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90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为了再次杜绝这些税务官玩忽职守,为了避免这些税务官横征暴敛,杨昭找众人一起商议之后决定:

    在过去官府为了宣导政策,常常让一个衙役在前面敲锣打鼓,另外让一个衙役跟在后面大声宣读之后最后贴在显眼处,以让民众知晓。

    如此看来前世政务公开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国家大政方针,在抓捕逃犯这些事情,但在经济问题上面就差远了。

    杨昭决定发扬这种公开性制度,在各个衙门,各个市场门口建立栏,除了定期更换《大众旬刊》等重要刊物之外,就是施行政务公开,如将本市场各个商家及其评等信息等有关经济信息,将衙门,县议会有关公共信息在栏里面。

    考虑到很多人不认识字,在的时候,也让衙役在前面敲锣打鼓,等大家聚拢得差不多了,再请一个识字的旁边大声朗读,如此也可以做到政务公开。

    对建立栏,龚完敬感觉太费事了,没有直接贴在墙上来得好,建栏,一个栏不论如何也需要5元银币,如此每个县多要话费一两百元银币。

    杨昭笑了笑,摇头道:“龚兄,衙门政务就应该让人感到光明正大,也要让看的人感觉舒服。

    每个县是会花一两百元银币,但你要想想,这花掉的钱被我们木匠,被我们乡亲赚走了,只要钱能够流动,就可以了。”

    大家看到杨昭如此坚持,也只好作罢。

    随后杨昭找来几个木匠师傅商讨如何建栏的时候,马万年兴匆匆的赶来,远远的说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外面有千余乡亲正在为王税务官请愿啊。”

    众人大惊,参将王命臣建议带兵驱散,杨昭呵呵笑道:“民众既然愿意见我,喇叭给我,我去见见这些乡亲。”

    来到县衙大门,远远的看见外面站满了五六百民众,大家看到杨昭出来后,纷纷跪下,声泪俱下,一个劲说王税务官是一个好官。

    杨昭最先也不发话,一一听着,看到前面带头的二十多个讲完之后,满脸凝重的说道:“乡亲们,你们所说的王已经知道了。

    各位,我问问大家,为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为乱数十年朝廷难以平定,为什么李自成、张献忠能够虎啸山林,动不动就聚拢十余万人攻打州县,为祸民众?”

    众人大惊,前面一个书生嚷道:“王爷,这还用说,李自成、张献忠是魔王转世啊,各位乡亲,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一听,跟着起哄。

    杨昭也不加以理会,笑着一一追问众人,到第十个的时候,那个四十多岁面有菜色的汉子连连揩脸上的汗珠道:“王爷,这个,这个的不敢说啊。”

    杨昭笑道:“老兄,没事的,我这里不打板子,你说,没事的。”

    这个老汉见状,支吾道:“王爷,这个李自成、张献忠到底是不是魔鬼,老儿不知道。但那样多跟随他们的,难道也都是魔鬼吗?

    原来在乡下的时候我们隔壁就有一个是义军,哦,不,不是,是流寇的,为人很好,对人也彬彬有礼。

    如果不是天灾人祸的,如果大家有口饭吃,大家谁愿意刀口舔生活,做流寇污蔑祖宗的。”

    众人大惊,有的更是准备公开批判这个老汉,杨昭连忙制止道:“各位,这个老兄说了一句大实话,若是有口饭吃,有谁愿意做流寇呢?

    大家想想,过去朝廷吏治腐败,官员人浮于事,那帮官吏也和稀泥,对普通民众按照正常田赋、丁赋征收,而那些达官贵人虽然有良田千顷,但缴纳的税赋非常有限。

    如此不但将税赋的重担绝大多数压在普通老百姓头上,而且还让地方衙门,朝廷没有钱粮进行救济,如此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就任由普通老百姓死亡啊。

    各位,大家还想过这样的生活吗?”

    有几个反应过来了,举着右手高声嚷道:”不想啊。”

    杨昭继续说道:“官府没有钱,朝廷没有钱,如此只好再强行摊派,如加征三饷什么的?

    明明按照正常税赋征收可以满足各项开支的,现在还要征收三饷,大家还想过这样的生活吗?”

    想到令人深恶痛绝的三饷,人群中砸开了锅,大家反应非常热烈,纷纷高声称是。

    虽然如此,但前面几个书生还是颇为忧郁道:“王爷,话虽如此,但那不是鼓励这些税务官横征暴敛啊,横征暴敛也是不允许的啊。”

    杨昭呵呵笑道:“当然,横征暴敛是完全不允许的,我们通过制度建设已经限制了衙门、税吏的权利。

    大家只要正常缴纳田赋、丁赋、商赋、矿赋什么的,大家不是可以选举自己心仪的议员,或者可以自己参选啊。

    这些议员应该为民众说话,站在民众身边,对那些横征暴敛的官吏进行制止,避免他们横征暴敛。

    除此之外,每个府都设立了一个七品的监察室,他们需对辖区内的官员进行纠察啊。

    各位,孟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啊,王府如此做法就是让民众该交多少税赋就交多少税赋,你多交的一份,我们不要。你少交的一分,我们要收,如此保证社会公平啊。”

    旁边一个商户嚷道:“王爷,这一年赋税也不多。

    就像我们店铺即使被评为乙等上,每年也才八元银币,比现在多不了几元的。

    我们普通商家最担心的就是官吏们强行索要红包,担心官吏们横加阻扰啊。

    王爷,这王税务官不但在税赋征收方面对我等多有照顾,而且从来不收红包,他是一个好官啊。”

    杨昭笑道:“这个我知道,会酌情处理。我也是起于布衣,对大家颇为理解。

    为了解决官吏索要红包,为了解决官吏不办事现象,我们不是成立了议会,通过你们选举信得过的代表监督官吏们啊。

    各位,你们对你们选出的议员有没有信心?

    为了解决有的乡亲家庭经济困难问题,决定通过以工代赋的方式,通过参与各级衙门的各项地方经济建设完成,如修建水库,修建水渠,整修过去马路等等,虽然比大家打长工短工收入要差很多,但毕竟解决一部分民众欠交田赋、丁赋问题,毕竟是为乡亲们修路筑桥啊。”

    众人一听,大声声称官吏比过去好多了啊。

    看到有点偏离请愿的主题,看到民众慢慢散去,前面的一个书生恳求道:“王爷,话虽如此,但是还望王爷体恤王税吏啊。”

    杨昭笑道:“各位,正如我刚才所说,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底何种为不均,扰乱法纪的多是不均,既然如此,王税务官违背法纪应该受到有司调查论处。

    大家不是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吗?今天涉及到你们熟悉的人怎么啦?”

    这几个书生见杨昭这么说,没有办法,只好作揖离去。

    考虑到该案件直接关系税赋改革,众人瞩目,在杨昭亲自督办下,用了两天时间案件基本沥青。

    王税务官虽然对商户、丁户评级放松,如此前前后后涉及100家商户工户,涉及千家农户,每年税赋损失在1000担粮食,100元银币以上。

    但对十多个关系甚好的商户工户地主则非常明显,明明可以评定为甲等的他给评定为丙等,如此造成了00担粮食,500元银币以上损失。

    经过细查,王税吏接受了这十多家商户工户地主的100元银币的贿赂。

    经过讨论,杨昭同意龚完敬、唐甄的处理意见,王税吏犯渎职罪,免除其职务,判处年有期徒刑,犯贪污罪,没收其非法所得财产,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在王税吏案件侦破完成之后,杨昭急招王府右长史范文光,商讨如何防止类似案件继续发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