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主重生了

第48章8宫宴之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陆启沛请祁阳去查荣国少年的背景, 但万万没想到在宫宴开始之前就有了答案。

    谢弘毅这个名字对于陆启沛来说陌生极了, 听过之后也不会有半分联想,但对祁阳来说则不然。公主殿下活了两世,知道的事情总要比陆启沛多些的。

    听到陆启沛说出对面少年的名字, 又见少年穿着打扮, 祁阳几乎立刻就有了判断“他该是荣国三公主的儿子,父亲是荣国丞相谢远。”

    陆启沛闻言微怔了下, 旋即想到了什么“是那个辅佐荣国皇帝建国的谋士”

    祁阳听到她的话眼中忽然滑过一丝懊恼,想起如今荣国新建,也不知谢远有没有登上丞相之位不过万幸连她都不清楚的消息,陆启沛当然也不会知道, 便硬着头皮点点头“嗯, 谢远本是中原人士, 不知何故流落戎狄。被部落收容,得首领赏识,两人一拍即合有了今日。”

    说到这儿, 见陆启沛听得认真,便又继续道“谢远带着仆从孤身流落戎狄,十几年前部落首领为了拉拢他,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如今荣国的上流贵族中,谢姓也只他一个。”

    岂止是谢姓只他一个, 事实上中原人在荣国, 多半沦为俘虏奴隶, 少有几个行商便算是身份高的了。贵族之中, 便只有谢远一个中原人。

    说起谢远的人生也堪称传奇了。从流落异国的狼狈,到如今权倾朝野的宰辅,使天下闻名,他也不过花了区区十余年光景。而他的丞相之位还不是靠着朝廷争斗爬上去的,而是他亲手辅佐了一位帝王,在血与火中披荆斩棘而来,背后建立的荣国便是他的功勋

    梁国人听到他的名声,虽多骂他投敌叛国,但又何尝否认过他的能力气魄

    祁阳寥寥数语介绍了这人,陆启沛听罢却问“这个谢远,殿下还知道多少比如他究竟什么时候去的北地,如今又年方几何”

    这些祁阳还真不是很清楚,哪怕前世谢远大名鼎鼎,可他远在荣国,祁阳又哪有心思去查他便微微摇头道“这我也不甚清楚,只听说甚是年轻,如今也不到四旬。”

    陆启沛听罢点点头,没再追问,垂着眸子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又过片刻,皇帝终于姗姗而来,殿中众人齐齐起身相迎。

    陆启沛被祁阳提醒的回神,跟着她站了起来。不经意间目光穿过挡在前方的人,望向了对面的异族少年。谢弘毅似有所觉,也回望了过来,两人对视一瞬,他便不屑的别过了眼。

    这个反应让陆启沛微怔,还没来得及深想,皇帝便已经踏入大殿,于是只能俯身行礼。

    待皇帝行过大殿在上首落坐,抬手与众人说过免礼,众人这才再次落坐。只宫宴开始,之前的散漫便都收敛了,殿中众人齐齐端坐,场面亦为之一肃。

    宫宴确实不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尤其是接待他国使节的宫宴。

    因着之前那封国书,皇帝对于荣国使节显然多有不满。他几日未曾理会,今日宫宴也未见得有多待见几人。皇帝态度如此,哪怕歌舞齐备,也注定了这场宫宴氛围不会轻松。

    坐在前排的太子脊背挺直,面容严肃正经,端的是一身储君威严。但就在他挡住的身后,小两口虽不敢像宴会开始前那般肆无忌惮的亲密,却也时不时传来几句低语,因为这次不好凑近的缘故,只言片语也落入了太子耳中

    祁阳拿起筷子点了点案几上的一碟羊肉,与陆启沛说道“宫宴这些菜我都吃腻了,也就这道炙羊肉还算不错,滋味鲜香,又无膻味,阿沛你且尝尝看。”

    太子闻言目光落在了面前的炙羊肉上,被祁阳说得也有了些兴趣。

    身后的陆启沛闻言却是一笑,从善如流的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而后轻轻道了声“好吃”,便神态自然的将自己面前的炙羊肉移到了旁边祁阳的案几上。

    祁阳微怔,旋即道“好吃你便留着,端来我这边作甚”

    陆启沛却道“其余菜式够我吃了,殿下却只好这一道,自然予你。”

    小两口说着说着似又黏糊了起来,太子听罢也将目光从炙羊肉上移开了听着那两人在自己身后你来我往的对话,忽然间就对这些菜式全都失去兴趣了,甚至莫名感觉有点撑

    当然,撑是错觉,不过太子确实不想再听小两口腻歪了。他举起酒盏浅饮了一口,目光旋即移至殿中,决定将注意力放在丝竹歌舞上。

    宫廷中的乐师舞姬都是最好的,丝竹声声,歌舞翩翩,俱是风情。

    皇帝不开口,大殿中众人不敢交头接耳,目光多半也都落在了歌舞上。有偏好此道着,渐渐也看得入了迷,直到一道粗犷的男声打破了殿中平静“这软绵绵的歌舞,也不知有甚好看。”

