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189章 砍马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现在刚刚歇下来,在一个佐领(牛录额真)带领下一个牛录的鞑子冲进村子里面,准备强迫当地民众给自己做饭做菜犒赏自己。

    但令众人吃惊的是整个村落死一般沉寂,牛录找了半天连一个人影就没有,听到这里,鳌拜感到不对,急忙跳上战马,令前锋变后队,大家向李国英营移动。

    后队牛录刚刚走出村子,突然地面上响起一声巨大的惊雷,,冲天火焰冒起,弹丸四处横飞,周围,米远的人多被弹丸所伤,爆炸所激起的飞沙走石打在周围4,5米人身上。

    就在众人感到惶恐的时候,大道上接二连三的发生爆炸,炸死炸伤数十人。

    就在众人处于一片惶恐之中,四周喊杀声四起,鳌拜抬眼望去,只见约超过三千余人突然从后面杀来(绵州方向),鳌拜暗叫不好,想不到对方竟然抓住自己孤军深入的特点以数倍的兵力来围攻自己,而自己援军则在二十余里开外。

    看到忠勇军杀来,鞑子浑然不惧,参领希尔良一声吆喝,率领四五百骑迎过去,希望能够挡住忠勇军,而鳌拜率领数骑冲到最前面,一组织大家突围。

    鳌拜骑在战马上,远远的看着前方爆炸声此起彼伏,马背上的骑士不断被地雷炸死炸伤,看到地面上坑坑洼洼的,鞑子骑在马背上茫然无措。

    鳌拜内心一惊,想到年轻的时候在蓟州曾经遇到过汉人地雷,风闻那是大明戚继光所造,人马经过后常常发生爆炸,炸死炸伤众人,在年轻的时候鳌拜及其同伴多次吃明军地雷的亏。

    是的,在明朝末年汉人地雷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在南宋初年(110年)金国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到了明朝初年(14世纪要),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141年焦玉所著《火龙经》记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

    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由于事起仓促,杨昭在金牛道上埋了100多枚机索地雷,由于数量较少,只是想通过这种火石地雷震慑鞑子军心,延缓其逃跑速度而已。

    因此在鞑子经过时杨昭没有放上机索,鞑子在村里休息的时候杨昭派出百余人佝偻着腰接上机索,以设置了这片机索地雷阵地。

    按照计划,杨昭本来准备在鞑子出了石庙子后再率领忠勇军从道路四周杀出来,如此依托两边山峰掌握地形之利,如此大败鞑子。

    谁料到鬼使神差的鳌拜竟然在石庙子村里面休息,用望远镜看到鞑子在石庙子村里歇下来后杨昭害怕伏击计谋暴露,一面令刘豹、温自让营发动攻击,令已经摸到流寇身后的王复臣营、王树极营侧击鞑子。

    看到在金牛道上约千余忠勇军挡住去路,鳌拜令佐领诺敏指挥一个牛录下马破坏这讨厌的地雷,两个牛录尾随其后攻击,而自己则率领大部以通过路包抄忠勇军侧路。

    鳌拜率部刚刚绕过几个山坡,突然看到数千忠勇军在虎蹲炮、佛朗机炮支援下,火枪中队的抢占两侧山坡掩护,步兵中队迅速的用三轮车、刀车拦住道路后,然后用弓弩对冲过来的鞑子进行还击。

    看到忠勇军各司局迅速的抢占主要山道,鞑子自恃骑射天下第一(蛮清人自吹自擂),在远处用弓弩还击,但大家骑在战马上面,不可能像在平地上拉满弓箭瞄准后射击,如此距离相对有限,但由于忠勇军有虎蹲炮、佛朗机炮支援,有火枪兵掩护,在射击距离明显优于蛮清骑射,现在看到鞑子只是远远的骑射,纷纷发挥武器射击距离的优势反击。

    冲在前面的数名鞑子不是被火枪击中,就是战马被击伤连同战马一道滚落马下,后面的鞑子虽然源源不绝的杀来,但前面被打死打伤的战马挡住去路,更要命的是这两个月转战千里,大恶战不断,所有战马掉膘都非常严重,战马速度不像过去那样快捷。

    冒着密如雨点般的弹丸冲到忠勇军阵前,在0余步的时候对方阵中居然一下扔出5,6个震天雷,战马过处,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弹丸横飞,炸死炸伤一大片。

    有一些幸运的将士冲到三轮车阵旁边,看到车前竟然捅过来一根根两丈长的狼筅,稍稍不注意战马与马上骑士多被捅翻在地。

    那些庆幸躲过狼筅的抽出马背上的马刀,准备跃过去厮杀的时候,看到三轮车前出现一阵阵长矛,他们成群的攻向马背上的骑士。

    除了这些讨厌的步兵,更让人防不慎防的是站在两侧山坡上的火枪兵,他们躲在近处暗放冷枪,每轮打击射击不但声势颇大,且对马背上骑士为害甚大。

    经过两炷香功夫厮杀,看到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便宜,鳌拜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后队传来消息,参领希尔良所部被冲过来的忠勇军缠住,各牛录伤亡很大,希尔良一个劲询问什么时候撤退。

