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78章联寇平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天回到知府衙门,杨昭神色黯淡,召集众人说道:诸位,我军虽然占领顺庆府,但大家都知道顺庆乃川北重镇,张献忠在失去顺庆府后必然异常烦恼,大家说说,怎么办呢?

    刚刚失去知府宝座,史谨宸内心感到特别憋屈,现在听杨昭如此一问,嚷道:将军所部不是号称忠勇军吗?战功赫赫,前日大败马元利万大军,若是现在张献忠率部来攻,那将军正好杀他一个片甲不留,如此匡复d,将军可以立下首功亦。

    杨昭面色一沉,这是什么鬼话,不是将老子吗?正准备发作,突然心思一转,笑道:史同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如此做是非常痛快。但大家是知兵的人,我们不谈书生意气,我们谈谈如何才能为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令张献忠不再攻打我等。

    冯有庆摇摇头,说道:大人,这,这就难办了,马元利跟随张献忠多年,可以说是他肱骨之臣,今天兵败被杀,想那个张献忠必然暴跳如雷,如果我所料不错,听到马元利战死的消息后,张献忠可能不顾总督他们正在攻打叙州府,很有可能尽起三军来攻啊。

    杨昭笑了笑,对众人说道:谯游击将军言之有理啊,大家说说,大家有什么办法让那个张献忠不来打我们?至少要缓几个月才来攻打我等,大家有什么办法,说来我听听

    史谨宸讥讽道:大人,我等与流寇不共戴天,他们不来攻打我们我们也要攻打他们啊除了你投降张献忠,否则的话张献忠当然回来攻打你啊。

    杨昭大怒,一拍案几道:什么话屁话,难道我想与张献忠苟合吗?我们刚刚占领顺庆城,兵马粮草都颇为匮乏,我找大家商议一个完全计策,史同知你看看你,动不动投降张献忠。

    到如今,我可没有当过张献忠的顺民哦,大家散了大家散了吧。

    当即一挥衣袖,宣布散会,史谨宸、赵司炫等少数官员向杨昭一揖,转身离去。

    看史谨宸离开后,杨昭责备南充知县邹简臣道:邹兄,你说说,我本来不想当这个知府,你等一定要举荐我,大家看看,这个史谨宸竟然当众讥讽于我,这让我如何是好?

    下面的邹简臣笑道:大人,史同知言语虽然有点过激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啊。要张献忠不要攻打我们,那当然要修补双方关系啊。

    大人身边不是有一现成的礼物,为何不送给张献忠呢?

    杨昭起身离座,拍了拍邹简臣的肩膀道:邹兄,你说说,什么礼物呢?我与张献忠势不两立,我这里哪有什么礼物送给张献忠呢?

    邹简臣眉头皱了皱,内心嘀咕不已,你这那点九九,谁还不知道?马元利被打死后,你不是让人将马元利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换上寿衣,换上上好寿木保管得好好的。

    虽然内心腹议不已,邹简臣还是笑着说道:大人,正如刚才冯游击将军说的那样,马元利跟随张献忠多年,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大人可像孙权那样将关羽尸身送出去,如此张献忠怒气顿消啊。

    杨昭听后哈哈大笑,看着左右说道:各位,当日孙权可以嫁祸曹操,虽然没有成功,但有可以嫁祸的人。你们说说,我们到底要嫁祸谁呢?嫁祸李自成李瞎子还是嫁祸蛮清呢?

    刘世铉摇头道:大人,这李自成是不能嫁祸的了啊。各位请想想,听说李自成赶回陕西,蛮清现在正兵分两路攻打陕西呢?如今李自成自身难保,难以嫁祸,难以嫁祸啊。

    杨昭笑了笑,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们说说,如何嫁祸蛮清呢?各位,我认为李自成、张献忠虽然可恨,但与蛮清来说,蛮清当然更加可恨。

    这李自成、张献忠虽然流寇多年,杀人放火无人不做,但他们毕竟是汉人吧,他们不过是与我大明争夺天下,做起恶来还是不如蛮清的啊。

    这蛮清,就是后金,就像蒙古鞑子一样可恶,若是被他们占据上风,进而霸占了天下,那元朝统治这种黑暗岁月就要降临了。

    你们说说,如何嫁祸蛮清?