    开口的当然是荣国使节,不过不是正使,而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他手里举着只瓷碗,碗中却不是饭菜,而是满满的一碗酒,说话间一仰头便饮尽了,又拎起酒壶摇了摇,颇为不满道“你们梁国人也忒是小气,饮宴就准备这点酒,两碗不到就没了,真是没意思。”

    殿中许多大臣脸色便不好看起来,倒是太子神色平静。他瞧一眼坐在上首的父皇,而后便对宫人吩咐道“去取几坛酒来,每个使节都备上两坛。”

    宫人退下,很快便重新抬了酒来,比水桶还大的酒坛,再是酒桶两坛也够喝了。

    先前挑事的大汉撇撇嘴,自顾自拎起一坛拍开封泥便仰头痛饮,酒水落了满襟,粗犷豪野不见风仪。乍一眼看去,还当是到了哪家街头酒肆,全没了宫宴该有的体统。

    梁国的大臣们越发不满了,陆启沛听到许多人嘀咕着“蛮夷无礼”云云。

    荣国的正使却并不阻止,见大汉喝完又跳出了席位,挥挥手冲着一众舞姬道“走走走,这软绵绵的歌舞有甚好看不如让我表演来给大家看看。”

    北地条件艰难,戎狄传统尚武,酒宴上也少见这些歌舞,倒是角抵颇为盛行。

    大汉招呼同伴表演的也是角抵。若在荣国,这也并不算失礼,相反倒是为主人宴席添彩,是亲近友好的表示。然而两国关系并不融洽,大汉这一出头,显然就不仅仅是为宴席添彩了,众人从他神色中,更多看到的却是明晃晃的挑衅。

    有那年少气盛的,见到如此场面,险些气得拍案而起。

    但皇帝始终未置一词,荣国正使见闹得差不多了,也将那大汉叫了回来。而后他起身,冲着上位的皇帝俯身一礼“陛下勿怪。我荣国儿郎肆意惯了,有些受不了宴席冷清,这才助兴一二。”

    这话算是变相的指责了。皇帝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客随主便,使者竟也不懂吗”

    正使笑了笑,并不在这事上纠缠,或者说他根本就是想引皇帝开口而已“陛下见谅,是我等粗犷之人不懂歌舞。不过歌舞小道,也不打紧。只是几日过去,陛下不见我等,也不曾回应国书,我等亦不知今日宴席散后,何日再能得见圣颜恕在下冒犯,我国陛下还在等着我等回去呢。”

    这是要就国书上的条款讨个说法了,可在宫宴上这般说起,着实显得咄咄逼人陆启沛看向对面的正使,他满脸真挚,可她却在他脸上看不到结盟和谈的诚意。

    不止陆启沛,殿中众人或多或少都感觉到了违和。可如果不是为了和谈,这些使节跑这一趟又是为了什么闲得慌,跑来梁国蹭吃蹭喝吗

    许多人心里泛着嘀咕,包括皇帝都有些看不懂这套路了。

    不过不管对方打着怎样的算盘,肉眼可见的亏却是不能吃的,皇帝当然不可能答应那些荒谬的结盟条件。他望向荣国使节,目光威严睥睨“那般的国书,使者以为朕会答应”

    正使不语,仍旧笑着,好似对皇帝话不置可否。

    大殿里的气氛陡然压抑起来,最后还是太子开口打破了僵局“使者应当明白,那般条件,我大梁是不可能答应的。且是你等主动前来,既要和谈,便不妨拿出些诚意来。”

    正使闻言正要说话,袍脚却被人扯了扯。他低头看去,就对上了小少年带着倔强的脸,黝黑的眼眸正一瞬不瞬的盯着他。正使无奈,又垂眸想了想,再开口便道“荣国初立,尚需休养生息,我等自是带着诚意而来。只是国中众人,对梁国多有不服,国书条款便也不肯退让。”

    这话说来虽然不客气,但好歹算是说到了正题,众人也不由得稍稍郑重。

    接着就听正使继续道“我为使者,带着这样的国书前来,也是为难。不如这样,陛下若是容许,两国不如比上几场,若是梁国更胜一筹,我等自是无话可说。”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议论纷纷,多是斥责蛮夷不自量力的。

    祁阳趁着热闹又凑到陆启沛耳边,问道“阿沛觉得,这些荣国人又在打什么算盘”

    陆启沛只觉一股热气喷上耳廓,让她不自觉往后缩了缩,而后才答道“不知。可说什么比试,我只觉得这些荣国人好是儿戏。”

    说完话便感到一股视线投来,她循迹看去,便对上了异族少年带着挑衅的目光。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