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113章 暗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下盛怒之下,张献忠执意要率军北上,以歼灭这股气势熏天的地主武装(张献忠认为忠勇军不过是一支义军地主武装)。

    江鼎镇苦劝道:皇上,如今平东将军率军南下,虽然大败明军残部,但明军还叛军云贵两行省以及重庆府,随时都可能北伐,直捣d啊。

    皇上,在明军各部之中,杨昭可是对你最为友善的,在占领顺庆城后派臣携带书札求和,在白文选攻打射洪、蓬溪,抚北将军张能奇攻打南部的时候,多次派出使者要求停战,由于两位将军执意开战,杨昭才不得不出击,大败白文选部啊。

    皇上,正如这《大众旬刊》上刊登的那样,杨昭多次亲口说其志向不过是当岳武穆,抗击满清而已。皇上,不如与忠勇军修好,稳定北方,皇上再伺机大败樊一蘅诸人,收复重庆,占领云贵,到那个时候皇帝或者收降杨昭,或者消灭忠勇军。

    听江鼎镇如此说,右丞相严锡命等四川籍官员也纷纷劝谏,就是不想张献忠进攻川北顺庆。有的更是说郫县县令挖掘都江堰,d平原颇大,目前最好还是先稳定d平原这富庶之地然后再出征。

    而在此时,张文秀派人送来杨昭亲笔书函,在书札中杨昭表示兵进潼川、合州二州只是对大西军攻打潼川、保宁两地义军的薄惩,杨昭再次督促张献忠弃川北上,抗击蛮清收复其故土陕西诸地。

    看到这里,张献忠将书札、《大众旬刊》揉成一团,撕成粉碎后对众人说道:各位,杨昭欺人太甚,先是趁乱占据顺庆,继而勾结李崇彦、姚思孝等人煽风点火,扰乱我大西驻地,这些都不算,现在竟然教训起朕,要朕弃守四川。杨昭无耻,竟然将朕当傻瓜使唤,这大片大片的土地,怎么可能白白送人。

    如今川南形势已经稳定,朕决意亲征,直捣顺庆城下,将杨昭剥皮抽筋,如此方解朕心头之恨啊。

    当即不顾严锡命、江鼎镇等人劝诫,带上汪兆麟、江鼎镇等文臣,带上张定国、张文秀、王尚礼等武将,决定兵分四路,以攻陷四川。

    在西北方向,张献忠命义子张能奇督率万余人马从阆中出发,顺嘉陵江而下,以攻打蓬州,从背后攻打顺庆。

    在正西方向,张献忠令都督白文选收拾兵马,攻打蓬溪,以夹击忠勇军

    在东南方向,张献忠令义子张文秀率军万余攻打合州,以截断忠勇军与其他各路明军联系。

    在正南方向,张献忠亲率10万大军沿着遂宁北上,作为主力以收复顺庆。

    在出发的时候张献忠志得意满,对左右说道:朕这次率领10余万大军亲征杨昭,势必将所谓的忠勇军连根拔起。

    在播州,接到杨昭书札,王应熊大喜,对左右说道:哎,老夫过去以为这个杨昭与普通义军无二,当日不过看在他克服顺庆城才允诺顺庆知府,参将职务。

    前日为了给樊一蘅总督稍稍减轻肩上压力,再加上曾英的确掠走了他资助杨展的财物,为了安慰他,方授予参政、副将、都指挥佥事的职务,想不到他竟然这样能打,短短不到半月时间竟然大败白文选,收复王复臣,匡复合州、蓬溪、潼南五县,忠勇军确实不错啊。

    旁边史谨宸进言道:王阁老(王应熊为大学士),杨昭巧取豪夺之后给兵丁兵饷非常之厚,不但免除兵丁家属一人丁赋,每人给予担粮食补贴(该项为污蔑,杨昭是用每年两银子换担粮食),每人每月最低就有5钱银子,在他巧取豪夺之下,士卒当然甘心卖命,收复合州,收复五县也不足为奇啊。

    可是苦了当地乡绅啊,王阁老你想想,即使不打仗,每个兵丁一年就有10两银子,如果再吃上5担粮食,平日赏赐的,每人一年就足足有0两纹银,这可比其他明军要优厚倍倍啊(若是军户,平时还不需要钱),三个普通兵丁可足足相当于一个九品官员啊。

    经常与范文光书信来往,忠勇军军饷高于其他明军,这个范文光也曾有抱怨,但看到忠勇军刚刚克服5县,王应熊也难得包容道:哎,这忠勇军兵员军饷是有点高,也惹得其他各部眼馋,这是事实。

    但范文光在书札中一再声称杨昭虽然斩杀了三十多个乡绅,但对普通民众还算好的,至少没有像四川巡抚马乾那样纵兵劫掠啊。

    乱世用重典,只要杨昭帮本督克服d,完成剿匪大业,他再妄杀一百个乡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啊。

