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97章大奸若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看到这里,王应熊内心一喜,在川南明军相继大败之后,他也乐得忠勇军出击,以减缓川南明军的压力。

    为此,史谨宸一被押到播州,王应熊先是一番痛骂,然后在左右劝谏之下,方才将史谨宸贬为从九品的吏目,帐前听用。

    刚刚处理这烦心事,谁料到又遇到曾英劫掠粮草这种事情。如果仅仅是杨昭闹王应熊还好打整,但现在连带上总兵杨展,杨展是武进士出身,川军名将,是攻打流寇的主力,现在两人一闹,王应熊就感到颇为头痛了。

    看着两份文扎,王应熊眉头锁成一个川字,连连催问左右,顺庆同知范文光文书到没有,被劫掠了千担粮草,这在轻徭薄赋的大明可是一个大数字。

    侍立在旁边的史谨宸拿起文扎看了看,笑着说道:大人,5千两纹银可能在其他府县算一笔大的开支,但对杨昭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人,杨昭在顺庆巧取豪夺,光是一个顺庆府一年至少能征收到5万担粮食,听说他现在正从民间大肆搜刮钱财,不要说5千两纹银,再让他拿出5千两也没有问题啊。

    大人,这个杨昭现在这样闹,明显题大做啊。

    王应熊一怔,瞪着史谨宸道: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范同知文书在这里,顺庆府已经取消三饷,一年怎么可能征收到5万担粮食,即使加派三饷也不能啊,这怎么可能呢?

    史谨宸摇头道:大人,这就是卑职反对杨昭的原因。他每占领一个县都将乡绅请来,让他们签字画押实际上有多少土地,然后派人再去核实,在他残暴统治下,大家都被迫说自己土地是鱼鳞册上的倍,倍。如此基数变大了,追缴上来的田赋就是过去的两倍,三倍了啊。

    除此之外,杨昭将各个乡里长找来,声言这个乡应该多少人,那个里多少人,应该缴纳多少丁赋。

    除此之外,杨昭还规定超出鱼鳞册10亩以上的,在今后两年每年要补交一年田赋,在其巧取豪夺之下,府衙县衙粮仓基本上被粮食塞满了,一年下来征缴5万担粮食又算得了什么呢?

    大人,现在川北处于流寇四面包围之中,需要稳定啊。杨昭鱼肉缙绅,不但不利于稳定,而且那些民众一天到晚搞这种东西,到时候必然粮食减产啊。

    王应熊微微一怔,突然笑道:那个海瑞不是也被人说成鱼肉缙绅吗?我知道你忿恨杨昭,但也不能这样污蔑他啊,需知道范文光在蓬州,杨昭可是赋予其征收田赋、丁赋、商赋的权利。杨昭如果真的这样多,范文光的状子早就来了啊。

    史谨宸叹息道:大人,杨昭就像海瑞一样,心气儿非常高,且听不进别人意见,按照他这种搞法,将来迟早要出乱子啊。

    哎,你们都被杨昭蒙蔽了,你们想想,除了如此,一个府一年下来怎么可能征收这么多钱粮呢?

    王应熊用大手按了按太阳穴,摇摇头笑道:史吏目,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人才难得,正如你也多次说杨昭麾下忠勇军异常彪悍,这些是是非非等匡复d后再说吧。

    你说说,眼下这桩事情我们如何处理啊?杨展喋喋不休,杨昭也在哪里闹,如果不能处理到二杨心得意满,到时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内讧啊。

    史谨宸内心一喜,想到昔日传闻,笑道:大人,你认为杨昭最喜欢的是什么吗?那可是官位,基本上到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风闻杨昭率部进入蓬州城的时候,本来想大家拥戴他做蓬州知州,但前任知州王亨吉不为所动,杨昭当即使出杀手锏,令人带上刑部书办,口口声声要查办幕后真凶,大人你想想,书办幕后真凶当然是知州了吧,王亨吉不忍受辱,当即撞柱而亡,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啊。

