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帝国风云录

正文 第九十二章 谁骗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谁骗谁

    察哥大约三十岁,身形削瘦,一张红褐色的脸犹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剑眉下有一双利刃般的眼睛咄咄逼人,大概因为成年累月鏖战于沙场,他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凛冽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李纲久闻大名,虽然互为仇敌,但对察哥还是颇为敬重。这次西北大战,前后历时四五年,做为大夏军的统帅,察哥并不逊色于他的先辈,不但守住了疆土还重创了宋军,算是战绩彪炳。这次相见,李纲因为承担了重大使命,站在察哥面前,不免有些紧张惶恐。

    察哥在大夏位高权重,寇冠诸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想说服他,必须拿出足够的实力予其以威慑,但以李虎的实力显然做不到,更不说威慑察哥。李纲一面和察哥寒暄,一面想着办法。在来帅营的路上,李纲其实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没有见到察哥本人,他还抱着一丝侥幸,现在看到察哥后,面对察哥那双刚毅而跋扈的眼睛,他放弃了幻想,知道先前准备的说辞没有任何作用。

    李虎没有立国称王,到云朔的时间也不过数月,而且正在面对辽军c金军和夏军的攻击,岌岌可危,这种情况下察哥根本无视李虎,在察哥的眼里李虎不过就是一股流寇而已,根本没有资格和大夏谈判。自己以李虎特使身份来议和,不但无法阻止察哥,更有可能激起察哥的凶性,指挥军队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李纲断然决定,以大宋使者的身份和察哥谈判。

    察哥愣住了。大宋使者你是大宋使者你有什么凭据你的国书呢你的使节呢我率军渡过黄河不过数天,大宋皇帝怎么会知道你骗谁啊察哥勃然大怒,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杀人的念头,不过他随即想到了一种可能,李虎是不是投宋了如果李虎在拿下西京后就投奔了大宋,那云朔的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自己对代北形势的判断就彻底错了。

    察哥强自捺下杀气,冷眼看着李纲,一言不发。我倒要听听,你这位大宋使者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如果你骗我,我就把你丢进黄河喂鱼去。

    李纲神态自若,侃侃而谈。他从李虎盘驻辽西后主动派人出使汴京开始谈起。三年前,李虎就是大宋的率臣了,之所以不公开,是考虑到宋辽之间的盟约关系。然后大宋开始援助李虎,如果没有大宋的援助,李虎能攻占平州路并击败二十多万辽军的围剿没有大宋的援助,李虎能从幽燕杀到云朔,到了云朔后又迅速攻占大同,占据山后九州现如今,辽军c金军c夏军同时攻击山后,李虎凭什么据城而守

    “我大宋主力正在太师童贯和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种师道的统率下,攻击幽燕,相信要不了多久,晋王就能接到大宋攻占燕京,收复山前七州的消息。”李纲笑道,“今日代北形势,正是我大宋为收复故土而竭尽全力营造出来的,目的是以代北来吸引女真人的主力,利用代北来牵制你们大夏人,利用代北来重创契丹人,从而为我大宋主力顺利攻占幽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察哥暗自惊骇。

    如果李纲的话是真的,那大夏就上当了。几年前,因为耶律大石的出使让大夏人从大辽宫帐里获悉了大宋联金攻辽收复故土之策,其后又派人到汴京花费巨资买通大宋皇帝身边的宦官,知道了童贯的平燕策,继而发现历时数年的西北大战都是大宋人为了实施平燕策而发动的。大宋人为了收复故土,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策略,西攻大夏,东联女真,目的都是要北伐,要击败契丹人,由此推测,但汉人李虎在辽西崛起的时候,大宋人可能马上就注意到了,并派人招抚,而处于生存危机之中的李虎随即接受了大宋的招抚,并为大宋人冲锋陷阵。

    大夏人早就注意到李虎了,对李虎屡次身陷绝境却又屡次绝处逢生赶到非常惊讶。契丹人虽然和女真人打个不停,但契丹人肯定有实力,按道理处在绝境之中的李虎早就败亡了,但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还攻陷平州路威胁燕京,去年更是从辽西一直杀到西京道,占据了大同,简直匪夷所思。难道契丹人都死光了或者李虎得到了神的帮助

    察哥现在知道了,李虎不是得到了神的帮助,而是大宋人的帮助,由此一来,李虎所创造的一系列奇迹也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大宋人有辽阔而富饶的疆域,有强大的军队,有才华超绝的君臣,他们既然能在很多年前就制定了收复故土之策并着手实施,那么李虎加入平燕策就很正常了,正如李纲所说,这一切都是大宋人为了收复故土而设下的计谋。

