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65章 讨公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张同敞被带入一个光线较暗的大牢里面,边走边骂,骂杨昭怎么如此不辨是非,这样明显的事情都看不清楚,骂骂咧咧的被推近一个光线颇暗的房间里面。

    看见房间不过一丈多宽,留有一个窗子,透过这个窗子,令张同敞感觉惊讶的是牢房还非常干净,有几根木头架起的一间床,以及前面一个书桌。

    桌子上笔墨纸砚齐全,上面还有几本厚厚的书籍,张同敞感觉特别新颖,打开一看,竟然发觉是《九章算术》,《农政全书》、《梦溪笔谈》、《天工开物》这些书籍,看着这些,张同敞大为头痛,连连敲打着厚重的木门。

    一个看守兴匆匆的跑来,吼道:“你干啥,你干啥?”

    张同敞指了指桌上的书籍道:“这些东西,难道你给我看这些东西吗?”

    看守笑道:“是啊,有什么不妥吗?

    我们国公爷说了,很多人就是中毒太深,就是要他们清醒清醒,让他们难得机会学习学习呢?”

    张同敞怒道:“杨昭这个奸臣,本总督乃张泰岳之后,本总督只读圣人之书。”

    看守笑笑,说道:“三个月前也有两个读书人被关进来,最先也是大喊大叫的,你看看,要不了十天半个月的,都迷上这些书籍。

    国公爷说了,学完这些书籍走遍天下也不怕啊。你好好学习吧,国公爷早就规定了,谁若能考过八0分,谁就可以出去呢?”

    张同敞颇为愤怒,双手狠狠的砸在墙上,看着鲜血从手上留下,感到锥心的疼痛。

    到了晚上的时候,牢房打开门窗,看了看还倦在屋角的张同敞道:“你,你是张泰岳之后?本来你们这些人每顿可以吃上1个菜,国公爷刚才吩咐了,对你生活从优,加1个菜,加1杯茶叶,还有,这里有1盏灯,你晚上的时候可以看看书啊。”

    张同敞狠狠的瞪了瞪这个牢房,懒得与这种下流胚子说话。

    如此这般呆了两个晚上,第三天一早,牢门被打开,看着四五个人来到门边,张同敞颇为恼怒道:“你们,你们想干什么?杨昭想通了那个圣旨是假的吗?现在来向本督请罪吗?”

    马万年赫赫笑道:“张总督,我们国公爷说了,这两份圣旨都是真的。所以将这两份圣旨誊写一遍,让使者与张总督一起去面见皇帝呢。”

    张同敞呵呵一笑道:“哦,既然承认本总督是天子使者,杨昭就这样对待天子使者吗?”

    当即整理衣服,根本不理会马万年,走出牢房。

    但令张同敞意外的这次不是去大殿,而是来到侧门,看着这一幕,张同敞颇为惊异道:“你们,你们准备干什么?”

    旁边一个四十岁的文官说道:“张总督,在下叫龚完敬,乃国公爷手下参议。

    国公爷说了他相继接到两份内容不一样但又是货真价实的圣旨,不知道如何处置,特的将两份圣旨誊写一遍,并且写上奏疏,请求圣上裁决。”

    张同敞摇头道:“龚完敬,这何须皇帝裁决呢?本督这次携带的才是圣旨啊。”

    龚完敬摇头道:“张总督说的不全对啊,胡执恭所颁发的也是货真价实的圣旨啊。陈邦传有拥戴之功,是皇帝近臣,派出的使者也是伯爵,这怎么是假圣旨呢?

    再说了,我们国公爷战功赫赫,世人都知道国公爷被封为黔国公,怎么能够无缘无故被贬斥呢?”

