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命运之抉择

《明末命运之抉择》正文 第22 钓鱼古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杨昭令人整理缴获的金银细软与粮草之后,一把火点燃土匪的老巢,率军走了半天路程来到钓鱼城。

    此时钓鱼古城已经人山人海,道路上充斥着年轻青壮,听乡绅们这个总兵实在太厉害了,须臾之间,就将为祸乡里的土匪剿灭殆尽。

    再加上风闻流寇已经占据重庆,即将分兵北上合州,乡绅董克治、吴远文等人决定招募壮丁,组织义军,以共同抵抗流寇。

    在几个乡绅一吆喝,考虑到这几年天灾连连,大家生活不易,这些壮丁纷纷抛妻弃子,告别父母,来到钓鱼城下,准备参加义军。

    听闻杨昭率部进驻钓鱼古城,沿途各个村庄站满了人,在大军过处,大家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

    钓鱼城乃南宋末年汉人抗击蒙古铁骑最重要据点,四川军民凭借钓鱼城不但击杀蒙古大汉蒙哥,迫使其一度推迟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钓鱼城是南宋民众坚守到最后的军事据点,素有“南宋最后的一座县衙”、“大元统一之后唯一的南宋县衙”之称

    现在面对蛮清再次入侵中原,汉人有再次被胡人统治威胁的时候,进入此城,杨昭心中那份感慨可想而知。

    在董克治陪同下,杨昭带领众人巡视了钓鱼城,如果昔时心中还有那份侥幸的话,现在几乎是绝望了。

    这钓鱼城虽然险峻,西南北三面为嘉陵江、涪江、渠江所环绕,三江在这里汇集成一个宽平方公里的大山坡,只有东南方向有陆路相连。

    钓鱼城有八个门,西面北面有三个门,分别为出奇门,奇胜门,镇西门,东南方向共有5个门,分别为始关门、护国门、东门、新东门、与东华门。

    但要命的是献贼就是从东南方向杀来啊,如此可以同时进攻东南方向的五个城门。

    除此之外,经过三百多年的荒废,虽然城墙还是那样雄壮,但很多地方已经坍塌了,按照杨昭的估算,如果要修缮完成的啊,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而按照杨昭的估计,流寇已经在来犯的路上了,可以说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了。

    但看着董克治等人那份兴奋劲,特别是董克治强行将杨昭拉进忠义祠,也就是祭奠守卫钓鱼城的名将王坚、张钰的张王祠。

    看着王坚、张钰两位守御钓鱼城名将的铜像,董克治看着杨昭道:昭兄,献贼已经占领重庆,必然早晚分兵攻打合州。

    要守住钓鱼城,避免钓鱼城再次蒙羞,就需要大家齐心,在下想与昭兄结拜为兄弟,以共同抵御献贼,保一方平安。

    杨昭一愣,看来古人还蛮喜欢结拜,就像,不是与冯玉祥、李宗仁、戴季陶等人结拜了吗?既然风气如此,杨昭当然不能免俗,当即说道:董兄所言,正合我意。如今国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两大流寇作乱,在关外蛮清长驱直入,侵我土地,屠我民众,易我文明,在下愿意与董兄结拜为兄弟,共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还我们汉族同胞一个朗朗乾坤。

    董克治一愣,突然大喜道:昭兄,想不到你竟然有如此大志,弟还看了你。昔日高祖皇帝北伐,大学时宋濂在的《喻中原檄》就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如今辽东后金闹得厉害,昭兄这一改非常不错,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哈哈哈。

    杨昭尴尬的跟着笑了两句,原来孙文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竟然是仿照洪武帝,看来古人不欺亦。

    董克治大喜,令家丁端上祭品,两人先论生庚八字,董克治年长五岁为兄,杨昭年幼为弟。

    在众人一片欢呼声中,两人向王坚、张钰两位先贤拜了三拜后,杨昭将董克治扶起来,两人互相拉着手,互称兄弟之后大笑不已。

    出了忠义祠,董克治拉着杨昭的手说道:兄弟,我董家湾就在钓鱼城东华门外面,原来叫鸡爪滩,现在成为我们董家湾。

    兄弟,你我今日结拜为兄弟,兄长正好领你去拜见家母,拜见贱内与妹。

    杨昭笑道:兄长,弟初来乍到,按理说应该拜见伯母与嫂子,但是弟领军在外,只有先公后私,等弟安顿好部众之后,再去拜见不迟。

    董克治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家丁担来酒菜,犒劳三军。

    而杨昭则与众乡绅一道,在前石照县县衙旧址里面放了几张桌子,大家边喝酒边吃肉。

    席间众人认为杨昭乃朝廷正式任命的把总,再说作战英勇,颇有韬略,由董克治出面,公推杨昭为钓鱼城守备,杨昭推辞再三,只好勉为其难,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旁边的合州州衙门,以及巡抚龙文光处报备。

