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121章 争夺合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流寇虽然没有攻破城池,但由于军中粮草短缺,在渡过涪江后抢劫事件时有发生,看着一座座烧毁的房屋,听着一个个惨死的民众,众人叹息不已。

    打马走在路上,杨昭突然看见山坡上有几个人正在犁地耕种,杨昭颇为惊奇,打马走过去,问道:老哥,现在不是过了立冬吗?怎么你还种庄稼,这有多少收成呢?

    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穿得破破烂烂,补吧补吧贴补吧补吧的,抬起头他那满是皱纹的脸叹息道:哎,糟蹋了啊,前半个月本来准备锄地但流寇打来,大家没有办法只有白天躲流寇晚上借着月光出来种一点地啊。

    现在流寇虽然跑了,但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没有种啊。这位将军,现在种地虽然有点晚,收成有点少,但有总比没有强啊。

    杨昭跳下马,走到地边,看了看,然后对身边的南充知县邹简臣说道:邹兄,一路走下来,你也看到流寇践踏了至少5千多亩旱地,整个南充县大概有万多亩旱地没有耕种啊。

    你找几个老农商量商量,看大家种什么好,正像这位老哥说那样,有点粮食总比没有的强啊。兵连祸结,哎!

    这个老农叹息道:将军,大家都是种老庄稼的,那个不知道种什么粮食就像这种肥力强一点的如果种上油菜可以收上6,7成,肥力差点的种上豌豆,即使撒在地里面,也能收上7成豌豆啊,一般就种麦啊。

    杨昭显得非常疑惑道:老哥,你说得非常不错,好像是这样的。但为何乡亲们不种呢?有总比没有强啊。

    这个满脸皱纹的农户叹息道:哎,你这位将军不知道啊,如果种了,到时候官府要来收田赋,如果种了地主要来收地租啊,你想想,辛苦十天半个月,收成不到6,7成,扣掉地租,收入少得可怜啊。

    杨昭微微一怔,长叹道:哎,政务不畅,由此可见一斑。衙门征收田赋除了维护衙门开支之外,最主要就是救济贫民啊。

    当即派出快马通报沿途各乡里,对遭到流寇践踏破坏的土地,如果民众种上庄稼后,衙门免除当年田赋,建议地主到时候只征收往年4成的地租。

    在那以后各个乡里长敲锣打鼓,向四周民众传达,到第5天看到大家纷纷走上山坡后杨昭方长舒一口气,回到顺庆城。

    刚走到城门,接到驻守合州的董大海来报,四川巡抚马乾在进驻合州城之后,不但将府库据为己有,而且纵兵劫掠周围富户。

    这忠勇军本来就起于合州的义军,很多将领与当地富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看到马乾竟然祸害乡里,一些人纷纷跑到军营来找昔日好友。

    听到马乾纵兵劫掠富户,打死打伤当地民众,整个兵营虽然吵翻了天,但大家畏于军规,不敢械斗,集体找到董大海要求驱逐马乾。

    马乾是四川巡抚,董大海一个的游击将军怎么敢率兵攻击马乾呢?正准备找马乾理论,而为了独占合州马乾也派人前来相请,要求忠勇军退出合州城。

    护院出身的董大海当然不干,声言忠勇军起于合州,自己奉杨昭之令驻防合州城,除非杨昭亲自下令,自己当然不愿意退出合州。

    双方言语不和,在堂上竟然争论起来,但对方是巡抚,董大海不过是一个的游击将军,根本不敢发作。

    回到军营后,董大海越想越气,与军中经历正写信给杨昭,告知马乾蛮横无理后,一个旗慌里慌张跑来马乾正调动人马准备晚上将自己一锅端了。

    董大海大惊失色,一面派出信使向杨昭求援,一面下令所部戒备,以积极应对马乾的挑衅。

    接到这个消息杨昭目瞪口呆,对众人说道:我们虽然是义军出身,如今张献忠没灭,蛮清还占据大片国土,这帮人怎么这样忍心挑起内讧,与我们义军兵戎相见啊。

    范文光连连摇头道:大人,这绝对是一个误会,马乾所部劫掠乡里我虽然时有所闻,但料他也不敢公然挑起内斗啊。

    杨昭将书札递过去,看着范文光道:范先生,董镇抚与董大海两人交往十几年,难道不明白他的为人吗?何况并不仅仅是董大海这样说,一起的王经历也这么说,这个王经历我也是了解的啊。

