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书窝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238章 将计就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情况,让牵招暗松了一口气。兵马在街道上完成了集结后,便掉头朝州牧府的方向而去。

    看到袁绍埋伏在北门的伏兵撤走了,牵招和冯礼二人又开始密议迎韩湛入城的事情。牵招声地问“你手下有多少可用之人?”

    冯礼想了想,随后回答“绝对可靠的心腹之人,有二十余人。”

    牵招听后点了点头“再加上我手下的三十几名心腹,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子经,”冯礼听到牵招这么,不禁好奇地问“你打算做什么?”

    “后日的丑时,就要打开城门迎韩亭侯入城。”牵招不知道颜良文丑的兵马是真的撤走,还是假的撤走,因此决定在开门时,将守门的兵士都换成自己人,免得出现意外的变故,“若是你我的心腹守着城门,就算发生了什么变故也不怕。我们只需要支撑一炷香的时间,韩亭侯的兵马就入城了。”

    再城外的冀州大营里,韩湛正在与郭嘉闲聊。他问郭嘉“奉孝,你我们大军将邺城四面围困,就能促使牵招、冯礼二人不生异心吗?”

    “没错,”郭嘉点着头道“若是我军迟迟没有围困邺城,牵招、冯礼二人也许会担任和我们私下联系之事,被袁绍察觉,从而改弦易辙。等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的兵马悄悄地到了城外,他们突然反悔不开城门,或者开了城门后,在里面设下陷阱,到时我们就有兵败的可能。虽折损几千人马,少不了我军的元气,但却会导致士气低落。”

    两人正在话时,荀攸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向韩湛施礼后,一脸忧色地道“主公,属下发现西门外围城的部队,皆是袁绍的旧部,若受人挑唆,恐有哗变之虞。”

    “公达多虑了。”荀攸的话刚完,郭嘉就反驳“西面外的兵马,都是在沮监军的劝下,归顺于主公的,哪里会再叛向袁初。”

    “就算是他们不会再叛,”荀攸忧心忡忡地“若是我们破城之时,袁初从西门出逃,你认为这些旧部会将阻拦他吗?”

    郭嘉听到这里,却呵呵一笑,轻轻地摇动着手里的羽扇,对荀攸“其实让袁初逃掉,并不是一件坏事。”

    “什么,让袁初逃掉,还是一件好事?”荀攸对于郭嘉的这种法,有些疑惑不解。但过了没多久,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顿时也乐了,连声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奉孝果然是好计谋啊,荀某受教了。”

    韩湛心里暗想当时郭嘉极力主张等沮授劝降了周边城池的兵马后,让他们到西门外扎营。自己当初还疑惑不解,但听郭嘉一解释,发现和诸葛亮让关二爷守华容道,是同一个道理。因此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这个安排。

    韩湛等两人都不话时,抬头问荀攸“公达表兄,不知城里可有什么消息?”

    荀攸摇摇头“四门紧闭,城上守军如云,我们派出的探子根无法靠近城池。因此城内的情况如何,属下是不得而知。”

    “不用担心。”郭嘉信心十足地“待后日丑时,只要派出一支人马前往北门,看城门是否打开,便知道牵招、冯礼二人是否真心投靠我们。”

    城中的逢纪,得知城池的四周被冀州兵马围住了,顿时大惊失色。别看他在袁绍的面前,邺城坚守半年都没问题,可事到临头,他却慌了神。他亲自上了城头,带着几个亲兵瞎转悠,暗自查看有没有什么漏洞可钻。

    等他转到西门时,远远地望见营门外执勤的兵士身上的战袍,与城内的守军一模一样。他皱着眉头想为什么这些兵士穿的战袍,和城里的守军相同呢?这韩家儿又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的战袍呢?

    正在胡思乱想时,他忽然听到旁边的一名亲兵道“喂,你看,在辕门外岗的兵士,不是邻村的大牛吗?”

