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32章 汉中整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双方在这汉水两侧已经对峙两月有余,其间大战事不断,在对方后面都多派探子,贺珍攻占宁陕县,刘体纯攻占老君岭,鞑子退兵的消息迅速的传到忠勇军这边,听到鞑子退兵的消息,众将纷纷请求追击。

    殷承柞劝诫道:“各位将军,鞑子兵强马壮,多铎、吴三桂所统帅的骑兵就足足超过万之数,若是我们紧追不舍,被对方杀一个回马枪,如此恐因失大啊。

    杨昭沉思良久,看着众人道:“各位,鞑子骑兵众多,在平原地区基本上是一个打我们两个,但鞑子优势在骑兵,我军优势在步军。

    既然如此,大家可以缓慢追击,当鞑子进入山区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堵截,追击,以杀伤鞑子。”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

    杨昭当即令刘伟明营、王复臣营等人抄路开入襃斜道,自己率领大军逼近吴三桂大营。

    自从留守后方断后之后,吴三桂就变得非常警觉,害怕落在后方吃大亏。

    这天早上探马来报,有近万人正抄路逼近襃斜道,大有截断襃斜道,围歼关宁兵马的架势。

    听到这个消息,吴三桂急忙召集众将商议。

    大家济济一堂,探马来报,杨昭率领数万大军渡过汉江,逼近清军大营。听到这个消息,吴三桂大惊失色,拔出宝剑对左右说道:“忠勇军攻击甚急,若再不退却的话我们关宁兵马要吃大亏。”

    当即不顾众人劝诫,下令全线撤退。

    但还是慢了一步,这天所部刚到达青桥驿,就听见前面喊杀声震天,只见上万人马浩浩荡荡的扑了过来,正在围攻吴得功,现在看到吴三桂杀到,进攻将领放弃进攻,据守险隘,且架起一门门虎蹲炮,向山下吴军进行轰击。

    吴军死亡甚多,吴三桂大怒,不顾众人劝阻,命令夏国相、王进功等人率领所部攻打,谁料到对方好像已经有所准备,依靠群山做掩护,据险防守。

    经过一天鏖战,吴三桂未能击败当面之敌,细作来报,在南面山中,再次闪出数千部众,秘密向这边赶来。

    吴三桂叹息数声,摇头道:“杨昭用兵怎么如此胆大,派出多支兵马走路包抄我军,真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

    夏国相说道:“王爷啊,将已经查明,率部截击我军的,是刘体纯、王高部啊,王爷,你想想,这两人本来为流寇余党,早年流落在这秦岭之中,对地形非常熟悉,如此杨昭方敢派他们前来截击我等啊。”

    旁边方光琛也建议道:“王爷,如今之计,还是先回到关中,再图大计啊。王爷你想想,刘体纯等人乃土匪出身,对这秦岭地形又非常熟悉,若是我等被他们堵住,到时候恐全军覆灭啊。”

    吴三桂长叹一口气,只有连夜率领众军沿着褒斜道逃跑,由于忠勇军连番截杀,鞑子死伤甚多。

    为了逃命,吴三桂一面下令各路兵马抛弃辎重,为了迟缓忠勇军追击,竟然多次下令焚烧栈道,看着吴三桂已经逃远,杨昭只得撤回褒中。

    这天,杨昭召集众将议事,看到大家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走入帐中,这次追击虽然斩获不多,但还是逼得数万鞑子退出这汉中谷地啊。

    杨昭笑着看了看赶来的贺珍、刘体纯两人,笑道:“两位将军加入我忠勇军,这次征战还算顺利吧。”

    贺珍笑道:“大人,我等也征战数年,但从来没有这样酣畅淋漓过啊。”

    杨昭呵呵一笑,看着众人道:“各位,大明建国以来二百八十余年弊端甚多,朝廷虽然轻徭薄赋,但到老百姓那里那简直就是要命,当日我为了到成都考举人时就曾经将家里的土地全部卖光,如此才筹集起来这点路费啊。

    现在鞑子入侵,过去那些都不要提了,打鞑子都是英雄都是好汉,投降鞑子的,就像那个吴三桂,什么忠孝满三边,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东西,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众人一听,高声叫好不已。

    杨昭笑道:“大家也知道在我们与鞑子在汉中拼命的时候,一帮人就是要扯后腿,不但杀死于我,于我们忠勇军有恩的杨展杨行都指挥使,而且还丧心病狂的攻打云南府、武定府、嘉定府,在后面夺取地盘,大家说说,怎么办?”

    杨展被杀的消息早已经传遍全军,大家颇为恼火,现在听杨昭如此说,众人纷纷高声叫喊,誓言要报仇雪恨。

    杨昭看着贺珍、刘体纯问道:“贺将军、刘将军,我听闻贺将军曾经在宁夏任职,刘体纯将军曾经多次活跃在商洛山区,两位将军,不知道我所说的是否属实?”

