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弱女子

第一章 大厦将倾细软跑(上) 第十九章 募乡勇遇岳大朗(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去÷?說→網www\\』,為您提供精彩說閱讀。♂去÷?說→網』,為您提供精彩說閱讀。

    赵九被打发走后,王伯在客厅中将苏府下人募集起来,不算玲,统共有8名厮与阳宝及另外一名陌生少年,却苏父生前是个精打细算的主,一仆两用,这些签过卖身契的下人平日里大多在店里帮工,这样即省了专门雇人的工钱,也方便管理。

    可如今家业已被苏杨儿变卖掉了,这些人在此之前便已从王伯这里有所耳闻,苏家南迁是件大事,但不同于苏杨儿之前只带一部分的打算,那时她并不了解苏府财富价值几何,是以在想不行便遣散部分人员,大不了将卖身契还给他们。

    实际上这些厮和玲儿一样,他们是被卖为奴仆的,所以没有固定工钱,只有月钱,每月40文到60文不等,需得看他们在店中的表现。

    而王伯却知凭苏家财力,莫是八九名下人,便是再多出一倍来,也养得起,不过那是苏父尚在世时才能做的事情了,因为苏父生前有官身,才能豢养奴仆,无人敢三道四,今时不同往日,留下这些便也足够了,再多只怕会惹人闲话。

    是以老王将他们召集起来以后,只明了迁回宜兴的事宜,吩咐他们尽快收拾,将家中物件打包,五日之内便要动身启程,搬离苏府。

    这八人听了倒也没有什么话,不想苏杨儿想象的那样,他们没有什么选择权力。

    他们各自散了,阳宝和他身旁的陌生少年却留了下来。

    阳宝道“王伯,我有一事要向您老禀报。”

    他只一开口,王伯便道“是你和二要留下继续做工,随苏家南迁的事情是吧,这件事玲已经同我过了,既然娘子答应了你,那也没什么好的,你留下吧。”

    不料阳宝听了却道“不是这件事,是二家的事,二你过来。”

    他身旁那名为二的少年闻音,上前道“王伯,二可否带家人一起搬往宜兴?”

    这话的少年便是苏杨儿还未曾谋面的阳宝徒弟二哥,只见他个头矮,目测约摸只有十三四岁,打扮儿与阳宝相仿,身上也带着一股灶火味,话之时有些紧张,哆哆嗦嗦的,显是个内向之人。

    二真名姓岳,因在家中行二,大家都喊他岳二,又因年龄不大,日子久了便叫他二,半年前他同师傅阳宝一同入府做工,因为性格内向,与苏府上下鲜有交集。

    “你家也要搬?”王伯听了却是一惊,心下纳闷“这也奇了怪了,娘子她不知为何非要返乡也就罢了,这岳二若没记错,可是汤阴地人。”

    老王虽与这岳二交集不多,但他毕竟身为苏家内外主事之人,在招阳宝与二两人入府为工时,便已经把这二人的身份来历打听的清清楚楚。

    阳宝没什么好的,他是个外地人,祖籍在岭南,那是穷乡僻壤,好在他自幼在外走南闯北,口音也混的不南不北,不讲粤地那常人难懂的方言。

    至于这岳二,那是土生土长的汤阴地人,祖上几代人都在此地,听闻他要携家人一同南迁,老王自然感到惊讶,更何况年前才听闻他刚死了老爹,连在军中从伍的大哥都赶了回来守孝。

    “二啊,你为何要携家人一道离去,是怕家中老母无人照顾么,你家哥哥眼下不是正在家中么?”

    “是…王伯,二老母年迈,原我大哥回来了,也不需我担心,可大哥他不久后便又要走了,是要再去从军,可怜我那嫂嫂与大哥新婚不久,侄儿又年幼,便一别两年,如今他又要走,我这手艺还没学成…我…”

    二不太会话,两三句下来有些慌乱起来。

    王伯见状道“你别着急,你慢点,话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想带你家老母,嫂嫂一并迁往宜兴?可宜兴路远,你们到了宜兴可有地方安顿?”

