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都市言情 -> 文艺界奇葩

第一章 不一样的世界 第三百二十五章 师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看到康有为手里拿的东西,庄言一头的黑线。 .

    因为康有为手里拿的可不是什么东西,而是一幅画,而且卷起来就有人的胳膊粗细,他竟然还找了好一会才找到。

    看康有为拿着画卷,马寅初笑问“康公手里这拿的是什么画?”

    康有为笑笑没话,径直走到书桌边,然后把画卷打开。

    但是桌子的长度有限,而这幅画又太长,只能展开一部分。

    不过梁启超眼睛够尖,才展开一部分,他就惊讶道“老师,这是《富春山居图》?”

    康有为还是没话,一边把左边合起来,一边又把右边展开,等到展到后面,梁启超又皱起了眉头,“这似乎是赝品,因为题跋不对,按画首处应该有董其昌的题跋才对。”

    这下康有为还是没话,而庄言他们对于《富春山居图》都是只知其名而已,也插不上话。

    康有为又反过来,往左边展开,等到展开到画尾,梁启超眼睛一亮,“这是乾隆收的那副《山居图》。”

    庄言在旁边听得不明所以,问道“何谓《山居图》?”

    这时康有为开口道“哈哈,这是一段轶事,曾经乾隆帝收了一幅画,他在看了很久之后得出结论,那副画就是《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真迹。但是后面他就又遇到一副《富春山居图》,还画两千两银子买了回去,回去之后他点着蜡烛仔细琢磨了两幅画,最后认定前一副是真品。”

    “听康公这意思,其实后者那幅被判定为赝品的画才是真迹?”庄言道。

    康有为笑着点了点头,“确系如此,所以才沦为笑谈,好在后面胡敬编纂《石渠宝笈》的时候为它昭雪。”

    庄言有些不解,“这就奇怪了,既然胡敬能辨得真迹,那乾隆一朝就没人能够辨得了?”

    “怎么没有?当时朝堂上的梁诗正、沈德潜等人,心里其实都清楚哪幅画才是真迹,但是谁也不敢也不愿戳破,生怕拂逆了乾隆帝的龙须。”康有为道。

    庄言感慨道,“没想到一幅画,竟还有这样的故事。”

    听到庄言如此感叹,康有为面色微冷,目光瞥向梁启超那边,嗤道,“哼,如此故事也就只能出现在如此封建帝国,所以,皇帝,是万万不可有的!”

    庄言能感觉到,康有为这话明显是跟在跟梁启超。

    梁启超当然也知道自己老师在含沙射影他,以为康有为是真的让他们来看画,没想到只不过是为了借题敲打他而已。

    不过康有为也没再太多,就点了这么一句完事了,转而笑呵呵地对庄言他们“新的玩意,虽然不是真迹,但也有些意思。也是因为当年乾隆帝的那次乌龙事件,才这物件有了故事。”

    庄言对这个《山居图》不太感兴趣,不过还是装模作样地凑了上去看画。

    马寅初和梁启超他们几个倒是真的感兴趣,围了上来,对着画指指点点,一会道这处题跋是谁题的,一会又道那处题跋有什么典故。

    梁启超可能已经习惯自己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就刚才那种含沙射影式地教他早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情绪上也没表露出太多的失落,从他兴致勃勃看画就能看得出来。

    康有为在旁边见了,微微叹了口气,大有恨铁不成钢与对牛弹琴的意味。

    过了一会,梁启超马寅初他们还在看画,康有为又将庄言拉到一边,笑着问道“不知子言对共和有何看法?”

    庄言有些意味地看了看康有为,因为康有为这样突然把他拉到一边问他对“共和”的看法,实在有些突然和奇怪。他又看了看旁边专心赏画的梁启超,意识到康有为有此一问大概也是跟他这个学生有关。

    不过不论如何,康有为既然问了问题,庄言也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在脑海中仔细寻起“共和”两个字来。

    要“共和”庄言第一反应肯定是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在往前追溯就会想到民国,在那个时代,“共和”是承载了全国人未来的两个大字。

    于是庄言又想到了孙中山先生经常题的那四个字天下为公。

    庄言捋了捋思绪,对康有为道“所谓共和,私以为古人已有详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康有为抚掌笑道“好!这篇礼运,正是共和所在,子言能够想到它,足见你对共和已经有深入了解了。既如此,我再问你,既然共和是天下为公,那么封建的私有制与共和是不是就是两个绝对不相容之物?如果如今有人妄图复辟,想要在共和国里面做皇帝,是不是对共和的极大讽刺?是不是就是在践踏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共和革命胜利成果?”

    他了这么一大串,最后几个连问更是越发激昂,旁边赏画的几人也就不能再专心在画上面,转头来看他们两人。

    庄言的脸色不太好,他当然知道康有为这番慷慨激昂地演讲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借此来把梁启超拉回来。也正是因为庄言知道康有为目的所在,所以他就更加没有办法发表意见。

    再者了,对于康有为的,虽然字面上的意思都是对的,但是具体到梁启超和他师徒二人之争上面,却又显得有些牵强。

    梁启超所坚持的保皇,其实跟君主立宪是一个意思,有皇位,却没有皇权,跟康有为口中的封建制度却又不相同,但是康有为却直接把梁启超打到了封建制度拥护者的阵列当中。

    在康有为这段话里面,大道之少了些,诡辩之道多了些。

    庄言没有话,他也知道康有为要的也不是他的回答,他将头转向梁启超那边,马寅初他们也都在看着梁启超,因为在座的都知道,康有为实在跟谁对话。

    梁启超半低着头,隐约能够看到有些委屈。也确实委屈,从刚进门到现在,康有为的话,做的事情基上就没离开过梁启超。

    “老师,其实你对……”

    梁启超正要开口解释,众人就听到一阵“哒哒哒”的跑步声,随后就看到书房们被推开,康同复俏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只听她笑呵呵地“母亲她们饭菜已经备好了,叫父亲带庄言他们下去用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