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84章 三等九则商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范文光连连听着,不时摇头头道:大人,你想得就好,我们不正为钱财担忧吗?

    你可还好,每个县每年返回4千担粮食,每个衙役里长每年补贴担,书吏乡长补贴担,现在本来每年亏空5000两纹银,你这样一搞,每年至少要亏空5万两纹银啊。

    大人,5万两纹银,你让我往哪里帮你找啊?

    杨昭站起来,笑着看着范文光道:范大人,这不是,这半年大家都非常辛苦,再说了我早就承诺了大家。还有,这些衙役过去很多搞钱的法门都给杜绝了,如果不履行承诺给大家补贴的话,到时候那帮衙役可能会怠工呢?

    范文光连连摇头道:大人,话虽如此。但我们现在兵马粮饷短缺,你还要顾惜这些,你说说,我在哪里搞这些钱去即使横征暴敛,我也没有办法啊。

    哦,你诡计多端,你,你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你应该有办法,你重新清丈人口土地,成效明显,你应该有办法的。

    杨昭先是不同意,范文光坚请,杨昭笑了笑,说道:范先生,我还是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哦,范先生,在顺庆我有一个要求,府里、县里所有官员,吏,每旬至少有天需化妆后到下面各个乡里巡视。

    范先生,你可以四处看看,特别是相如县河舒镇,听说他们那里干得不错,你先到各个乡里巡视一番吧。

    看着杨昭那似笑非笑的眼睛,范文光摇了摇头,当即告退。

    第二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范文光骑着毛驴,带着个衙役化妆之后悄悄出了城,过了嘉陵江,一路向北。

    范文光不时停下脚步,不时与这几个衙役聊着天,看这些衙役都颇为兴奋,在进入顺庆城后,杨昭就规定春秋两季各给大家增发1担粮食,这样的话大家日子不像过去那样过得紧巴巴的。

    王三哥更是叹息道:范大人,我们大人真是好人,虽然清丈土地人口得罪了那些有钱有势的,但对我们这些普通官吏,对普通民众真的很好啊。

    就拿给我们这些衙役吏补助吧,史大人就在污蔑大人违背祖制,但大人时说既然断了我们过去一些生财之道,毅然决定给我们这些衙役补助。

    范文光一路听着,一路追问大家去年收成,但看到一些乡里遭到兵丁祸乱,看到地里粮食明显不如人,那些乡民一个个欲哭无泪。

    但这个时候流寇还没与作恶,除了逼迫官僚乡绅助饷之外,还没有祸害普通民众,如此遭到兵连祸结的乡民不是很多。

    几人一路前行,但由于连年天旱,粮食歉收,听大家说,虽然衙门取消三饷,革掉许多弊政,民众生活还是十分艰苦,有很多人叹息不已,即便很多自耕农每年也有几个月混着野菜吃,何况那些佃农?

    但另一方面范文光又看到很多地主穷奢极欲,夜夜笙歌,望着这一切,叹息不已。

    经过两日行程,到了第天,范文光来到河舒镇,这是相如县下面的一个大镇,今天恰好赶场,周围二三十里的乡民都来赶场。

    集市约莫有半里长,两边矮矮的屋子,二高声叫喊着,乡民背着背篓充斥其间,大声嚷着与二讲着价。

    让范文光惊讶的是每个商户正屋里面都放了一个匾,匾里有一张营业执照,仔细看了下,上面清晰的记录了户主姓名,营业范围,商户规模,发放部门,都毫无例外的盖上大明相如县户房的印章。

    指着这个匾,范文光问道:师傅,这,这营业执照是怎么回事,竟然还盖着户房的章?

    那个打油匠笑道:哦,这位老爷你怎么不知道,这是户房发的。你知道的,过去都是官府委任乡绅代为征收正赋,知府大人说要进行改革,由官府直接征收,根据店面大,发放营业执照,按照三等九则的原则,征收税赋。

    老爷,你需不需要购买油,本店属于二等店面,放心吧,每年税赋都足足有4两银子呢?放心吧,我们打出来的油质量绝对不错。

    范文光颇为不解道:这位师傅,现在缴纳的税赋比过去缴纳得如何?

    这个打油匠摇头道:哎,这位老爷,比过去少多了。过去不是旁边那个王老爷代为征收税赋吗?你不知道往年王老爷每年也要征收4两税赋。

    你看看,还不仅仅这一点,这营业执照上写得清清楚楚,若是恶霸敲诈,无赖捣乱的,当季度就可以不缴纳税赋。

    你不知道,自从上个月宣布以来,街上有几个无赖不信,到前面王大麻子的饭店闹事,县里衙门来了50多个兵丁,将那十多个无赖全部抓了,为首的那个莽娃子被拉到街口宣布罪状之后当场斩首,其他的十几个全部拉到外地军屯。

    在那以后,整个镇子上就安生多了。现在我们只需要缴纳税赋,其他什么的都不需要缴纳了。

    范文光微微一怔,叹息道:哦,这么看来,这样做还是非常好,师傅,请问你刚才说三等九则是怎么回事情呢?又按照什么原则征缴的呢?

    打油匠笑道:哦,这位老爷,我们匠户商户过去也不是征收丁赋,商赋吗?现在对我们这些丁赋与商赋一起征收,按照过去征收田赋的三等九则换成另一种形式,根据商户、匠户店面大,丁壯多少分三等九则。在第三等,每则多缴纳1两纹银,如此每年需要缴纳1,,两纹银不等。

    在第二等,每则多缴纳两纹银,如此每年需要缴纳4,6,八两纹银不等。

    在第三等,每则多缴纳两纹银,如此每年需要缴纳10,1,16两纹银不等。

    这些对我们这些家户是这样这样,听说每年销售在00两纹银以上的,长工在0人以上的商户匠户,听说知府大人准备按照另外的方法征收呢。

    范文光一听,连口称妙,对这个打油匠说道:师傅,这个方法真妙。这样简单方便,但这样的话,衙门也没有多收多少税赋啊?

    打油匠连连摇头道:你这个老爷不懂啊,我们这个场上,连同各个乡里的匠户、商户足足有60多家,听乡长刘万坤说每年足足可以收40多两纹银。你不知道,过去王老爷代收,才上缴110多两纹银啊。

    刘万坤亲口告诉我等,只要税赋改革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到时候他升任到知县什么的也不是可能?知府大人可特别看这税赋改革哦?

    范文光大惊,站在门口暗自琢磨:相如县有15个乡镇,即便每个乡镇只征收到00两纹银,那足足有000两纹银,而各个渡口、税关收入更高,再加上县城里面的商户匠户,那很多应该是一等商户匠户,如此每个县商赋税可征收到5千两纹银。

    若再加上收上来的5千两丁赋,这样的话,相如县每年征收的丁赋商赋就比过去提高了一倍,达到1万两纹银。

    顺庆府有个散州八个县,顺庆城、广安城、蓬州城这些州府衙门远非普通属县可以比较的,如此每年商赋丁赋至少超过11万两纹银。

    想到这里,范文光那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暗自埋怨:哎,这个知府大人竟然与我玩迷藏,他明明有了法子,竟然让我去琢磨。

    到了4月上旬,范文光重新回到顺庆府,本来准备立刻找杨昭商议税赋问题,但听衙役说这几天杨昭正在忠勇堂里面,一说到什么是忠勇堂,衙役满眼充满敬佩之色,指着《大众旬刊》道这可是一个将校训练学堂,那里面的人可不得了,不是各地武生、秀才就是上过战场荣立战功被升迁为旗、总旗、百总的英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