    范文光连连揩掉脸上的汗珠道:大人,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杨昭叹息道:但愿不是真的啊,如果是真的不是我要怎么办,而是下面将士要怎么办啊。

    当即点齐6部兵马星夜兼程的向合州赶,刚刚出城不到10里,信使来报,在昨天马乾已经派兵包围董大海部,要求其缴械,董大海率部反击,射死射伤马部10余人,引得马乾大惧,正调重庆驻军来援。

    杨昭笑着对左右说道:各位,看来现在马乾头都悔大了啊,他自恃兵马众多,想以5千兵马解除我忠勇军武装,现在才如果真正打起来,董大海根本不怵他。

    范文光叹息道:大人,话虽然如此,但若两家打起来,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啊。大人,还是派出使者前去解释误会啊。

    正在这时探马来报,马乾派出参政刘麟长求见,杨昭笑着对左右道:这个马乾除了横征暴敛,抢劫乡民之外,现在竟然抖官风派出这个刘麟长,让他来见吧。

    刘麟长进士出身,50多岁,看见杨昭后抱拳道:杨将军,敢问我是称呼你为杨大王还是杨参政。

    杨昭甚怒,双手紧紧按住刀柄道:哎,你们竟然这样轻视我们这些义军,真是让人心寒,让人心寒啊。想我杨昭投笔从戎跟随前任巡抚陈公士奇多年,鞍前马后的,在兵败之后,不畏艰难,收复被摇黄十三家控制的蓬州,驱逐马元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你刘麟长是进士出身,但也不可以如此侮辱我等,将我看着山大王,我是山大王吗,我那种行为又是山大王了?

    刘麟长笑道:杨参政如此答复,令老夫欣慰啊。杨参政,既然你是我大明参政,而马乾则是四川巡抚,上下关系你应该心知肚明。

    马乾部疲惫,很多将士食不果腹,而忠勇军月饷几乎接近边兵了。马巡抚要董大海撤兵,董大海不但不听,竟然起兵抗击上司,我想这必然不是杨参政本意啊。

    杨昭哈哈一笑,叹息道:刘参政,你是进士出身,当然知道大义。这马乾纵兵行掠在先,再说他要董大海调离,可以行文给本将军,本将军既然而然的要处理。

    你看看,他现在竟然派兵将董大海围住,这成何体统,这是普通调离吗若是董大海稍稍不注意,我大明这千五百忠勇之士可能就被马乾污为叛逆了,董大海可能已经身首异处了啊。

    刘麟长叹息道:杨参政,马巡抚确实处置不妥,如此我才会到贵处解释啊。杨参政,如果你真的感觉受了委屈,可以向川陕总督樊公一蘅,四省总督王公应熊投诉,你看你,虽然智勇过人但还是毕竟太年轻啊,竟然率兵南下,难道是要与马乾马巡抚兵戎相见吗?

    范文光也劝诫道:大人,以忠勇军之神勇,要打败马乾那5千人马,要大败曾英那万人马举手之劳,但若那样,大人如何像岳武穆那样建立不世功勋啊。

    杨昭一听,连连摇头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去找马乾麻烦。

    刘参政,若能满足我这三个条件我可以退避三舍,我部可以退出合州城,我可以将铜梁县城让给他们接防。

    第一个,马部在合州胡作非为抢劫乡邻,我要驻扎一个守备局的人马在钓鱼古城,以保卫我忠勇军在当地的眷属,否则的话我愧对部属。

    第二个,为了避免两家产生什么误会,请王公应熊、樊公一蘅两位总督大人派出亲信搞清楚事实后,我部可以退出合州。

    第三个,从今以后,在我眼中没有什么马巡抚,他若有什么指令,请通过王公、樊公下达吧。

    看杨昭表现非常坚决,刘麟长没有办法,只得同意杨昭的要求,如此杨昭令镇抚蒋世铉前往钓鱼城与马乾交涉,而自己则率兵退回顺庆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