    大家酒足饭饱之后,董克治领杨昭到新兵招募处,看见前面密密麻麻的站满穿着各异,服饰完全不同的男子,董克治显得颇为兴奋,笑道:昭弟,一个上午就来了500百多壮丁,如此看来,招募过两三千人不成问题。

    杨昭拍了拍一个青壮的肩膀,身体非常淡薄,廋骨嶙峋的,杨昭强忍着流泪,尴尬的笑道:兄长,民众杀贼之心甚高,甚是可喜。但是流寇势大,张献忠号称部众五十余万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十万二十万还是有的。

    弟想招募死士,先稍稍挫败张献忠之锐气,使其不能专心攻打成都而已。

    乡绅吴文远笑道:杨把总,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需要人吧。打仗就是拿人命去堆,张献忠人多,我们也不能太少了。

    杨把总,你说说,我们如何守卫钓鱼城?

    杨昭看了看眼前这帮乡勇,叹息道:哦,吴先生,各位,张献忠分兵北上在即,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巩固城防。

    如果大家不反对,大家应该毁家纾国难,大家将家里能够搬迁的所有东西全部搬到钓鱼城,就像当日王坚、张钰等人守卫钓鱼城那样,如此不但能坚壁清野的效果,而且城内民众较多,也能够凑集守城的兵力。

    乡绅吴文远摇头道:把总,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毁家纾国难,我们抵挡流寇,就是保卫家园,若是毁掉自己家园,我们根本不需要组建义军,保卫家园啊。

    杨昭大惊,抬头看着众人,看见大家一个个理所当然的样子,良久叹息道:哦,原来这样,你们考虑没有,若是战事一开,献贼必然会祸害乡里,如果这样的话,大家准备怎么办?

    董克治显得义正言辞道:昭弟,这还用说,如果张献忠胆敢祸害乡里,我等必然与他拼了。

    杨昭沉思良久,叹息道:各位,如果这样,在下即使是王坚、张钰再世,也难以守住这钓鱼城啊。各位,打仗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对敌我形势综合分析之后,选择一条最有利于自己,最不利于敌人的一种艺术。

    各位,既然如此,请容在下整顿兵马投奔龙文光巡抚吧。

    董克治大惊,拉着杨昭的手道:昭弟,我们刚刚结拜,你就忍心抛弃哥哥远去吗?昭弟,我知道你有大才,但为兄自幼身在钓鱼城下,耳濡目染古人忠义之事,在流寇大军压境的时候若是弃城逃走,还有什么面目留在这个世上。

    杨昭沉思半刻,良久叹息道:哎,既然如此,弟观董家湾有大船只数百艘,若流寇攻到城下,兄长需将允许弟将其调到奇胜门外,到时候弟有大用处。

    董克治转怒为喜道:昭弟,你这说的,若是任由流寇攻到钓鱼城下,如此我董家湾也早已经遭遇兵祸,到时候董家湾的大船只当然要调到钓鱼城下听用。

    昭弟,你说说,你到底准备如何用兵吧。

    杨昭看了看周围,数十个乡绅分列左右,这大概是古人誓师吧,当即向周围连连拱手之后,说道:各位乡绅父老,俗话说使力使七分,如此方可做到游刃有余,才可能从容应对闯贼的攻势。

    为今之计,以守住钓鱼城为先,以练兵为先,大家看这样可以不?

    吴文远大笑道:杨把总,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说说你如何守城,如何练兵吧?

    杨昭眉头微微一皱,笑着再次拱了拱手,说道:各位乡绅,你们能否与合州知州沟通一下,或者想办法凑集到一些铁匠,如此可以打一些趁手的兵器,以迎击敌寇。

    各位乡绅,这钓鱼城城墙破损不堪,大家可否凑集一些丁壮修缮一下城墙,断难抵挡住流寇猛烈攻势。

    除此之外,现在正值六月,四周梧桐树甚多,各位乡绅能不能发动乡亲多捡梧桐果,到时候我自有妙用。

    ……。

    以我大明官军6个总旗为基干,扩编为6个局,驻扎最危险的南面,防守始关门、护国门。

    兄长,你部准备招募多少人马?啊,千兵马,很好,以董家湾护庄家丁、来往船工为骨干,单独成一军,驻扎东面,防守最东面的东华门、新东门、东门、北门。

    而剩下的,则由各家家丁为骨干编成个营,每营约莫4,5百人马,驻扎在西面,北面。

    ……

    众人一看杨昭安排还算妥当,纷纷点头称是。

    杨昭当即布置各营招兵买马,布置大家修缮城墙,以与流寇大打一场。

    中qidia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