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52章 姚天动的苦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远远的,看见上万人围在一起,大家反应非常热烈,叫骂声此起彼伏,杀土暴子,杀流寇的声音声嘶力竭,袁定看了看身边的杨昭,问道:轩轾,这,这种场面你料到没有?想不到,想不到这样多乡亲遭难啊。

    杨昭茫然摇摇头,叹息道:袁公,这种场面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土暴子们如何作践这些乡绅,这些乡民。

    随着几通大鼓之声,姚天动、胡九思等90多个罪大恶极的土暴子双手反剪在身后,脚上带上镣铐,被推了上来。

    看见这些元凶,人群甚为激动,有的乡亲大声叫骂着,有的甚至抓起脚下的泥沙砸过去,如此短短500多米路程,姚天动、胡九思等人走了半个时辰,他们每10个人一批,对带到台上。

    看着被强行按在台下的姚天动,四个书吏分别手里拿着一个超大唢呐模样的东西,正念着他的罪状。

    由于没有二极管,三极管,不能像喇叭那样扩大音效,杨昭只有仿照喇叭的样子做了一个大型唢呐,由于保证声音的定向传播,因此在500米之内声音清晰可闻。

    念完之后,杨昭笑了笑,问道:姚天动,你可知罪?

    姚天动昂起头,逼视着杨昭,大声说道:杨昭,老子何罪之有?老子有功,老子有功,何罪之有?

    杨昭大惊道:你杀人放火,抢劫乡邻,怎么说你有功呢?

    直了直自己腰杆,免得巨大的木头将自己腰杆压弯,姚天动吼道:杨昭,你心知肚明,老子就不一一诉说了。偌大一个蓬州城,偌大一个相如县,才多少粮饷?

    杨昭,你想想,才16000担粮草,000两纹银,这还是朝廷加收三饷后的结果,这么少,骗鬼吧?还有,还有,你们相如县才多少人?4万人,这也太可笑了,老子一吆喝就能吆喝出上万人,你们这么一个大县,才这么一点人,可能吗?

    民脂民膏全部被那些豪绅吃了,民众困苦不堪,而你们这些豪绅锦衣玉食,不公平,不公平。

    杨昭内心一动,叹息道:虽然如此,但你烧杀抢掠,实在太过于残暴了啊。你没有想想,你占领蓬州不到二十天,命案数百起啊。

    姚天动摇晃了自己身上巨大的木柱子,吼道:这是他们活该,活该啊。老子也想好生要他们多缴纳一点赋税,但他们不敢。没有办法,老子只有抢,你以为老子想天生的做强盗吗?老子被逼无奈,只有抢劫啊。

    杨昭,你不要得意,要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你现在还有老子留下来的底子,还有上万担粮食吃,但总有吃完的那天,到时候没有粮食吃,老子看你怎么办?

    杨昭沉默不语,旁边的袁定看这个姚天动说得太无耻了,吼道:姚天动,你罪恶深重,知州大人判你斩刑,左右何在,马上执行。

    在一阵狂笑之中,姚天动被拖到前台,口中高喊道:杨昭,龟儿子,老子有功,老子给了你万担粮食,你龟儿子不要忘恩负义。

    虽然如此,姚天动还是被斩杀在前台。

    为了应对战争,想到不得不重新丈量土地,这场更为艰险的战争,杨昭整个人恍恍惚惚的,只有按着剧本,一一将这些囚犯全部拖下去砍死。

    行刑持续了1个时辰,最先众人还感觉非常有趣,看到上百个人被一一砍头,到最后,即使仇恨再大的也感到疲倦,整个场面仿佛停顿似的,大家麻木的看着这杀人的场面。

    如此迷迷糊糊半个时辰,看到这些土暴子一一被拖上来斩杀完了之后,旁边的袁定瞧了瞧杨昭,提醒道:轩轾,轩轾。

    杨昭哦了一声从迷糊中惊醒,喝了一杯茶以平息内心的激动,不顾正在滴血的刑台,走到前台,看着众人道:各位乡亲,各位父老,虽然土暴子作乱,但现在被我等赶出相如县。

    但各位乡亲,我们的先帝,我们的先帝则在绝望之中跑到景山的一颗老槐树下面,上吊自杀了啊。

    哎,我们的先帝啊。

    杨昭边说边向北边下拜哭泣,如此行动让众人颇为茫然,提起先帝崇祯,虽然大家非常陌生,虽然受三饷之苦,虽然受土暴子流寇横行在侧,但大家也跟着高喊着,向北拜去。

    杨昭跌跌撞撞的站起来,看着众人道:我洪武皇帝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何等壯哉,我大明立功二百七十六年,虽然偶有波折,但还算国泰民安。

    各位乡亲,先帝勤政节俭,那是出了名的。但为何我大明皇帝竟然吊死景山下面的老槐树,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个流寇竟然纵横中原十余年,各位,到底怎么回事情啊?

    听杨昭这样问,众人无不胆战心惊的,这可以说是逆天的话,如果稍有不慎,那可能遭到杀身之祸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胆子还算稍稍大一点低声说道:知州大人,天意如此,我等寻常老百姓,怎么知道这些事情呢?

    杨昭笑着看了看周围道:各位乡绅,我知道你们不敢说,我在这里给大家说了吧。

    当即在台上摆龙门阵,崇祯帝想调吴三桂,吴襄要100万两纹银,内库只有7万两,崇祯皇帝向大臣借贷,无论如何也筹集不了吴三桂要求的银子,最后孤立无援,上吊景山老槐树下面。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拷问官员追饷,二十多天竟然筹集了七千万两纹银。

    虽然女将秦良玉建议分守各隘口,但手中没有粮食没有钱,前任巡抚陈士奇不能调派兵马,只得守住凉山一线,守住铜锣峡,最后兵败重庆被杀。

    张献忠杀到成都,大臣们要求蜀王拿出库银,蜀王不愿意,最后兵败被杀。

    土暴子杀来,但县府空空,大家没有钱,最后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流寇杀入城中

    ……

    杨昭没说一段故事,就会留一段时间让大家发泄,当听到皇帝内库只有7万两纹银,众人面露不信,听到大臣们竟然不借钱给皇帝,无不大骂那帮大臣,大骂吴三桂。

    有的更不敢相信,在土暴子杀来的时候,真个蓬州城竟然没有钱募兵,如此这样一个州城就这样轻易的陷落了。

    等众人发泄之后,杨昭看着众人道:各位,细究起来,先帝吊死老槐树下面,就是因为钱,一分钱逼死一条好汉,因为缺钱让我们的先帝吊死老槐树下面啊。

    各位,李自成张献忠造反,也是因为钱啊,说我大明苛捐杂税,除了正赋徭役之外,还要征收三饷,还要征收火耗,各种名目,乱七八糟的,搞得民不聊生。

    此外,衙门不收什么粮食,要什么银子。大家都知道,在秋收的时候,粮食价格低得要命,在那个时候我们卖出去,但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涨几倍。

    各位,大家说说,李自成、张献忠所得有没有道理?

    这可比刚才那句还要逆天,众人面面相觑,不愿回答,不敢回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