    贺珍笑着说道:“大人,我昔日曾经与赵荣贵将军一起在樊一蘅总督下面共事,只因为时事艰难,我等方…。”

    杨昭笑道:“哦,说起这个樊一蘅樊总督,好人绝对算一个好人,但现在年龄太大,不管事,这次杨展总兵被杀虽然他没有参与,但就是因为他不管事所致啊。”

    赵荣贵、贺珍两人一听,哭泣道:“大人,正如你所说樊总督年龄太大,不管事。大人这次回师,希望不要与樊一蘅总督为难啊。”

    杨昭叹息道:“哎,若在太平年代樊一蘅绝对是一个好官,但现在天下大乱,不仅仅需要救时之人,更需要救世之人啊,我上表朝廷弹劾樊总督,若他能安享晚年,这样对大家都好啊。”

    赵荣贵、贺珍两人对视一眼,连连点头不已。

    赵荣贵、贺珍两人对视一眼,连连点头不已。

    为了加强基层战斗力,现在对军队重新进行整编。”

    这就有名的汉中整军,这次除了增加镇这种军事单位之外,最大变化就是部司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每司含4个大队,再加上司部与斥候队、虎蹲炮队,辎重队,如此每个司人数为4八0人,而每部则包括个司,如此千总这种官员角色就显得非常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赋予把总非常大的作战权利,有的把总直接与千总分庭抗礼,千总为了牢牢掌握部队,往往要兼任把总,否则的话很难指挥协调各部。

    为改变这种现场,再加上考虑到战术方式方法,对司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各司所含大队数量减少到个,各司不再直辖辎重队,如此各司部队变为70人。

    每部除含个司兵马(两个步兵司,一个特混司,其中特混司包括个步兵大队,1个辎重大队),部本部,1个骑兵中队,如此每部人数变为1160人,比起过去人数增加了140人。

    在这种情况下千总就不需要再兼任把总了,千总就能够更加灵活的指挥协调各部作战了。

    随即而来则是营部的变化,甲种步兵营(部9司),乙种步兵营部7司,丙种步兵营(部6司),其中包括营部,护卫大队,佛郎机炮大队,辎重大队,如此各营人马在600人丙等营营部及其配属部队不到甲等的7成到八50人,其中甲种营主将为参将,乙种营、丙种营主将为游击将军。

    在对基层结构调整的同时,增加了镇这种作战编制,对忠勇军现在已经有个步兵营,个骑兵营、1个水军营,1个辎重营进行整编,整编后变为10镇步兵1营骑兵营水军1营辎重1营1炮部。

    具体编程如下:

    护卫镇,辖护卫营、第营、第10营、副将刘豹、参将王复臣、王迩、杨猛

    第1镇,辖第6、第17、0营,总兵杨璟新、副将唐钧、参议周平。

    第镇,辖第1、第11营,副将王畅、参将姚思孝

    第镇,辖第,第1营,副将赵得胜、参将赵远荣

    第4镇,辖第4,第7营,副将董大海,参将王树极

    第5镇,辖第5,第17营,副将杨成,参将杜兴文

    第6镇,辖第八,第15营,副将刘惟明,参将温自让

    第7镇,辖第9,,第1八营,副将冯有庆,参将王高

    第八镇,辖第1营,第1营,总兵贺珍,参将樊明善,佥事马鸣鸾;

    第9镇,辖第14营,第营,总兵刘体纯,参将李崇彦,佥事刘玄初

    骑兵第1营整编为部6司,三千人马,委任马潮为副将

    骑兵第营整编为部4司,委任娄义为参将

    水军第1营仍保持不变,任命洪正龙为参将

    陈怀西被委任为炮兵部游击将军。

    在整编过程中,形成三种镇的编制,那就是甲种镇,乙种镇,丙种镇

    其中镇部包括1个总兵,1个副将,1个参议,1名参谋长,9个参谋(个负责情报,个负责作战,个负责后勤,个负责军政),1个护卫大队(1个火枪中队,1个骑兵中队,1个步兵中队),10名情报人员与10名杂役150人。

    甲种镇包括镇部、个甲种步兵营,1个乙种步兵营,1个辎重部,1个骑兵司,1个佛朗机炮大队,一个医护大队。

    乙种镇包括镇部、个甲种步兵营,个骑兵大队,个佛朗机炮中队,个辎重司,个医护中队。

    丙种镇包括镇部,1个甲种步兵营,1一个乙种(或丙种步兵营),个骑兵大队,个佛朗机炮中队,个辎重司,个医护中队。

    甲种镇主管为总兵,乙种镇主将为总兵或副将,丙种镇主将为副将。

    如此甲等镇最高人数可以达到1700人,丙种镇则有军队7500余人。

    众人这一年下来都在嘀咕,特别是很多战功卓著的人都在想忠勇军怎么最高战术单元为参将,这样大家不是断了大家的晋升之路吗?

    前两个月听到杨昭保奏杨璟新为第1镇总兵的时候,大家本来以为机会已经来了,等了几个月之后,现在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

    听到整编方案后,那些升为总兵副将的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更是对一起搭伙的将领连连拱手,一个劲声言承让。

    如此军中众人多升了官职,众人都显得颇为兴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