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远水难解近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远水难解近渴

    王渊清楚岳飞有多少军队。岳飞最早到河北的时候,他正好在真定一带作战,两人的关系非常好,王渊极其欣赏岳飞。后来王渊到了高阳一线,两人数次配合作战。嘉山大战的时候,王渊试图救援,但因为姚古迟疑不前,导致救援失败,这之后两人的关系就冷淡了。

    岳飞在嘉山大战中损失了近十万军队,虽然大部分都是河北义军,但岳飞实力大损是事实,而王渊救援不利的原因,彼此心里都有算,说白了就是朝廷和西北人成心算计岳飞。

    岳飞崛起的速度太快,对各方威胁都大,虽然他非常有用,但要压制,不能让他拥有过大的实力。这次岳飞不计前嫌,日夜兼程赶来救援,西北人愧疚之余也很感激,不过说实话,岳飞虽然来了,但并没有一门心思救人的念头,罗兰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卢俊义和林冲坚决救人,以岳飞和罗兰的意思,虎烈军救出折可求之后马上南下永济渠,而不是渡河再救姚古。在他们眼里,姚古和王稟完了,救不出来了,谁知世上的事难以预料,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竟然奇迹般地从“虎口”里救出了两万多人。

    现在岳飞把邯郸一线的军队全部带过来了,李纲拿什么戍守邯郸

    “邯郸有宗泽招募的河北义军,大概有十万人。”岳飞苦笑道,“李宣抚的意思是,拿人命去填,他只要坚守三到四天,西北大元帅府的右副帅罗青汉就会带着援军从隆德府赶到邯郸。另外,真定城还在我们手中,李邈和刘翊已经坚守了将近二十天,拖住了一部分金军。由于他们的坚守,导致真定府和金军粮道时刻处在虎烈军的威胁之下。李宣抚已经派人急告井径的宋江和梁山军,请他们不惜代价偷袭金军粮道,如果可能的话,太原方向的虎烈军也可以驰援井径,威胁真定府的安全。”

    王渊感觉有些喘不过气,呼吸粗重。岳飞所说,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办法,现在邯郸城只有十万义军,说白了就是一帮拿着棍棒的流民,靠这些人能坚守三到四天

    “邯郸城守不住。”王渊连连摇头,“除非出现奇迹。”

    “虎烈军主力在哪距离邯郸还有多少路”吴玠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不知道。”岳飞面无表情地说道,“离开沙河前,李宣抚赶到前线,告诉我们西北大元帅府的左副帅董小丑会同契丹大王c渤海大王和怨军胡家勇正在赶赴河北。以我看,这支军队肯定要在黄河北岸等待汉王,然后做为皇帝御驾亲征的主力军队北上大名府。”

    “也就是说,虎王不在乎邯郸城能否守住,而是打算在大名府和金军决战,是吗”吴玠追问道,“这也是你急于南下,决心坚守永济渠的原因,是不是”

    岳飞惊讶地看了吴玠一眼。他和吴玠虽然同在河北战场,但吴玠一直在姚古麾下,两人没有见过面,不过对于这位泾原路的悍将,他还是略有耳闻。吴玠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尤其那双剑眉下的眼睛,凌厉凶狠,还带着一股强烈的杀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收慑心神,小心应对。看到吴玠,岳飞就想到了韩世忠,如果韩世忠是一头咆哮的猛虎,那吴玠就是一头飞奔在密林里的猎豹,相比起来,吴玠更让人忌惮三分。

    岳飞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认为汉王在河北的第一战肯定在大名府。”

    吴玠暗自叹了口气。李纲也罢,岳飞也罢,其实都已经做好了邯郸失守的准备,而李纲之所以冒着和汴京决裂的危险,派岳飞赶到冀州,一方面是为了救援姚古和折可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南下戍守大名府。姚古和折可求这两支大军如果在葫芦河一线遭遇重创,那大名府无兵可守,大名府失陷,宋军戍守邯郸还有什么意义大名府才是河北的决战战场,这一点李虎清楚,李纲和岳飞也清楚,而西北人屈从于汴京,不惜代价救援姚古,显然是错误的,正好中了金人的圈套。

    李纲无力改变汴京的策略,只好拿身家性命来赌博,而岳飞无奈之下,也只好接受李纲的命令。岳飞是汉王的弟弟,他的身份地位在虎烈军非常高,汴京根本不敢动,最终倒霉的还是李纲这个河北宣抚使。

    “今夜金军是不会来了。”岳飞说道,“你们先行渡河,赶到武邑休息半天,然后急速南下清河城,戍守永济渠一线。”

    吴璘猛然抬头,泪水再度涌出,他想报仇,他不想离开这里。

    “决战战场在大名府。”岳飞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色说道,“这个仇一定要报,但不是今天,也不是在葫芦河。”

