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135章 升官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到了这年(隆庆年,公元1646年)1月下旬,四省总督王应熊派出使者前来,声言经过半年整军,如今川南、川东明军实力大增,为了夹击张献忠,四省总督王应熊、川陕总督将在川南犒军,然后出兵北伐,以讨伐张献忠。

    杨昭微微一怔,笑道:你去告诉王阁老,樊总督,贺珍在汉中随时可能南下,我部也在前日刚刚占领达州太平县,你也看到达州,巴州两地民生凋敝,荒地甚多,再加上我还是先守住达州,巴州为上。

    使者颇为惊讶,摇头晃脑的说道:副将,这话可不在道理,如今大事就是要先击败张献忠啊,这贺珍在汉中,就让他在汉中吧。

    杨昭微怒道:连孩都知道我四川是盆地,汉中、云贵处于盆沿上面,若是让他长驱直入,到时候蛮清将长驱直入,如果这样,我将成为。

    再说了这巴州、达州两地实在太过凋敝,民生疾苦,再加上土暴子还没有消灭,我实在难以出兵相助啊。

    使者还想说什么,看杨昭大有端茶送客的意思,只有嚷道:大人这个意思,卑职只有如实禀报四省总督王阁老,到时候再让王阁老定夺。

    杨昭也怒道:老兄,我就害怕你不如实禀报,我就害怕你像史谨宸那样搬弄是非哦。

    当即端茶送客,看着王光先将这个使者送走。

    旁边刘豹见状,显得不解道:大人,不是风闻那个贺珍已经自称什么奉天倡义大将军吗?土暴子被打得大败,虽然有个别人占据山寨,但若想要死灰复燃,难上加难啊。

    杨昭狠狠的瞪了瞪刘豹一眼道:你啊,怎么不多用脑筋想想,什么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若在地方政权没有建立之前,若在民众没有安顿下来,民众极容易被煽动起来,如果那样,要想再剪除,那可是难上加难了。

    正从播州(遵义)准备赶往叙州的王应熊听使者回报,听杨昭若隐若现的提起史谨宸,大吃一惊,问左右道:史先生充任幕僚,这是何等机密的事情,怎么让杨昭知道呢?

    众人纷纷摇头,有的更是声言,杨昭每次派来信使,大家都是千倍心,按理说不会让杨昭知道啊。

    旁边史谨宸老泪纵横道:大人,看来这个穷秀才已经成势了,现在竟然想要挟大人,真是可恨可恶啊。

    王应熊摇头道:哎,杨昭十足一个心,我乃朝廷大学士,堂堂四省总督,用一个人做幕僚,他竟然干涉,真是岂有此理啊。

    史谨宸摇头叹息道:大人,杨昭不用半个月时间久占领达州、巴州六县,声势大震,若杨昭不出兵,其他各位将领势必难以尽力啊。

    只要大人心中有我史谨宸,个人荣誉算不得什么啊。

    王应熊叹息道:看来只有委屈先生了,先生你说说如今怎么办呢?

    史谨宸沉思片刻道:大人,不如送杨昭一个顺水人情,代朝廷提拔他为右布政使,都指挥使同知,总兵职务,令其率军讨伐张献忠。

    王应熊连连摇头道:这个职务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这个杨昭每次要挟老夫,老夫心中颇为不快啊。

    你看看,杨昭真的是一个官迷,升任他作参政后,竟然还兼任着顺庆知府职务,让范文光根本发挥不了啊。

    史谨宸叹息道:大人,我说得顺水人情,你想想,若朝廷听到杨昭半月时间占领巴州、达州两地,以隆武爷的脾气,一心北伐,但受郑芝龙挟持,连连失地,现在突然听到有人半月之内收复两州之地,不提心中有多高兴。

    大人,给杨昭一个顺水人情之后,以杨昭这种官迷,必然想有所作为,率部西进,夺取潼川州,夺取成都府都未尝可知亦。

    只要占领成都府,到那个时候大人再收回他兵权,杨昭专职干布政使,如此看他怎么与大人叫板?

    王应熊听后连连点头,当即将史谨宸赶到贵州一个县城去干县丞,除了以假节身份任命杨昭为布政使,都指挥同知,总兵之外,还自己亲自给杨昭写了一封书信,让杨展给杨昭写了一封书信,随同布政使印绶一起带来交给杨昭。

    到了月中旬,杨昭在巴州接到王应熊印绶,大喜,看着众人道:各位,我不喜四省总督王阁老升我官职,我喜王阁老亲贤达远人,终于将史谨宸这种贪官污吏罢职啊。

    殷承柞赫赫笑道:布政使大人,话虽如此,但大人升职这可是我们忠勇军全体将士天大喜事啊,各位兄弟们,大家说是不是?

