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45章 左支右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在这个时候,御史李月乐与杨昭所委派使者严似祖赶回桂林,听到杨昭不顾自己劝阻,现正统大兵于云南曲靖府、武定府,大有将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剪除而后快之势。

    讲完此行经过后,御史李月如奏道:“皇帝,杨昭无端诛杀朝廷勋臣,险让全川再次陷入祸乱之中,

    皇帝,杨昭行为乖张,皇帝应该训斥杨昭啊。”

    严似祖摇头道:“皇帝,李御史如此议论朝廷重臣,是因为背后有人支持。

    为了安忠勇军的军心,皇帝应该罢黜严起恒、李月如此等人,他们就像钱谦益是嘴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鞑子没有来的时候一天到晚用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无限大的攻击朝廷重臣,而鞑子来了后马上举手投降。

    张献忠占据四川三载,再加上鞑子入侵之烈,川中百姓十去其三,即便督宪大人多番查核人数,川中民众不过六百余万,远不及全盛之状。

    李占春、朱化龙等总兵劫掠,祸害乡民,在督宪大人率领民众与鞑子血战的时候,李占春、朱化龙等人竟然率部攻击川中忠勇军,若非川中百姓支持,若非忠勇军能征善战,十万忠勇军在鞑子、李占春等人夹击之下恐全军覆灭了。

    可以说李干德、袁韬、武大定、李占春、朱化龙等人虽然未投靠鞑子,但其行径与投靠鞑子无异,他们让督宪大人组织的这次北伐半途而废,其罪不赦。

    在大败鞑子之后,督宪大人回师四川,不到两三个月,李占春、、朱化龙诸人死的死,降的降,如此更说明李占春、朱化龙等人为非作歹,荼毒乡里。”

    严似祖原为四川官员,后来投靠了张献忠,在张献忠死后与严锡命、龚完敬一道重新投靠了杨昭。

    现在看到李月如竟然公开诋毁杨昭,如此根本不顾朝廷众人的观感,一吐心中不快。

    看到李月如被训斥,内阁大学士严起恒摇头道:“严参议,李御史说杨昭无端诛杀勋将还算轻的。杨昭拥兵自重,他到底要做什么,现在连降将金声桓、王得仁都起兵抗击鞑子,连李成栋都起兵抗击鞑子,杨昭要干什么?

    他竟然在川内内讧不断,杨昭到底想做什么?”

    严似祖微微一拱手,反驳道:“严大人所言差亦。

    严大人说金声桓等人正与鞑子苦战,我忠勇军坐视不管,这对忠勇军是污蔑。

    皇帝,我忠勇军大败豪格十万大军于四川,继而驱逐多铎、吴三桂十万大军于汉中,大人缘何说我忠勇军坐观成败呢?”

    严起恒反驳道:“严先生,那是从前,杨昭大败多铎、吴三桂之后,缘何不兵进关中,不兵进襄阳呢?”

    严似祖反驳道:“严大学士,你真的是站着说话腰不痛。四川接连遭到张献忠、鞑子洗劫,遭到李占春、朱化龙等人祸害,再加上天灾人祸,瘟疫流行,四川民众早已经困苦不堪啊。

    督宪在驱逐多铎、吴三桂之后,在川北,督宪令贺珍总兵出兵陇南,刘体纯总兵出兵兴安州、郧阳府,刘惟明副将出兵松藩卫,敢问这不是攻打鞑子吗?

    在川东,督宪令杨成、王复臣两位副将出兵夔州府,以打通出川道路,敢问这不是攻打鞑子是什么?

    严大人添为朝廷大学士,怎么能够颠倒黑白,如此污蔑我忠勇军,污蔑督宪大人啊。”

    看到一个的五品官员竟然敢反驳自己,严起恒颇为恼怒道:“狡辩,川中盛传杨昭巧言令色,行事乖张,盛传杨昭荼毒乡里,鱼肉乡绅,明明是坐山观虎斗,你竟然还在这里狡辩不已。”

    严似祖向永历帝拱拱手,哭泣道:“皇帝,严起恒如此肆无忌惮攻击朝廷重臣,让督宪颇为不安。督宪有大功于国家,朝廷不但不加以封赏,则任由大臣如此肆无忌惮的攻击督宪,督宪颇为恐惧啊。

    皇帝啊,当日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就是这样陷害岳武穆的,皇帝啊,即便严大学士要学秦桧,要陷害督宪大人,要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督宪大人,也要等到光复二京之后啊。

    皇帝啊,你任由严起恒、李月如等人肆无忌惮的攻击督宪大人,这无异于自毁长城啊。”

    永历帝摇头叹息道:“严先生,朕虽然不才,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诛杀忠良啊。新都侯断不可因此而心生恐惧啊。”

    严似祖哭泣道:“皇帝啊,一些奸臣放出话语,说当日皇帝根本不愿意封赏新都侯为川陕甘总督,皇帝被刘铁棍所迫,如此才封为川陕甘总督的。

    督宪大人请旨求皇帝封杨展为云南巡抚,皇帝没有应允,督宪大人为杨展总兵报仇,皇帝还是派人阻扰。

    皇帝啊,宋高宗在收复襄阳六郡之前对岳武穆还言听计从,现在皇帝潜行山村,就任由无耻人攻击督宪大人,就任由这帮无耻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督宪大人吗?”

