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37章 安抚民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董大海趁机挥军入城,杨昭则接见了王祥所任命的十大总兵(这帮人喜欢大肆委任官职),杨昭接见众人,讲明军中编制之后,讲明各级军官薪酬。

    让杨昭欣慰的是忠勇军一个千总月饷可以达到1元银币,足足超过他们现在薪酬。

    杨昭当即考核众人武功,骑射,策略,让杨昭感到惊讶的这帮人虽然武艺甚高,但战术素养甚差。

    杨昭当即委王命臣、周鼎昌等三人为参将,其他七人分别担任游击、千总。

    特别是王命臣,武艺甚高,杨昭看后非常喜欢,将其留在身边,作为护卫营一个参将。(王命臣率部占领顺庆城时,每家给免死牌一张,需银若干两。其继也,每牛给牛票一张,需银若干两,如此看来其颇善于经营。)

    整编完成之后,杨昭令保宁府义军领袖向质为播州知州(直隶州),令王树极率领第11镇驻防播州整编,而休息十天之后,杨昭率部以董大海为先锋,率部沿着渡过赤水,攻占毕节卫,在这年月中旬攻占彝良县。但其时云南局势已发生逆转,退到广西府、云南府的孙可望看到明军发生内讧,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刺杀杨展成功,霸占云南府、武定府、曲靖府等地之后大喜过望,对众人说道:“明军就是明军,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内讧不断。

    孙可望当即率部攻打云南府昆明城,刚刚内讧获胜的袁韬、武大定等人怎么是孙可望的对手,双方大战半个月,袁韬、武大定等人被打败退出云南府。

    真是祸不单行,现在看到忠勇军从背后杀到,土暴子更是不敌,被忠勇军占领了彝良县。

    在这种情况下李干德、袁韬、武大定等人见势不妙,当即率部投降了孙可望,如此孙可望占领云南大部,而忠勇军则只占领武定府、曲靖府部分州县。

    如此流寇军队迅速的扩大到5万人马,而忠勇军虽然有万之众,除杨璟新镇战斗力较弱之外,杨昭所统辖的护卫镇、第7镇从汉中辗转云南两千余里,士卒颇为疲惫,各部伤病甚多,更为重要的连年征战大军粮草基本上告馨,现在是月中旬,清明刚将来的时候是一年瘴气最为盛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杨昭也不想在云南地区死战。

    而在这个时候孙可望派出杨畏知来见杨昭,希望能够谈判,看着孙可望持有滇王府的镇南将军印绶,杨昭当即决定留下董大海的第4镇驻防彝良县诸地,杨璟新统帅第1镇驻防四川行都司、武定府诸地,而杨昭则带着一干幕僚回到成都。

    一路之上杨昭不时骑着战马,看着沿途风景,或者坐在马车之中与众将议事,基本上每个驿站必然停下来会见当地州县官绅(一般四十公里一个驿站),会见当地民众,忙得不亦乐乎。

    听到大败鞑子的杨昭路过,当地民众群情激奋,每到一个县城,基本上都是被围得人山人海,杨昭先是听大家诉苦,大家对三饷深恶痛绝,很多人抱怨过去虽然田赋只有十五税一,但若加上三饷,基本上是七税一,八税一了,再加上官府要求大家每年农忙的时候立刻缴上税金,如此往往了卖更多粮食才能缴上。

    到最后,基本上达到五税一四税一的地步,现在衙门重新丈量土地,登记人口,对抛荒的土地只需要缴纳倍正赋,对缺少种子的还贷给民众种子,这简直太让人意外了。

    一个穿着破破烂烂汗衫的男子欣慰的说道:“大人,不瞒你说我家现在是揭不开锅,但今年夏天我准备耕种10亩水田,其中八亩是从隔村刘老爷家写的,县里给我分了亩无主之地。

    到时候能够秋收的时候能够打上4担粮食,需要缴纳王老爷八担粮食,耕种那亩公田需要缴纳7斗粮食,如此我家就有15担粮食吃了啊,大人,过去一年下来我们也没有吃到这样多粮食啊。”

    有的更是眼馋道:“大人,听说每年一亩水田若是能缴纳1担粮食,如此十年之后这水田都归我们这些佃户所有,这是真的吗?”

