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79章如履深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离开的时候,钱邦芑拉着范文光的手道:“范公,如此看来我们还是多虑了,轩轾公不过是为了自保,轩轾公根本不打算自立啊。”

    范文光也叹息道:“哎,好人如何才有好报啊。王爷若是出身帝王之家我等绝对会冒死拥护啊,但无奈他不是出身帝王之家啊。

    王爷也颇不容易啊,你想想,若王爷率部光复二京,必然功高震主,自立呢有失为臣之道。不自立呢又恐遭到人暗算啊。

    若真的到了那个地步,王爷退居西南三省之地,或者还可以自保啊。”

    钱邦芑摇头道:“范兄,若真的如此,那么国家也再次分裂啊。七王之乱,靖难之役,这些也不得不考虑啊。”

    范文光叹息道:“哎,这世道,到底怎么办呢?刚才在马车上王爷就说自己迫不得已才在大家拥戴下称王,看样子他也颇为后悔称王啊,这样几同割据啊。

    退,据守西南之地抗击鞑子,这样没有问题,如果这样我想王爷不会自立的。但问题就在进,如果真正东进成功,看目前这个态势,殷承柞、詹天颜、严锡命等人一定会拥立王爷称帝啊,若果真的那样,难道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朝灭亡?”

    钱邦芑叹息道:“在贵州的时候詹天颜曾经与我详谈过,声言无不灭亡之国,将来不是平辽王代替大清就是蛮清代替大明,既然如此,不如支持王爷。

    很多人说王爷鱼肉乡绅,但实际看来远非如此。王爷确实为不世之材,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改革税赋,建立议会,组建忠勇军,就像刚才那样废除太监制度,哪一桩不是石破天惊但对民众有益呢?

    詹天颜这个人没有骨头,说什么识时务为俊杰。大明虽然无道,但我们毕竟是明臣啊,再说了哪朝哪代改朝换代不是血雨腥风的,有的时候真的想退隐山林,有的时候又想成为祢衡、孔融那种人物啊。”

    范文光深思片刻说道:“哎,时局艰难如斯,走一步看一步吧。你要成为祢衡那种人物断无可能,这半个月下来我仔细揣摩,感到王爷每一步都有深意啊。

    就像那个史谨宸,王爷刚刚进入顺庆的时候难道不知道他贪污腐败吗?最后突然告诉大家史谨宸贪污多少钱,如此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钱邦芑大惊,圆睁着眼看着范文光,但范文光莫测高深,脸上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回到王府,看着活蹦乱跳的长子杨文,刚刚学走路,刚刚学说话的次子杨武,突然感到颇为疲惫,一下跌到在太师椅上,惊得众人大惊不已。

    董嫣妮大惊,正准备去找郎中,杨昭摇摇头,叹息道:“嫣妮,你不知道我太累了,真太累了啊。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没有退路,我真的太累了啊。”

    董嫣妮摸了摸额头,问道:“轩轾,你,你怎么啦?”

    强撑着坐起来,叹息道:“哎,玩政治真的太累了,那像在战场上厮杀,明刀明枪的,根本不用任何担心。”

    挺着大肚子的刘莲儿摇头道:“王爷,黄佥事他们说得对,大明已亡,王爷不必太过于介意啊。这次回到成都,众人对王爷还是言听计从啊。”

    旁边的马凤玉满脸哀怨道:“王爷,不做这王爷,你快快乐乐的做一个大都督,大将军不可以吗?哎,你这次南方之行比过去憔悴多了,上次在汉中的时候,你那可是神龙活虎的。

    实话实说这个永明王真的不叫话,先是派人送来一道圣旨,再送一道,如此置王爷于何地呢?”

    杨昭默然的点了点头,招了招手,看见长子杨文牵着次子杨武走了过来。

    看来杨武多继承了一番马家的英武气,虽然只有杨文肩膀那样高,但声音特别大,看着这两个儿子,杨昭显得颇为满意。

    看着杨文,杨昭笑道:“文儿,你,你现在能数到多少了?”

    杨文胆怯怯的答道:“父王,孩儿能够数到10了,要不我给你数数看?”