    还有,在进入顺庆城后,还没有等大家拥戴这个杨昭就先做出一副知府非己莫属的架势,先是任命各个通判,任命各个属官,任命谯应瑞、冯有庆诸人,然后才在别人拥戴下推举为顺庆知府,参将。

    大人,你不知道在当时杨昭眼睛斜瞟着我,一直希望老夫出头,老夫不愿为他这样一个秀才作嫁衣裳,杨昭如此才痛恨老夫,在范同知去后将老夫彻底抛弃了。

    这两个月川北各地义军风起云涌,他们与杨昭勾结之后,纷纷向大人请求封赏,听说大人将这些请封的书札全部放在公案之上,动也没有动,这让杨昭颇没有面子,看到那些义军使者,直言自己是后娘养的,直言若是自己不是攻下顺庆府这样的一座大城,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官方承认啊。

    王应熊虽然内心颇以为然,但面上还是说:史吏目,你可不能污蔑杨昭,杨昭还是年轻,做事有点轻忽,国家名器怎么可能轻易委于他人呢?

    史谨宸连连摇头道:大人,我承认杨昭是一个人才,但正如大人所说对这种人才就应该控制使用。如今范文光担任同知已近半年,当地事务也颇为熟悉,大人应该好好考虑使用范文光范大人啊。

    王应熊内心一惊,瞪着史谨宸道:史先生,你说说,老夫下一步要如何?

    一听到史先生,这让史谨宸内心暗喜,笑道:大人,卑职认为,要控制杨昭,就要让范文光范大人早日成为顺庆知府,就是让谯应瑞、冯有庆分他兵权。

    大人你想想,忠勇军目前仅仅控制一府之地,若是范大人成为知府之后,不是可以控制其兵马粮饷吗?到时候再加上谯应瑞、冯有庆两位守备,杨昭手下那万余虎狼之师不是完全听命于大人吗?

    王应熊内心一喜,不过表面上还在怨天尤人道:哎,现在不比往日,正是用人之际,老夫总不会直接免掉杨昭知府职务,若是那样,不是图穷匕见吗?

    史谨宸连连摇头道:大人,完全不必如此。大人可以杨昭忠于国事,采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提拔他为从三品参政,正三品的副将,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令其兵进潼川州,以夹击流寇。

    突然被升官,杨昭必然大喜过望,不但不会追究粮草被劫这桩事,而且还会率兵西进,夹击张献忠。

    王应熊瞪着史谨宸,沉思片刻问道:任命范文光为顺庆知府,谯应瑞、冯有庆为参将的命令需要同时下达吗?

    史谨宸连连摇头道:大人,万不可如此,万不可如此。杨昭年龄轻轻就掌握大权,最担心的是别人说自己不公平。也因为这个,他当日恨老夫入骨,但还是让老夫呆在顺庆府同知位上。

    现在范文光本来就是顺庆同知,杨昭离开顺庆府后本来就应该他执掌顺庆府,以杨昭在税赋上对范文光的倚重,杨昭不可能做出其他安排。

    在顺庆诸将之中,谯应瑞、冯有庆非杨昭嫡系,杨昭正积极拉拢李崇彦、罗璋、姚思孝等义士,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杨昭压着谯应瑞、冯有庆不用,恐寒天下人之心啊。

    因此,大人,是否同时任命范文光、谯应瑞、冯有庆无关紧要,如果同时任命反而惹得杨昭疑心,到时候杨昭为他们三人请命的时候,大人顺势批复即可。

    王应熊内心波澜壮阔,但表面上还是那样平静,用手按了按自己太阳穴,良久笑道:史先生,你知道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杨昭手握兵权,所以暂时委屈你了。

    这样吧,这种事情容我再考虑一晚,考虑一晚。

    史谨宸一听,内心大喜,但嘴上说道:那是那是,如此大事,大人应该细细考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