    张同敞本来还想与龚完敬辩论,但被几个汉子吆喝着推上马车,然后扬长而去。

    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去的马车,钱邦芑摇头道:“国公爷,张同敞为天子使者,就这样的回到肇庆,到时候皇帝可能会震怒异常啊。”

    杨昭摇头道:“各位,人生百年,难道我贪婪这世袭黔国公之位啊。只是朝廷如此猜忌重臣,让人痛心不已啊。

    各位,我若不这样做,给人一种贪图功名利禄的感觉,恐忠勇军东征之日,很多奸臣还会在背后大肆攻击我等,让我等不能竟全功啊。

    看来王翦、萧何不易学习,更不要说郭汾阳、韩世忠了。”

    吴兆元点头道:“是啊,像国公爷这样一派正气的,别人怀疑有异心。国公爷为了自保,也只能扮作市井之徒,给人感觉贪图功名利禄,不但要做一个权臣,而且还要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偌大家业而已。

    但就这样,竟然为朝廷所忌惮,朝廷只是任命国公爷为川陕甘云四省总督,如此难道要学那个诸葛武侯徒劳无功的一次又一次北伐吗?”

    国公府主薄江鼎镇说道:“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大家结党营私,根本不顾什么光复大计。

    那个李成栋的养子李元胤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把持朝政结为楚党,与严起恒、吴贞毓、陈邦传这种吴党斗为了争权夺利,哪里管我们你死我活的。

    还有,听说李元栋战死之后,皇帝封其为宁夏王,还让李成栋那十几个妾去火葬,孔夫子对人俑祭奠都颇为反感,搞出一个词汇叫做始作俑者。现在竟然要十几个妾殉葬,真是太残忍了。

    皇帝对叛将尚且如此丰厚,但为何独薄我们忠勇军啊。”

    殷承柞连连摇头道:“还有啊,听说李成栋战死之后,朝廷竟然想剥夺其兵权。

    兵部侍郎刘远生手持皇帝手敕前往广州慰劳诸将,想利用刘远生和李成栋是陕西同乡的关系接管两广总督职务。

    不料,杜永和掌握着两广总督大印并开印视事,这件事也差点闹僵啊。

    其实啊,按我说如果真的为了中兴大业,可以令李元胤前往任事啊,这个李元胤处置几起叛乱,还是有手段的。”

    杨昭突然显得颇为恼怒,双手按着刀柄道:“不要在后面嚼舌头,还嫌我们的事情不多吗?你们几个都在这里抱怨,那将来得了?”

    殷承柞伸了伸舌头道:“轩轾公,朝廷如此,兄弟们感到窝火啊。”

    就在杨昭踯躅不已的时候,从山西传来消息,那就是姜瓖发动叛乱的消息。

    在蛮清入关的时候,投降李自成的姜瓖宣布反顺复明,拥立一个朱家子弟建立新王朝。

    但随后看到蛮清根本就是想占领整个中国后,姜瓖再次宣布归顺蛮清,成为山西大同总兵。

    姜瓖姜瓖降清后,虽然仍旧委以总兵职务,但军权在清将吴惟华手中,再加上英亲王阿济格坐镇大同,姜瓖没有什么实权。

    伪英亲王阿济格是哈赤第十二子,他坐镇大同,借口大同汉人拒绝剃头梳辫,不但大肆杀戮,而且任意

    这天,一个在当地有身份的新娘被满清从轿中抢走,姜瓖亲自找清军要人,被乱棍打了了出来。

    这可激怒了姜瓖,再加上有传闻多尔衮生病,他拔出宝剑,誓用鞑靼的血来洗刷耻辱,立即率亲兵到英亲王阿济格府上,一路上见人就杀。

    阿济格没有想到往日温顺的姜镶竟然反了,猝不及防,值得翻墙而逃,随后回到八旗军营,等待多尔衮援军到达后,再次兵围大同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众人纷纷劝杨昭北伐,如此不但避免与永历帝发生关系,而且还可能在北伐打出一片天地。

    看着桌上地图,杨昭迅速的否决了北伐提议,中原,山西平原众多,以忠勇军那孱弱的骑兵对付鞑子骑兵,那不在同一个档次。

    虽然如此,但不放不可不布局,蛮清鞑子虽然厉害,但那时在平原,在丘陵,在山地,鞑子,绿营兵马根本不是忠勇军对手。

    于是,杨昭迅速的调整汉中各镇军力分布,做出积极防御态势,以牵制鞑子主力。

    令贺珍镇接过刘惟明防区,改令盘踞在朵甘思宣慰司、岷州卫刘惟明第6镇沿着汉江而下,进入商洛山区,以联络山西义军。

    令郧阳都指挥使同知刘体纯摆出一副兵进襄阳的架势,以牵制多铎部主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