    永历帝眼睛也颇为湿润道:“哎,严先生,杨昭立下战功,朕是心知肚明的。

    这样吧,传朕旨意,封杨昭为安国公,你去告诉他,只要他勤于王事,只要能够平定鞑子之乱,收回二京之地,到时候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去告诉安国公,李占春、朱化龙为祸乡里,杨昭帮忙讨伐,这是行大义。

    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阴谋残害杨展,人神共愤,安国公可以率部除之。”

    听永历帝竟然任命杨昭为安国公,严起恒、吴贞毓、李月如等人连呼不可。

    司礼太监庞天寿,兵部尚书马吉翔则连连摇头道:“金声桓、李成栋、陈邦传等人皇帝都委以为国公,杨昭立下如此殊功,难道你等竟然想当秦桧,逼死岳武穆这种人物吗?”

    听马吉翔如此说,严起恒、吴贞毓等人叹息不已,向永历帝叩头离开。

    自从有了四轮车后,杨昭每天处理完公务之后就坐着四轮车巡视各地,由于这四轮车比较宽大,有的时候更是坐在车上处理各地递交的各种书札。

    这不,现在正值六月天中午特别炎热,一大早杨昭就坐着马车出了门,以到周围山上避避暑。

    透过车窗,虽然太阳非常大,但弄人还在地里伺候着,有蒿田苗的,有整治荒地的,官府规定每个壮丁可以开垦0亩荒地,现在属于农闲,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产业。

    虽然如此,但时不时还是看到很多无人耕种的皇帝,但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荒地不过三成左右,按照一些乡里长的说法,每年都有几十户无地少地的农户从外地迁移到成都平原,只要再无匪乱,再用不了两年时间成都平原就可以恢复往日的繁华。

    有的人更是颇为感慨,由于都江堰决口田地被淹,整个成都平原遭到灭顶之灾,完好的田地十不存三,这几年衙门非常不错,如此才有如此大的成就。

    看着这些,听着乡亲一个个感激的言语,杨昭内心更是激动万分,须知道在吴三桂之乱后四川全省人口不足八万户,可以说被蛮清屠杀到石器时代。

    有的农户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端着破碗一面喝茶一面指着用茅草搭建的窝窝棚道:“国公爷,苦点累点算什么,用不了两年时间我家就有几十亩上好的田地,这可是在成都平原而不是在我们原来那个穷山恶水里面,一亩水田足足可以收担粮食,如此每天都可以吃干饭了。”

    听到这些,大家不由得哄堂大笑,有的更是说大家想得太美。

    不过也有人抱怨,现在实行所得税后,对官绅、富家大户、大地主兼并土地有了很大抑制效果,地租超过100担的超过部分每年要交10所得税,并且累进增长,对超过千担部分的,所得税甚至高达0,如此官绅、富家大户、大地主都不愿意像过去那样疯狂兼并土地。

    新政虽然对官绅、富家大户、大地主有很大抑制效果,但寺庙、道观则不在这个范围,由于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大明对和尚、道士颇为优待,和尚道士不但有官田奉养着,而且还从来不缴纳任何税赋。

    比如旁边那个金门寺过去就有10顷(1000亩)官田,再加上历年兼并周围乡村田产,如此光金门寺田地就有50顷(5000亩)。

    虽然政府鼓励民众开荒,对政府资助开荒的每年征收成税赋,交上二十年后荒地归灾民所有。对自行开荒的,前三年免征各种税赋,在三年后按照正常税赋水平征收。

    对照历朝历代鼓励开荒政策,新政可以说对民众最为有利,虽然如此,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再加上民众天生害怕与官府打交道,大家宁愿选择后一种开荒方式。

    但大多数是灾民手中没有粮食吃,有的更是拿着开官府开出的开荒证找有钱有粮的求告,由于官府对大地主严格实行累进税,但还是有人愿意冒险一试,以贷出粮食为名以换取民众开垦所得的荒地。

    如果说官绅、大地主还有地租累进税的困扰,那这些从来不缴纳任何税赋的大寺庙、大道观就没有任何顾虑了。就拿这个金门寺来说,虽然在张献忠之乱中受到一定损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看到各地涌来灾民开荒后,利用寺院里面的存银、存粮大规模放贷。

    金门寺主持惠证大和尚对求告的民众说了,政府不是鼓励大家开荒吗?放粮救济没有问题,到时候可以拿一亩上好田地抵现在借出去的三担粮食就可以了。

    乡亲们虽然感到颇为吃亏,可以说两年地租就换一亩上好田地,这在任何时候都算贱卖土地啊,虽然如此,但一些人还是认为这可好过与官府打交道啊。

    如此这金门寺大行其道,听说与上千家农户签订了相关地契,如此从民众手中取得两千亩上好良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