    吴玠伸手搂住吴璘的脖子,把他的脑袋抱在怀里,拉着他走了。夜风里传来吴璘的哭声,悲愤c痛苦c无助c无奈

    王渊向岳飞伸出了手,两只血迹斑斑的手握在了一起。

    “我先走了。”

    “清河城再见。”岳飞勉强挤出一死笑容,然后解下腰间战刀,递给王渊,“这是种帅的战刀,请你告诉他,折帅尽力了,王帅尽力了,我也尽力了,但是”岳飞心里骤然痛楚,泪水止不住滚了下来。

    王渊呆呆地望着手上的战刀,低声问道:“种帅”

    “种帅病重,如今再闻噩耗,估计”岳飞说不下去了,转身就走。

    王渊抚摸着战刀,老泪纵横。老种帅如果辞世,还有谁来支撑西北军

    八月初五日,下午,邯郸城。

    金军第一天的攻击未能取得战果,虽然耶律余睹督军死战,但宋军极其顽强,硬是击退了他们。

    在这一天的攻击里,有几件事让宗翰和他的手下们疑惑不解。

    岳飞和他的虎烈军到哪去了攻打北门瓮城,死在城里的都是义军将士;攻打北门城楼,守城的还是义军将士。大半年来,这些衣衫褴褛的大宋义军和金军顽强作战,金军对他们太熟悉了,而岳飞灵活多变的计谋更是让他们刻骨铭心。现在,岳飞用几乎没有战斗力的义军守城,用活生生的人命来阻击金军,那他的目的何在他到底要干什么

    邯郸城是河北重镇,更是大宋京师的屏障之一,它竟然没有守城军队,而且守城器械也少得让人吃惊。打了一天,金军可以确定,邯郸北城只有二十台抛石机,大约两百支独辕弩,一百副床弩,神臂弓五百余张,其余弓弩两千余张,这就是邯郸北城的防守实力以这样的防守力量,金军有信心在一天之内攻占城楼。第一天的攻击主要还是试探,宗翰并没有把所有兵力投上去。

    金军斥候在邯郸城四周方圆五十里打探,没有发现宋军踪迹。

    种种迹象表明,邯郸城是个陷阱,岳飞似乎无意守城,而是打算用其它办法来迫使金军后撤。岳飞用什么办法可以迫使金军后撤除了偷袭粮道外,只有攻击金军后方的真定府。现在真定城还在宋军手上,岳飞只要击败围攻真定城的金军,那宗翰的麻烦就来了。

    宗翰决意攻克邯郸,以最快速度攻克邯郸,然后直杀大名府。金军把邯郸打下来,横扫磁州c洺州和相州,金军的粮草就能得到补充,然后金军再把大名府打下来,岳飞即使切断了金军的后路也毫无意义。

    初五日,宗翰同时攻打三道城门,结果让他喜出望外,他难以置信,这座千年古城河北重镇的防守薄弱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程度。整个邯郸城的守城器械,基本上集中在北城,而其它地方数量少得惊人,城里唯一多得就是人,就是那些拿着棍棒菜刀甚至铁锅的河北义军。

    下午,宗翰下令,同时攻打四道城门,但把主力集结到东北方向的武清门,争取在黄昏之前,攻克城门,杀进邯郸城。

    武清门陷入血战。

    金军架起五百云梯,两万名士卒轮番攻击,数里长的城墙上全部都是疯狂厮杀的人群。

    戍守这道城门的是刚刚从大名府赶来的王彦。王彦是种师道的亲卫营指挥。李纲命令岳飞驰援折可求之后,马上书告大名府的种师道。岳飞走后,邯郸等同于一座空城,邯郸如若失守,大名府危在旦夕,所以李纲必须告之种师道,请他即刻做好守城准备。种师道非常感激,李纲为了救援西北军,不惜放弃自己的仕途,种师道无以为报,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李纲守住邯郸城。

    邯郸城只要守四天,最迟到初七日,罗青汉就会带着虎烈军赶到邯郸城下,因此,种师道命令王彦,带着两百精锐,带着一百车武器,日夜兼程赶到邯郸。

    王彦今天凌晨到了邯郸,天亮后就来戍守武清门,但是,他非常不幸,武清门竟然成为金军的主攻目标,尤其不幸的是,金军竟然找到了这段城墙的要害之处。在距离城门一里处,金军正在用一架巨型攻城槌撞击城墙,而那段城墙曾经倒塌过,修补的时候,官员敷衍了事,内填泥土外砌青砖,就这么糊弄过去了。谁能想到,今天它竟然成了邯郸城的灾难。

    王彦知道这段城墙肯定要破,他派人通知了李纲,然后集结了五千义军将士,危难之际,就靠这五千人阻击金军,用这五千具尸体来堵上这道缺口。

    城墙在攻城槌的连续撞击下摇晃c颤抖c呻吟。

    突然,“轰”一声巨响,碎石飞射,烟尘飘扬,城墙倒塌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