷的手顿住,左思右想也没想起自己与楚王有什么干系。

    在朝中, 祁阳和陆启沛的立场从来都很明确, 哪怕太子如今形势不好, 二人也是坚定站在他身后的。诸王不是没有试着拉拢过, 可全被祁阳毫不留情的拒了,久而久之双方也成了对立。

    陆启沛有些纳罕,想不明白这早该死心的楚王为什么又找上门来。她端着碗筷略一思忖,还是摇头拒了“今日大理寺中有新案要查,何时才能下值我亦不知,还是不劳楚王殿下久等了。”

    仆从得了她的回话,躬身退下,出去便与楚王的侍从转达了。

    可不过片刻,那外出转达的仆从竟是又跑回来了。

    陆启沛慢条斯理的吃着饭,脑海里还转着今日的案子,闻声抬眼看他“又怎了”

    仆从便躬身上前,递上了一张信笺“这是楚王命人转交大人的。”

    陆启沛终于放下碗筷,接过那信笺打开来看,里面端端正正写着的却是两个日期。一个是三年前,一个是四年前,寻常人见了只怕要好一阵不解。不过陆启沛脑子转得倒是快,很快认出了这两个日子,联想一下,便也明白了楚王的用意与威胁。

    略微垂眸,将信笺重新折好,若是对面那仆从抬头,便能瞧见她唇角玩味的笑意。不过仆从从始至终低眉垂眼,自是没有瞧见,他只听自家大人说道“去回楚王的人,我会如约前往。”

    仆从自不敢多问,应了一声又匆匆退下了。

    陆启沛随手将那信笺仍在一旁案上,端起碗筷便又吃了起来,全没有楚王以为的惶恐担忧。

    整个下午,陆启沛都很平静,如往日一般忙着整理卷宗梳理案情。直忙到夕阳的余晖投洒入屋内,外间的仆从终于忍不住提醒,她才想起还有楚王之约要赴。

    看着满桌的卷宗,陆启沛头疼的按了按额角,想了想还是起身出去了,随口吩咐一旁小吏“将门锁好,不许人擅入,里面的东西也都不要动。”

    小吏答应下来,扭头就替她将门锁上了,确保明日她来时一切如常。

    陆启沛也不停留,向外走去,便走便问“今日忙得有些晚了,可送了消息回府上”

    大理寺这地方不比寻常,查起案来经常说不准时间,所以为了不让祁阳担心,她早就吩咐过身边仆从,只要她当值不能准时归家,便不需问她,先往府中传回消息。

    仆从早习惯了如此,自然躬身答道“已经传过消息了,殿下知道大人晚归。”

    陆启沛点点头,脚下不停的走出大理寺“那楚王邀约的事,也说了吗”

    仆从想也没想就答道“已经说过了,殿下让大人随意。”

    陆启沛满意的点点头,对于自己半点儿私密都没有这件事,相当不在意。仆从虽然早知如此,可看驸马这般模样,心里还是忍不住暗暗纳罕,真不知这般坦然是真性情还是假姿态

    不过无论如何,公主驸马夫妻和睦,他们这些仆从的日子也是好过的。

    正想着,陆启沛已出了衙署,登上马车。

    仆从忙跟着跳上了车辕,车夫驾着马车便往陶然居驶去。

    梁国的官署大多卯时上值,申时下值,清闲些的衙门下值更早,午后便有下值回府的。大理寺当然不在清闲之列,不过楚王以为陆启沛惶恐,必然会在申时下值赴约。

    因此为了晾一下陆启沛,使她更为惶恐,楚王直拖到了申末才往陶然居赴约。

    然而到了地方一问,人还没来

    楚王脸色当时就不好了,可还是忍耐着先往了雅间等候。谁知这一等便是大半个时辰,面前的茶水都换过两轮了,那人才姗姗来迟。

    陆启沛能踏着夕阳进入陶然居,还得多亏这地方距离大理寺的衙署不算远。

    她入了雅间见到楚王,与对方见礼时,嘴里说着道歉的话,面上却无多少歉意“下官处理卷宗一时疏忽忘了时辰,来得晚了,还望殿下见谅。”