    杨昭点了点头,一手抱着次子杨武,一手拿着茶杯,听杨文数着数字,到了100之后,竟然出现问题,那就是数错了。

    看到这里,董嫣妮脸色大变,正准备训斥杨文,杨昭笑道:“文儿,不要紧张,慢慢来。来,这是100个,这里加一个,你看看,数字是这样,这怎么数呢?”

    在杨昭仔细的教育之下,终于数到10,看着显得颇为得意的杨文,杨昭显得特别高兴。

    由于数数没有表现好,董嫣妮特的让杨文背千字经,看着能够背上五六句,杨昭连连摇头,董嫣妮大惊道:“轩轾,文儿这一年跟随董尚贤读书,还是颇有长进的啊。”

    杨昭笑道:“轩轾,我不是说这个,我的意思你们教育不得法。这样死记硬背有什么效果?这样教学孩子当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啊。

    看,我带来了什么东西?”

    在众人惊讶眼光之中,杨昭将5,6本连环画拿出来,这是这一年时间杨昭让手下画出来的,考虑到三国演义的敏感性,杨昭主要选材孔子周游列国,隋唐英雄传,赵匡胤,吕氏春秋、西游记等故事,让人画成图画,然后章刻成连环画,以作为孩启蒙教育资料。

    这个比起张居正为万历所搞的帝舆图来说,更有看头,帝舆图完全是通过图画形式让孩揣摩,而这连环画完全是讲故事,一个故事从前到后讲过不停,更能够吸引着孩子的目光。

    看着这几本刚刚印刷好的连环画,杨文更是爱不释手,一把抱着准备揣进怀里,杨昭摇摇头说道:“文儿,这,这不行,你若答允为父这几件事情,为父方才将这几本宝书送给你。”

    杨文双手按着这几本连环画,抬着头,胆怯怯的说道:“父王,什么嘛?”

    杨昭摸了摸杨文脑袋道:“为父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每天带着绕着后花园梁柱,来来回回跑动十圈,到时候为父会让人监督的,若不能跑动的话,为父就不将这宝书送给你。

    第二个,逢一逢五的,由两个家丁带着到外面游玩。记住,每次出去你母后只能给一分银币消费。”

    董克治夫人何氏摇头道:“王爷,这,卖一个馒头都要文铜钱,这一分银币只能买6个馒头。文儿可是平辽王世子,你这是不是太气了。”

    杨昭呵呵一笑道:“嫂子,男孩子与女孩子不一样。

    男孩子要穷养,再说了有这六个馒头,至少不会饿着啊。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给他一个赚钱的法子,那就是可以帮助家丁打扫房间啊,他每天帮我清扫书房,清扫我书房外面院子,这样的话我每个月可以多给他6分银币啊。”

    董嫣妮一听,颇为生气道:“王爷,相夫教子是女人的事情,文儿贵为平辽王世子,你这样让他干仆役的活计,这,这传出去是不是?

    你上次回来让文儿数数,这个没有问题,现在虽然带回来几本连环画,你要文儿干仆役的活计,你,你到底按的什么心啊?”

    杨昭呵呵一笑,当即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讲出来后,说道:“这样,文儿,明天早上早点起来,为父带你如何打扫,如何?”

    看杨昭如此,董嫣妮才稍稍感到好受一点。

    听说杨昭会亲自打扫房间,众人颇为惊讶,有的家丁更是站得远远的瞧着,看西洋镜。

    杨昭自娱自乐起来,用扎好的扫帚不停的教着,不断的用拖布擦拭着地板(当然完全是纯木地板),有的时候甚至告诉杨文如何擦拭。

    孩子做很多事情最先讲的是稀奇,再加上又长期不在杨昭身边,最先还是颇为胆怯,在杨昭教育下,慢慢的终于放开了。

    伸着湿漉漉的手,指着桌子上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叹息道:“父王,舅舅给尚贤哥哥一个端砚,你,你什么时候给一个给我?”

    杨昭摇摇头说道:“这个端砚为父先用,等你行完冠礼后再说,如果你让父王高兴,父王就将这个端砚送给你。”

    听到这里,杨文显得颇为高兴,指着端砚道:“父王,那我要摸摸,可以吗?”

    杨昭大笑,连连点头称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