    杨昭呵呵一笑道:“当然,所以要求各乡各村将抛荒的土地统计起来,这样分给大家耕种,若是你们按照租种地主家田地那样缴纳田赋,十年之后这些田地都是你们的啊。

    大家想想,这些公田分散到各地,公家也难以统计管理啊。就像很多地主每村每村都有这样田地,征收田租也会非常困难啊。

    这样大家在这十年之内只需要缴纳5成田租,十年之后全部无偿还给大家。”

    众人一听,身受鼓舞。

    一个五十多满脸皱纹的老头问道:“大人,过去那些官员、衙役真的不叫话,他们横征暴敛,谷子还在地里的时候他就要收春赋,真的是逼人啊。

    还有,听说好多人不缴纳税赋,听说这次我们县共查出有一百多豪绅偷报漏报七八千亩的土地面积,这次被查出来了啊。

    这个社会才黑暗哦,他们这些有权有势的偷报漏报的这样多土地的没有问题,我们老百姓过去只要稍稍少缴十天半个月的,衙门竟然要来锁人啊。”

    杨昭显得咬牙切齿的说道:“老丈,这真的可恶,所以这次那个村庄有多少田地,田主是那个这些现在要公开,将来也会每年公开,凡是有意弄虚作假的,必须吃官司。

    各位兄弟,我们施行的是十五税一,一亩水田不过缴纳一斗的谷子,即使这些,官府收上来后也不会全部装进我忠勇军腰包,而相当一部分返还给众人啊。”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笑道:“大人,县里说缴纳上来的田赋、粮赋将来有成留在县里,有1成5留在府里,另外5成5用作省府开支,用作征讨鞑子的费用,用作抚恤,这是真的吗?”

    杨昭笑道:“当然是真的啊。现在打仗,省里余下来的5成5税赋,主要用作打仗用,大家也看到将士们都长了一张嘴巴,不但自己要吃饭,老婆孩子也要吃饭啊,若不吃饭怎么打鬼子。

    县里留下的这成税赋,府里留下的这1成5税赋除了支付官员俸禄,知府衙役俸禄,支付县学、府学老师俸禄之外,剩下来的就是兴修水利,兴修道路,抚恤忠良啊。

    大家说说这个好不好?”

    很多人一听,高声叫好,一个人问道:“大人,听说顺庆府最先施行新政,听说有的县每个乡都修了水库,有人说有了水库之后能够做到旱涝保收,这是真的吗?”

    杨昭点点头,笑道:“这位老兄,顺庆属于丘陵地区,环境哪里有你们这里好,就像西充等县一样,十年九旱,一遇到天旱的讨口子满地跑,所以为政者就要帮老百姓想办法解决问题啊。”

    但有人害怕官员贪污,刚刚一提出来就被别人反驳,现在各县都建立起议会了。

    杨昭笑道:“哦,老丈,民意不违,当官的需要掌握民意。在未来村长、乡长全部选举产生,每个乡还要选举一个乡绅,以代表你们与官府沟通。

    县里、府里手里有了钱了,这些都是民脂民膏,若是他们乱用了,这怎么行呢?到时候每年收入多少粮食,收入多少税赋,县里面留成多少,留成下来我们怎么花?

    这些乡绅都要监督啊,留下来的比如可以兴修水利,兴修道路,可以抚恤贫苦啊,反正对大家有用的都可以。”

    众人一听,纷纷大笑不已。

    有的人更是表示担忧,朱明王朝自建国以来所收的赋税全部都要解到国库里面去,杨昭留给大家兴修水利,到时候皇帝可能追究。

    有的人摇头道:“哎,总督大人啊,我们朱明王朝就是贪得无厌了,你看看,洪武爷有二十多个皇子,在那以后龙生龙凤生凤,光蜀王一支就有万余人,我们老百姓每年缴纳赋税有增无减,但官衙一天到晚吹要赋税。”

    杨昭默默听着,不时点点头,表示认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