    楚王眯眼瞧她半晌,心里却是又惊又疑又气惊的是陆启沛这般坦然平静。疑的是莫非自己猜测有误气的自然是对方这不在意的态度

    诸般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却又飞快有了定论必不是他猜错了,否则陆启沛何必赴约她既来了,便是心虚,如今做出这般坦然姿态,也不过是给自己看的。

    这样一想,楚王复又定下心来,之前的种种情绪也都缓和了下来。他神情自然的起身请了陆启沛落座“不妨事。陆少卿公务繁忙,也是为我大梁尽忠,本王岂能责怪”

    陆启沛闻言略一挑眉,注意到楚王对自己的称呼不是驸马,而是官职。

    两人落座后寒暄两句,陆启沛今日前来不过是为了听听楚王所图,并无意与他纠缠。再加上心里还惦记回家,便先开口问道“殿下今日邀我来,不知何意”

    说话间,陆启沛从袖袋里摸出了之前楚王命人送来的信笺,轻轻放在了两人之间的案几上。

    楚王见此眉梢微扬,笑道“驸马是聪明人,当知取舍。”他说着,指尖在那信笺上轻点“你也当明白,本王手里的,可不止这随手能写的信笺。”

    陆启沛听出了他言语间的威胁,可她其实很想问问,楚王手里到底还握着什么,又凭什么以为陆笙会是她的把柄不过她还想等楚王透露今日相邀的真正目的,到底将这些话都咽下了,只捏着茶杯轻轻转动,顺着他的话问道“那殿下想要如何”

    楚王以为她妥协,心下顿时得意起来,开口便道“我要你转投我门下。”

    陆启沛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放下茶杯,掷地有声“不可能”

    对于陆启沛这般决绝的态度,楚王倒也不觉意外。毕竟陆启沛在朝中没什么根基,她所依靠的从来都是祁阳,而祁阳依靠的却是太子。

    而楚王其实也明白,哪怕太子如今大不如前,可只要他一日不倒,他的权势根基便都不是他们这些兄弟能比的。自己一句话便要陆启沛自掘根基,她必是不肯,说不定回去便将那小娃除了,一了百了,也比断了前程富贵要好。

    楚王如此说,也不过是先试探一下陆启沛底线而已。陆启沛既然不肯,他也没有强求,随口说了几句缓和气氛的话,然后两人又打起了机锋。

    陆启沛添过了一回茶,心里已经有些不耐了,直到此时楚王才道“本王听闻,庆州刺史案,如今已转至了大理寺待审。以陆少卿之职,想必是有权利过问的吧”

    大理寺掌天下刑狱,尤其事涉官员,大部分案件更会直转大理寺。如楚王所说的庆州刺史案,陆启沛不过垂眸一想,便想起来了庆州刺史于庆州当地侵占良田,纵容家中子弟欺男霸女虐杀百姓,最终被长史上书告发,如今案件卷宗确实已经移交大理寺。

    陆启沛脑子一转便明白了,这庆州刺史大抵是楚王的人,他今日折腾这许久,就是为了保下他。知道这一点后,陆启沛顿时失了大半兴趣,只淡淡道“此案证据确凿,殿下想要如何”

    楚王见她这模样,心里火气顿时又升腾了起来。他当然知道证据确凿,若非如此,人还会被转去大理寺吗大理寺那地方,可是最不讲人情的

    深吸口气,楚王脸色难看的说道“本王要你保下他,陆少卿不会做不到吧”

    陆启沛不语,盯着面前白瓷茶盏细看,好像能从这茶盏上看出朵花来。

    楚王见此越发来气,终于忍不住握拳“砰”的一声砸在了案几上,怒视着陆启沛“驸马可要想清楚,本王不是要与你讨价还价你当明白,若是祁阳知道了你的荒唐事,你这驸马也就当到头了。你以为背叛祁阳,让陛下与太子都生了厌弃,你还有将来可言”

    陆启沛终于抬眼,默默的凝视了楚王半晌,最终一拂衣袖站起身来“今日便先说到这儿吧。此案证据确凿,殿下还需容我想想。”

    她从始至终都表现轻慢,但最后一句,却似有了妥协。

    楚王心底还是窝火,但面色却是稍霁,哼了一声说道“你最好识时务。”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