    另外一名亲兵朝那个方向看了一会儿,也点着头“没错没错,是大牛。他不是污城么,怎么会在城外出现?”

    “这还用么?”最开始话的那名亲兵声的“肯定是污城的守将投奔了冀州军,所以他们才会出现在这里。”

    逢纪听到这里,一把抓住亲兵的手臂,问道“尔等刚刚所言,可是真的?”

    亲兵有些慌乱地回答“的不敢欺瞒长史,那边辕门外的兵士,有一个是的老乡,他来是驻扎在污城,却不曾想却在这里看到了他。”

    亲兵的话给逢纪打开了一个思路,他没有再在城墙上转悠,而是带着亲兵们下了城墙,沿着街道朝州牧府而去。

    他走进议事厅,见到袁绍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连忙上前施礼“属下见过主公!”

    “是元图来了。”袁绍听到有人话,抬头一看,原来是逢纪,便伸手朝旁边一指,有气无力的“且坐下话。”

    逢纪坐下后,对着袁绍明知故问地问道“属下将主公似乎有心事,不知可能告知一二,让属下为您分忧?”

    “邺城四面被围,”袁绍哭丧着脸“周边的城池,想必已经被冀州兵马所夺,如今邺城已成为一座孤城。”

    逢纪连忙安慰“主公莫要担忧,若是邺城守不住,我们可以弃城而走。”

    “四面都是冀州兵马,我们往哪里走?”袁绍没好气地道。

    “属下刚刚去巡城。”逢纪为了给袁绍留下好的印象,把自己勘察逃跑路线的事情,成是巡城和视察地形“发现在西门外的驻军,乃是主公的旧部。”

    听到逢纪这么,袁绍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什么,将军的旧部?”

    “没错,是您的旧部。”逢纪见袁绍一脸疑惑的表情,连忙向他解释“他们都是魏郡其它城池的守将,估计是受到了韩家儿的蛊惑,纷纷易帜倒戈。”

    袁绍听到这里,猛地一拍桌案,起身怒气冲冲地“这帮背主之辈,元图提他们作甚?”

    “主公,请息怒。”逢纪连忙起身向袁绍施礼道“这些人归顺冀州,也许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请主公莫要责怪他们。属下倒有一个想法,想连夜去见见这些守将,看能否服他们反正,这样我邺城能又增加几万生力军。”

    “服他们反正?”袁绍听逢纪这么一,不禁眼前一亮,但他眼睛里的神色很快就黯淡了下来“不行,万一他们不肯反正,还将你扣做人质,又该如何?”

    “主公,属下是这么想。”逢纪凑近袁绍的耳边声的道“就算他们不肯反正,但属下也要想办法服他们,一旦邺城守不住的时候,给我们让出一条通道。”

    袁绍来是因为邺城变成了一座孤城,而郁郁寡欢,此刻听到逢纪能找到一条逃生之路,心里又燃起了希望,他连忙催促逢纪“元图,既然如此,那你就抓紧时间收拾一下,然后立即到城外去。”

    “主公莫要着急。”逢纪见袁绍催着自己立即出城,连忙对他“此时出城,容易被人察觉,倒不如等等天黑之后,属下再悄悄地潜入营中,去服那些武将。”

    “就算是他们不会再叛,”荀攸忧心忡忡地“若是我们破城之时,袁初从西门出逃,你认为这些旧部会将阻拦他吗?”

    郭嘉听到这里,却呵呵一笑,轻轻地摇动着手里的羽扇,对荀攸“其实让袁初逃掉,并不是一件坏事。”

    “什么,让袁初逃掉,还是一件好事?”荀攸对于郭嘉的这种法,有些疑惑不解。但过了没多久,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顿时也乐了,连声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奉孝果然是好计谋啊,荀某受教了。”

    韩湛心里暗想当时郭嘉极力主张等沮授劝降了周边城池的兵马后,让他们到西门外扎营。自己当初还疑惑不解,但听郭嘉一解释,发现和诸葛亮让关二爷守华容道,是同一个道理。因此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这个安排。

    韩湛等两人都不话时,抬头问荀攸“公达表兄,不知城里可有什么消息?”