    看到前面震天雷爆炸阵阵,看到远处忠勇军的火枪兵不论在射程还是在威力方面都远远超过鞑子骑兵的骑射,鳌拜才感到问题严重性,自从入川以来连日征战,现在战马都掉膘非常严重,大家羸弱不堪,而反观忠勇军不但火炮火枪犀利,阵地前面更是有三轮车阵防护。

    看来只有拼死一搏,想到这里,鳌拜拔出马刀冲了过来,鞑子们看到鳌拜如此拼命,大家不顾远处的火枪,不顾近处的震天雷,不顾前面的三轮车阵,勒紧马缰突入阵中。

    看到鞑子骑兵如此彪悍,有的人吓得暗自往后退,但更多的则在队长,中队长带领下冲了上去,双方战在一起。

    鞑子骑兵利用战马快速机动,利用骑在战马上居高临下的机会,挥舞着马刀,砍向结成军阵的忠勇军将士。

    而忠勇军将士一个个背负国仇家恨,面对鞑子骑兵虽然处于劣势,但一个个在队长,中队长带领下,在两仪阵、三才阵之间不断变换着(鸳鸯阵基本阵型),迎向鞑子骑兵。

    为了保护周围的兄弟,迎着冲来的战马,狼筅手挥舞着长约两丈的狼筅捅向对方战马,但对方战马全身披挂,狼筅捅在铠甲上面虽然迸发出一道道火星,但根本不能对对方骑兵产生任何伤害。

    看到忠勇军一排排被杀散,眼看鳌拜就要冲出阵地的时候,杨昭绝望的摇了摇头道:“哎,鞑子骑兵来如如风,骁勇异常,想不到我有虎蹲炮、震天雷、火枪相助,集合万余兵马鳌拜,本来以为手到擒来,谁想到战场厮杀竟然如此激烈。‘

    佥事殷承柞叹息道:“大人,鞑子战马不但比张献忠他们的高很多,而且鞑子骑兵全身披挂,这,这有什么办法吗?‘

    杨昭内心一动,一手紧握着宝刀一手拿着望远镜再次望去,看到鞑子骑兵一个个骑在全身披挂的高头大马上,现在正挥舞着马刀,杀向忠勇军。

    忠勇军虽然顽强,但对方战马全身披挂,大刀砍在马背上,狼筅刺在战马上毫无反应。

    杨昭内心一紧,正在琢磨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狼筅手举着长约二丈的狼筅捅向对方马腿。

    这狼筅原是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其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

    狼筅械端碰到马腿,对方战马明显受到伤害,马背上骑士死死的勒紧马缰,以免被战马摔下来。

    杨昭感到眼前一亮,放下望远镜对众人说道:“各位,鞑子骑兵不可畏,鞑子骑兵就像金兀术拐子马,铁甲马那样,虽然全身披挂,但马腿上毫无防备。

    我们可以刺对方马腿,砍对方马腿,射人先射马,只要我们搞定对方战马,如此者千余鞑子骑兵那不是砧板上的肉?”

    众人一喜,殷承柞看着杨昭道:“大人,虽然如此,那我们怎么办呢?对方骑兵来去如风,非常难缠啊。”

    杨昭呵呵笑道:“各位,罗成岳飞等人都曾经大败对方的铁甲马,老子今天要开荤了,告诉弟兄们,用狼筅,镗钯,长矛,大刀对付对方马腿,各位,我们狼筅尾端有那样多附枝,就像钩镰枪那样,勾到鞑子战马的马腿,如此鞑子战马必然受伤。

    还有,我们若是用大刀砍向对方马腿,如此即便不能将对方马腿砍断,但至少要鞑子战马马腿伤几根筋的,如此对方战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告诉弟兄们,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给老子将鞑子战马马腿砍断,各位兄弟有没有信心?”

    须知这个时候说岳传、说唐传,水浒传等评书早已经在民间流行,在评书中罗成、岳飞等人通过钩镰枪非常利索的解决了对方铁甲战马,大家现在听杨昭如此说,更是豁然开朗,况且在混战中早有人用大刀砍断对方战马马腿,用狼筅长矛捅伤对方战马马腿。

    现在经杨昭一提,先是几个队,在鞑子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趁着其他兄弟吸引住对方注意力之后,飞舞着大刀砍向没有任何防护的马腿。

    马腿没有任何防护,顺利的竟然活生生的将马腿砍断,不顺利的也砍断了几根筋,整个战马轰然倒塌在地上,马背上的鞑子更是被摔得老远。

    如此看来有效,大家仿佛来了精神似的,纷纷高叫着:“砍龟儿子鞑子的马腿,兄弟们砍龟儿子鞑子的马腿。”

    看到周围战马不断被撂倒在地上,看着马背上的骑士被摔得七零八落的,鞑子一个个胆战心惊的,忠勇军怎么搞出这么一个缺德的战术,竟然不顾伤亡来砍鞑子马腿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