    杨昭哈哈一笑,对人说道:同喜同喜,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按理说我升任总兵职务,各位兄弟都应该升职。

    但大家想想,大家去年为千总,在四个月前我才刚刚升大家为游击将军,这升迁也太快了吧。

    这样吧,等再打几场胜仗,你们各部扩到五个司才升大家为参将吧。

    当即决定向王应熊开出一排排升职名单,范文光升为正四品的参议,以襄助处理政务,袁定升为顺庆知府,赵司炫升为同知,董克治、蒋世铉、殷承柞三人升为卫指挥佥事。

    声言汉中贺珍部情况已经查明,在元月贺珍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率部兵出关中,攻陷凤翔、郿县,为了共同抵御清军,自己派出使者携带0头猪羊进行祝贺,以表示共同抗击蛮清之意。

    除此之外,自己在大仓山只留守百余人,在春耕之后自己将率军西进,在消除阆中张能奇威胁之后,自己将率军西进夹击流寇。

    在那之后杨昭留下王复臣率部驻守巴州,赵得胜率部驻守达州,然后兵分两路,摆出一副大举进犯阆中的架势。

    杨昭以卫指挥佥事殷承柞为首,率领参将冯有庆营、游击刘惟明营四千人马,在保宁府义军李崇彦配合下,攻打南部。

    杨昭亲率刘豹营、董大海营、唐钧营、马潮营、王高部、冉璘部(4营部,在过去军队编制为营部司局)浩浩荡荡开往阆中,摆出一副要与张能奇争夺阆中的架势。

    听到这个消息,张能奇颇为惊讶,对左右说道:去年万岁爷率领10万大军就没有攻破顺庆城,且在野战中张定国、王尚礼等人吃亏颇多,这次杨昭率军来犯,大家说说,怎么办呢?

    总兵张其在叹息道:定北王,忠勇军虽然彪悍,但我们阆中有万兵马,再加上三面环水,地势异常险要,杨昭要攻打我等,必然绕道到我们背面,如此观之,杨昭要攻破阆中城,必然难上加难。

    按理说杨昭也算颇为知兵,怎么会出如此下策,难道杨昭此行意不在此?

    张能奇摇头道:杨昭所部万余人,日耗数百担粮食,顺庆府这两年虽然还算国泰安康,民生富庶,但即便这样杨昭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来浪费啊。

    当即下令紧逼城门,闭门不出。

    月上旬杨昭率部渡过嘉陵江,然后率部兵临城下,耀马城下,张能奇站在城墙上说道:杨总兵,去年老万岁率部攻打顺庆城,当时不是与将军达成协议,双方互不侵犯吗?

    杨昭哈哈大笑道:张能奇将军,确有此事,但你看看,这半年下来我可是恪守协议,但你们呢?做了太多太多亲痛仇快的事情啊。

    你率部继续攻打我保宁府义军李崇彦部,大有将其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的架势。

    张献忠退兵会成都后,以粮食短缺,多次派兵四处打粮,这哪里是打富家的粮食啊,连民众仅有的哪一点口粮都抢劫干净,这样让乡亲们如何活呢?

    你们认为我们四川兵带头搞乱了你们纪律,你们各部对我川人颇多歧视,大肆杀戮我川中子弟。

    你们以科举为诱饵,诱骗那些贪图功名利禄的读书人到成都赶考,到最后竟然说蛮清大将何洛会派出使者混迹于童生之中,一下就杀掉我四川读书人700多人,尔等种种暴行,神人共愤,天下共讨之。

    本将军决定尽起5万忠勇军,将尔等驱逐到陕西去,看你们回到你们老家陕西,还会不会这样暴行?

    张能奇叹息道:将军,你说的这些,有的是污蔑啊。万岁爷在成都是杀了几百个读书人,但没有700人这样多啊。

    还有,他们确实准备投靠蛮清,串联起事,你知道这帮读书人成群,拉帮结派,这种事情弄得满城风雨。

    杨昭,你以岳武穆为榜样,你说说,如果岳武穆在世,看到这样多人准备投靠蛮清,你说说需不需要将这帮畜生斩尽杀绝?

    杨昭摇头道: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几百读书人,总不会都是民族败类?你们也要进行甄别一下,你们不分青红皂白杀了几百个人,这与杀人恶魔有什么两样?

    张能奇摇头道:杨总兵,大家都是行伍之人,你起兵以来,难道没有错杀一个好人吗?这几百人里面虽然有一下冤枉,但很多人毕竟罪有应得啊。

    杨昭摇头道:张能奇,这是什么屁话?我不敢保证我没有杀一个好人,但大多数都受到公正审判,在审判之后我才开刀问斩的。

    闲话少说,你们既然赖在四川不走,并且作恶多端,本将军别无他法,现在就驱寇平虏,也就是将你们往北方赶,让你们去与鞑虏死磕。

    听杨昭如此说,张能奇哈哈大笑道:杨昭,你们读书人就是脑袋好使唤,明明想占领我的地盘,先搞出一个联寇平虏,现在又搞出一个驱寇平虏,反正好话都被你说完了,多说无益。

    当即下令紧闭城门,不与杨昭鏖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