    荀攸摇摇头“四门紧闭,城上守军如云,我们派出的探子根无法靠近城池。因此城内的情况如何,属下是不得而知。”

    “不用担心。”郭嘉信心十足地“待后日丑时,只要派出一支人马前往北门,看城门是否打开,便知道牵招、冯礼二人是否真心投靠我们。”

    城中的逢纪,得知城池的四周被冀州兵马围住了,顿时大惊失色。别看他在袁绍的面前,邺城坚守半年都没问题,可事到临头,他却慌了神。他亲自上了城头,带着几个亲兵瞎转悠,暗自查看有没有什么漏洞可钻。

    等他转到西门时,远远地望见营门外执勤的兵士身上的战袍,与城内的守军一模一样。他皱着眉头想为什么这些兵士穿的战袍,和城里的守军相同呢?这韩家儿又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的战袍呢?

    正在胡思乱想时,他忽然听到旁边的一名亲兵道“喂,你看,在辕门外岗的兵士,不是邻村的大牛吗?”

    另外一名亲兵朝那个方向看了一会儿,也点着头“没错没错,是大牛。他不是污城么,怎么会在城外出现?”

    “这还用么?”最开始话的那名亲兵声的“肯定是污城的守将投奔了冀州军,所以他们才会出现在这里。”

    逢纪听到这里,一把抓住亲兵的手臂,问道“尔等刚刚所言,可是真的?”

    亲兵有些慌乱地回答“的不敢欺瞒长史,那边辕门外的兵士,有一个是的老乡,他来是驻扎在污城,却不曾想却在这里看到了他。”

    亲兵的话给逢纪打开了一个思路,他没有再在城墙上转悠,而是带着亲兵们下了城墙,沿着街道朝州牧府而去。

    他走进议事厅,见到袁绍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连忙上前施礼“属下见过主公!”

    “是元图来了。”袁绍听到有人话,抬头一看,原来是逢纪,便伸手朝旁边一指,有气无力的“且坐下话。”

    逢纪坐下后,对着袁绍明知故问地问道“属下将主公似乎有心事,不知可能告知一二,让属下为您分忧?”

    “邺城四面被围,”袁绍哭丧着脸“周边的城池,想必已经被冀州兵马所夺,如今邺城已成为一座孤城。”

    逢纪连忙安慰“主公莫要担忧,若是邺城守不住,我们可以弃城而走。”

    “四面都是冀州兵马,我们往哪里走?”袁绍没好气地道。

    “属下刚刚去巡城。”逢纪为了给袁绍留下好的印象,把自己勘察逃跑路线的事情,成是巡城和视察地形“发现在西门外的驻军,乃是主公的旧部。”

    听到逢纪这么,袁绍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什么,将军的旧部?”

    “没错,是您的旧部。”逢纪见袁绍一脸疑惑的表情,连忙向他解释“他们都是魏郡其它城池的守将,估计是受到了韩家儿的蛊惑,纷纷易帜倒戈。”

    袁绍听到这里,猛地一拍桌案,起身怒气冲冲地“这帮背主之辈,元图提他们作甚?”

    “主公,请息怒。”逢纪连忙起身向袁绍施礼道“这些人归顺冀州,也许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请主公莫要责怪他们。属下倒有一个想法,想连夜去见见这些守将,看能否服他们反正,这样我邺城能又增加几万生力军。”

    “服他们反正?”袁绍听逢纪这么一,不禁眼前一亮,但他眼睛里的神色很快就黯淡了下来“不行,万一他们不肯反正,还将你扣做人质,又该如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章节错误?点此举报