    二闻言先是摇了摇头而后却又点了点头,道“不瞒老伯,而今我家中贫困,自老爹死后,大哥回来后虽带回了些许军俸,但早已用尽,家中两亩薄田实在难以养活一家老,全靠二这点工钱度日。”

    “不过我与大哥商量过了,他去军中从伍,会尽快给家中寄回家用,再将祖宅暂时典租给别人,听闻南方房价不似中原昂贵,想必能购置一处安身之所。”

    “原来如此。”老王闻言点了点头,这岳二这话的倒也没错,此时南方房价的确比中原便宜的多,像苏府这间大宅同样的价钱可以在宜兴置办三处甚至更多。

    而且南方较中原粮价也要便宜,不过如苏家这样的南方富贾以前却削尖了脑袋想要立足中原,因为此时宋庭的工业重心有多半在此,可苏杨儿的此次南归,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将苏父辞官后的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只是事已至此,什么都晚了,老王也只能又叹一口气道“既然如此,此事我会告予东家得知,应允与否也由娘子来定夺。”

    二忙不迭点头道“好,那岳二多谢老伯了。”

    “那我们走了,王伯。”阳宝当下便要拉着二离去。

    此时王伯却忽然想起一事来,叫停二人道“二,你等下。”

    二闻音回首,疑惑道“老伯还有什么吩咐吗?”

    “我曾闻你家大哥岳大郎他有武艺傍身,既然你家也想随迁宜兴,可否请他在路上做个护卫,这来回不需半月,我想他要去从军也不急于一时吧?”

    此去宜兴,路途遥远,苏家上下家私贵重,库里那可是十几口钱箱现银,虽是太平年景,但万一有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仅靠苏家府上几名厮,难保周全,王伯年老成精,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就打算在启程前募些乡勇壮丁随行。

    这时他因岳二之事,又想起他家大哥岳大郎在乡中颇有勇名,是个丛过军的壮后生,是以有此一问。

    二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皱眉道“这件事我需回去同他商量。”

    “那好,你们走吧。”

    此间事了,王伯又赶赴苏杨儿闺下,想与她商议行程事由,可他刚敲开门,便见到苏杨儿此时竟然正同玲翻箱倒柜的收拾东西。

    王伯见状不禁苦笑,看来这娘子真的是“归心似箭”啊。

    “伯伯,你都安排好了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走?”

    “走?”老王无可奈何摇了摇头,道“娘子,回乡路上千里迢迢,驴车马具,舟船渡票,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这些都没有打点好,又怎能走就走呢。”

    听到这话,苏杨儿顿时有些不乐意了,道“伯伯,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走?”

    王伯闻言沉吟片刻,道“明日伯伯尽快募集乡勇,寻些壮后生在路上做个护卫,再将府上物件收拾一番,最快后日便可启程。”

    “乡勇护卫?”苏杨儿闻言,心下暗道“倒也是,那库房里十几口钱箱子,是得请些保镖来,这老王办事还是挺周密的嘛,难怪我那死鬼老爹对他这么看重。”

    但她念及此处,又忽然起了一个有趣念头,道“伯伯,那明日我能去见见你请来的那些壮后生吗?”

    “见他们?”老王大惊道“您见这些乡野匹夫作甚?”

    “我…”苏杨儿憋闷了这么多日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眼见自由生活有了曙光,自然想找些有趣事来干,而且她也是想要“验验货”的,她可不想请来一班废物。

    当下她哀求道“伯伯,您就让我见见嘛。”

    “娘子,您是待嫁的千金娘子,岂可抛头露面见这些鄙陋汉子?”

    苏杨儿听了,故意使诈道“那您今天还让我去见那个赵九?”

    “这…他不一样,那赵九好歹也是个…”

    老王这话了一半,却不下去了,那个赵九虽然有一层管事身份,但为人作风实在是好不到哪去,不定还不如明天他要请来的那帮武夫。

    苏杨儿见状,微笑道“客厅后面不是有个屏风么,我在那后面,不让他们看到我不就行了。”

    随着苏阳对现状的适应程度提高,无论是女性身体还是女性身份,他都学的越来越像模像样,只是那可耻的糙汉内心却时不时的要恶心一阵。

    “那…那好吧,唉…”王伯闻言自知服不了她,只好答应下来。

    他始终不明白,这短短几日的光景,原知书守礼,逆来顺受的苏杨儿何时变得这么“顽皮”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