    仔细想一想,正是李虎攻打平州路,把西京道的主力吸引到了幽燕,然后李虎乘着女真人攻打中京契丹人两线作战之际突然杀进西京道,在大宋人的帮助下顺利攻占大同,成功收复了山后九州。随着李虎占据大同,契丹人被分割包围,代北马上成为各方势力的目标,于是契丹人,女真人,大夏人都被吸引到了代北。这时候,大宋军队攻打幽燕,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好计,绝妙好计,庞大而宏伟,此等大计除了大宋还有谁能制定并实施

    察哥相信了李纲的话,相信李纲就是大宋派驻在李虎身边的使者。

    察哥的眼神告诉李纲,自己的计策成功了,察哥被骗倒了。

    为了打消察哥最后一丝怀疑,李纲主动讲述了大宋和西夏这十几年来战争和议和中的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只有大宋和大夏朝堂上的高级官员才能获悉。过去李纲曾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所以他知道,如果他的身份是假的,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事。

    最后,李纲拿出了自己的特使印信。他做为特使到辽西,当然该带的东西都要带上,只不过,如果没有前面这些证据,这个印信没有任何作用,就是一块玉石而已。

    察哥仔细看了看李纲的印信,又把它递给自己的亲信僚佐,其中有一位汉人显然很熟悉大宋的事情,当即给了晋王一个肯定的答复。更让李纲高兴的是,这个人几年前曾出使大宋,听说过李纲这个人。大宋科举,殿试之后,三甲放榜,诏告天下,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三等同进士出生。进士及第的前几名那更是了不起,关心这件事的人当然或多或少还有些印象。

    李纲的身份确定了,谈判也就变成大宋和大夏之间的谈判,整个形势突然就变了,但出乎李纲的预料,察哥并不害怕大宋人,他依然决定进攻。

    “宋夏之间有盟约。”李纲不得不提到两国盟约,但宋夏两国几十年来战争不断,议和同样频繁,盟约对两国来说就是找个借口休息一下,等休息好了,力气恢复了,再打,所以此刻提到盟约,未免有些勉强而幼稚,甚至暴露了大宋对代北形势的担忧。

    试想,宋军主力正在攻击幽燕,而李虎又在大同同时对付三个敌人,大宋人两线作战,这时候大夏人还有必要担心大宋的西北军发动攻击,在陕西开辟第三个战场吗既然大夏人根本不需要担心西北战场,察哥又有什么理由放弃攻击

    李纲接着又说了一句,“宋辽之间也有盟约。”

    察哥笑了。李虎的军队已经攻占山后,宋军主力正在攻打山前,此刻谈宋辽盟约,太好笑了。

    “燕王耶律淳于本月初在燕京称帝,他正在遣使议和,打算以藩属国的身份臣服于大宋。我北伐军蓄势以待,至今尚未发动攻击。”李纲不慌不忙,继续说道。

    察哥的脸色顿时变了。

    耶律淳称帝大辽分裂这时候大辽分裂,契丹人的前景可想而知,尤其严重的是,耶律淳称帝后马上就臣服于宋,拱手把幽燕送给大宋,那大宋的北伐军岂不可以转战代北

    “李虎已经于大辽皇帝结盟,联手抗金,共戍代北。”李纲望着察哥,暗自吁了一口气,这下应该可以把察哥骗倒了吧

    察哥倒吸一口凉气。大宋人好厉害的手段,一个在幽燕公开扶持耶律淳,一个却在代北和契丹老皇帝结盟,活生生把大辽分裂了。大辽分裂,大宋不但可以收复燕云两地,还能牢牢守住,当然,前提是在代北击退大夏,在幽燕击退女真。

    大宋派李纲来,是想兵不血刃逼走大夏,同时又让李虎和大辽结盟打女真,消耗女真的实力。天衣无缝的好计策,便宜都让大宋一家占去了。

    察哥凝思思索,沉默不语。

    李纲又抛出了一个诱饵,“大夏若能与大宋联手,那么当女真人退去之后,两家可平分代北。”

    这句话说坏了。

    察哥嗤之以鼻,如果女真人退去了,耶律淳臣服大宋了,大宋主力进入代北,那么接下来遭殃的就是契丹人,他们会被大宋人赶进遥远的大漠,其后两路夹攻大夏。这和大夏攻击云朔,以便将来两路夹攻大宋的计策如出一辙。

    察哥毅然决定乘着大宋主力尚未进入代北之前,猛攻朔州。他宁愿和契丹人c女真人三家争夺代北,也不愿意让大宋人收复山后九州,因为那对大夏来说,意味着更大的灾难来临了。

    “一言为定。”察哥笑道,“我们先草约一个协定,然后各自奏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