    史谨宸摇摇头,说道:王阁老,这杨昭可比马乾狡猾多了。马乾是派兵劫掠乡里,他劫掠的是普通民众,所以劫掠粮草较少。

    而杨昭则不一样,他令人劫掠大户人家,听说光是光明正大抄家就抄得银两粮草数万,如此不但可以补充军需,收复民心,而且还威胁其他大户人家,让他们不敢在范文光面前说真话。

    旁边王应熊长子王阳禧笑道:史大人,如此看来川北受破坏还不严重啊。前几日总兵曾英来函,声言流寇祸乱重庆之后,大军根本不能凑集军饷,请求军屯。

    兵连祸结,杀戮一些大户人家也是迫不得已啊。

    史谨宸微微一沉思,叹息道:公子啊,若是杨昭只是为害乡里还可以饶恕他,但你看看,他口口声声连寇北伐,这分明是借口,以杨昭恋战权位的性格,分明是想拥兵自重,而不是以剿灭流寇为首务啊。

    王阳禧颇为惊讶,指着文扎道:史先生,在文扎上杨昭分明是说连寇北伐,你怎么说他拥兵自重呢?

    史谨宸哈哈一笑道:王公子,这就是杨昭狡猾之处啊。他分明想左右逢源坐山观虎斗啊,如今张献忠在川南已经腾出了手,杨昭雕虫技瞒不过在下,想来也瞒不过流寇啊。

    王应熊从桌上站起,对王阳禧道:给我修书一封给马乾,若是张献忠攻打顺庆城,令其率军北上,必要时,必要时……

    王阳禧欲言又止,迫于无奈,当即写好书札,王应熊过目之后,盖好印绶之后派人送往重庆府的四川巡抚马乾。

    收复合州、潼南之后,为了防止张献忠报复,杨昭对左右声言这次西征只是略惩张献忠而已,希望张献忠能够与大明停战北伐,而自己为了表示诚意,决定留下刘惟明、姚思孝、马潮等人驻防涪江一线后自己率领各部兵马退回顺庆城。

    在撤退过程中,杨昭则令赵得胜率领本部驻守蓬州,以协调保宁府、巴州义军。

    令董大海率率领本部驻守合州,保证与川东、川南义军沟通渠道。

    到这年9月上旬,消息说张献忠率领10万人马已经过了大英县正向顺庆城开来后,众人哗然,有的更是要杨昭率部西进,以固守涪江一线。

    而范文光语气酸酸的说道:大人,你精心策划,连寇北伐,让那个张献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看来流寇就是流寇,好心被驴吃了,他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率军来攻打顺庆城,真是的。

    杨昭哈哈一笑,看了看左右道:各位,我们大多数都是读书人,大家说说老师怎么教导学生的?

    范文光微微一怔,摇头道:大人,这不是老师教导学生的问题,张献忠不是学生,是一个恶魔,是顽劣不化的。

    杨昭站起来,看着众人道:各位,不错,张献忠是一个恶魔,是一个顽劣不化之徒,但大家大概也知道老师对犯错的学生怎么处理的吧。

    如果学生犯了错,错打手心大错罚跪棍棒伺候,如此这般,很多坏孩子在棍棒之下就慢慢变好了,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棍棒出孝子这句话的来由吧。

    张献忠本来就是一个坏蛋胚子,当衙役的时候都是这样,只是过去从来没有人对他稍加管教,而对他的罪行越来越宽恕,过去朝廷多次招安,张献忠在情况改变后再予以背叛,如此周而复始,这个坏蛋胚子张献忠就成为杀人恶魔了。

    这次也这样,张献忠自恃自己兵强马壮,按照他强者为王的逻辑出兵攻打潼川州义军,保宁府义军,本参政率兵给他予以严惩。

    但大家想想,的时候我们被老师打手心罚跪不是也有抱怨吗?这张献忠强横惯了当然会不服管教,这次率领十万大军来犯就是告诉我等,自己非常强大,应该他管教我们,而不是我们管教他。

    没有关系,这次我们再次将他打痛,如此他会变得稍稍老实一点。若他旧病复发的话,我们可以出兵驱逐他北上抗清,在我等棍棒伺候下,我相信他会慢慢认识到我们汉人最大敌人就是蛮清的,到最后虽然还是坏孩子,但逼迫这个坏孩子与蛮清这个强盗火拼也是可能的。

    范文光大惊,虽然口头上还说张献忠屠戮蜀王宗室,残害乡绅,但看到大家有说有笑的,也不再言语了。

    随后,考虑到如何打这一仗,殷承柞指着眼前沙盘道:各位,涪江在潼川州境内河道较宽,水流平稳,若是以该河道挡住张文秀还有可能,但若挡住张献忠十万大军,难上加难啊。

    各位,我等不如诱敌深入,在这顺庆城布下天罗地,以与流寇决一死战。

    范文光摇摇头道:若在顺庆城下与流寇决战,如此势必放弃蓬溪县城,潼南县城也有可能不保,总不会将将士们辛苦夺得的城池拱手让人,需知道当地民众身受流寇之害,现在不战就放弃他们,如此恐令将士们寒心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