    邹简臣与殷承柞等人对视一眼,微微感到杨昭表面上召集众人讨论,内心可能早已经有了定见,只是有的话不便自己说出来而已。

    既然如此,何不顺着他的话说说,也让杨昭见识自己手段,想到这里,殷承柞起身说道:大人,观如今天下态势,比起康王南渡的时候还不如啊。

    各位大人,想康王南渡,我们汉人内部至少同仇敌忾,没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个流寇作乱啊,如此我们方稳定了局势,抵挡住后金进攻,力保我汉家天下。

    现在听说蛮清已经控制长城外的蒙古,现在正攻打潼关,若是蛮清打败李自成,随时可以侵入我们四川,侵入江南大片土地,如果那样,我们要保住大明半壁江山,难上加难啊。

    众人听到这里,有的扼腕叹息,有的颇为不信,有的更是连连吐槽,你这殷承柞现在通判了,怎么能够说出这种话呢?

    杨昭看着众人,长叹道:殷兄见识不凡,见识不凡。在南宋初年,康王虽然颇为软弱,但很多书上还是说他英武不凡。在当时我们汉人可有中兴四大名臣,有岳飞、韩世忠等人,这都是大家耳熟目祥,妇孺皆知的英雄好汉。

    各位,别的人不知道,吴阶我们大家应该知道吧,与金兀术打了多少场,那可以说顶天立地的英雄啊。各位,你们说说,在当世,谁能够与岳武穆,韩世忠、吴阶这些名将相提并论?

    吴三桂是吗?他借虏平寇,让我大明白白失掉北直隶,失掉山西、山东诸地,让蛮清占领我们国都沐猴而冠,称皇城王?

    左良玉?他不祸害我们百姓就算好的。还有谁,还有谁可称为我大明中兴名臣?

    众人听到这里,除了少数高呼道德文章之外,多数连连摇头,到如今大明可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

    就在众人叹息不已的时候,殷承柞站起来,郑重其事的向杨昭行了一礼后说道:大人,吴三桂、左良玉当然不可能成为我大明中兴的四大名臣,但大人你可以,你可以力挽狂澜于即倒,成为岳武穆、韩世忠、吴阶那样的英雄。

    众人一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更是回味殷承柞的这几句话。

    好像殷承柞想好了似的,根本不给大家反应的机会,滔滔不绝的说道:各位,我们大人如今年方二十一,虽然年龄尚浅,但受到前任巡抚陈士奇公等人点拨之后,很多行为可以直追先贤。

    在铜锣峡之战的时候,大人不过是一个的百总,不但因为战功升为把总,更准确的预见流寇将攻陷江津,然后顺江而下夹击铜锣峡的明军。

    在大军溃败之时,大人勇于承担责任,率领孤军断后,后来辗转撤出后驰援驻守重庆的恩师陈士奇,无奈城池被流寇炸开,大人在江北徒呼奈何。

    在那以后,将军大败寨子顶上土匪,驰援义兄董克治,大败马定奎统帅的5千流寇,取得大捷,从而因功升为千总。

    在那以后,将率领孤军来到运山古城,大败姚天动,匡复蓬州城,斩杀马元利,匡复顺庆城,凡此种种,敢问诸公,即便是那岳武穆,以冲龄之年也没有取得如此成就啊。

    听殷承柞如此说,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目光充满敬意,连连点头称是。

    杨昭感到满脸红红的,连声不敢当,声言自己平生最崇拜的两个人就是岳武穆,就是戚武毅。

    岳武穆精忠报国,千古流传,为人民敬仰。

    戚武毅驱逐倭寇,并留下《练兵实纪》,自己一直一次作为练兵的蓝本,要求各司局照此练兵。

    杨昭内心颇为激动,大声说道:各位,我这一辈子别无所求,就是想成为岳武穆、戚武毅这样的英雄人物。殷兄,我可以与岳武穆、戚武毅为榜样,但若要我与他们两位相提并论,这会让我汗颜的。

    各位,大家说说,我们如何祸水北引,嫁祸于蛮清呢?

    刚才大家兴致非常高,现在看到杨昭重新回到正题,很多人纷纷闭上嘴,良久刘世铉建议道:大人,你刚才说吴三桂是借虏平寇,你这次是借寇平虏啊。

    各位大人,吴三桂怎么借到鞑虏的?那无疑是以黄河之北土地作为酬谢。将军为何不做一个顺水人情,给张献忠一份书札,声言若是他愿意起兵抗击鞑虏,到时候朝廷裂土封王,将河北之地划给他也未尝可知亦。

    杨昭大笑道:好好好,晏子以桃杀二士,我杨昭若是能以河北之地换得流寇与蛮清拼过鱼死破,待到天下平定之后,就是将我像袁崇焕那样千刀万剐我也心甘情愿。

    在座诸公,敢为那位敢于为修书札一封,以递于张献忠?

    一个中年文士喊道:在下不才,我愿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